中新網南寧7月23日電(陳冠言覃強興)7月22日,“傳承革命精神共護歷史記憶——廣西革命軍事館史料文物捐獻儀式”在廣西革命紀念館舉行。此次活動旨在收集、保護廣西革命軍事史料文物,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活動現場,老英雄、老兵們捐贈的史實文物跨越多個歷史時期,件件承載著血與火的記憶。其中,8歲隨軍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活動的老兵劉軍童年影像,以及老兵楊宜玲撰寫的《南疆軍旅回憶錄》、航空兵英雄中隊飛行員胡世昌的《天地情緣——我的人生際遇》等珍貴著作,填補了廣西革命軍事史研究的多項空白。
圖為捐贈儀式現場。陳冠言攝據介紹,廣西軍區(qū)政治工作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廳近年來持續(xù)推進文物征集工作,軍地著眼建設一流革命軍事館,全力推進廣西革命軍事館建設。此次活動進一步豐富了館藏體系,為廣西革命軍事館展陳提供了更多內容支撐。
此次捐贈的部分廣西革命軍事史料文物。陳冠言攝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烈士陵園(廣西革命紀念館)主任、館長何建波在致辭中介紹,自治區(qū)烈士陵園(廣西革命紀念館)肩負著烈士紀念建筑管理、烈士資料陳列講解以及革命烈士史料編纂等重要職責,現有館藏文物藏品5000多件(套)。為做好革命文物搶救性保護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廳和廣西軍區(qū)政治工作局先后向社會發(fā)布了一系列關于文物史料征集的倡議和公告,號召和鼓勵廣大烈士親屬、退役軍人、革命后代等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革命文物搶救性保護工作,現已成功征集到1000多件(套)珍貴文物史料。
廣西軍區(qū)大校軍官黃文雷指出,史料文物的捐贈,意義重大。這些史料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先輩們的熱血、奮斗與犧牲,讓民眾有機會更近距離地接觸歷史、感受歷史,從崢嶸歲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黃文雷號召:“攜手共進,團結一心,持續(xù)做好廣西革命軍事館史料文物征集,積極參與軍事館各項建設,為建設一流革命軍事館貢獻力量。”
圖為參加捐贈儀式的領導與老兵代表合影。陳冠言攝據了解,此次捐贈的史料文物將通過專業(yè)鑒定、修復,納入廣西革命軍事館展陳,并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永久保存。(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