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城汽車(下稱“長城”)發(fā)布上半年業(yè)績快報,“增收不增利”的現(xiàn)象重現(xiàn)。
全年銷量完成率不足15%
上半年長城汽車實現(xiàn)營收923.67億元,同比微增1.03%,其變動與上半年銷量有關。
上半年公司銷售車輛56.98萬輛,增長1.8%;增量主要來自哈弗品牌,銷量32.14萬輛,增長7.2%;WEY品牌銷量3.45萬輛,增長約74%,皮卡9.62萬輛,增長4.7%;歐拉、坦克等品牌明顯下滑,其中歐拉累計銷量僅3.17萬輛,同比下滑56.19%,坦克累計銷量10.37萬輛,同比下滑10.67%。
與比亞迪、吉利、奇瑞等同行相比,長城汽車1.81%的增長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并不突出。若以其既定的2025年400萬臺銷量目標來看,上半年完成率不到15%。
利潤方面,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為63.37億元,同比下降10.22%,歸母凈利潤63.37億元,同比下降10.22%。
同時,若扣除政府補助等非經(jīng)常性損益后,長城汽車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35.8億元,同比下降36.4%;基本每股收益為0.74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84%。
對于利潤的變動,長城在公告中給出解釋,今年上半年,公司開啟新的產(chǎn)品周期,實現(xiàn)銷量和營業(yè)收入的同比增長。同時,加速構建直連用戶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車型、新技術的上市宣傳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導致凈利潤波動。
不過,若分開看,公司二季度業(yè)績較一季度有所好轉。一季度收入400億元,下滑6.6%,二季度預計實現(xiàn)收入523.5億元,而去年二季度為486.7億元,增長7.8%,扭轉了一季度收入下滑的局面。
根據(jù)一季度凈利潤17.5億元可以計算,二季度長城實現(xiàn)凈利潤約46億元,同比去年二季度38.5億元增長約19.2%。
為賣車換“帥”
2024年全年,長城短暫的擺脫了“增收不增利”的處境。但今年一季度,長城業(yè)績出現(xiàn)全面下滑,二季度的好轉也僅助其實現(xiàn)營收的微增,長城再次出現(xiàn)“增收不增利”。
業(yè)內人士認為,長城當前利潤表現(xiàn)下滑主要與其“利潤奶?!碧箍似放其N量下滑有關。
面對市場困境,長城汽車在內部管理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調整,子品牌換帥便是重要舉措之一。劉艷釗已升任長城汽車副總裁,主管公司傳播中臺,不再擔任魏牌和坦克品牌CEO,目前魏牌、坦克CEO分別由馮復之、常堯接任。
馮復之此前在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任職,在理想汽車擔任零售總監(jiān)期間,其曾帶領團隊在6個月內完成13座主要城市的零售中心布局。入職長城汽車后,他組建了自營體系“長城智選”。此次由他接手魏牌運營,意在借助其面對C端市場的經(jīng)驗,推動魏牌的品牌轉型與銷量提升。
坦克品牌現(xiàn)任CEO常堯,在用戶運營方面經(jīng)驗豐富。2022年他擔任長城汽車用戶運營高級總監(jiān),負責坦克品牌的用戶運營工作,后升任坦克品牌副總經(jīng)理,分管用戶運營中臺。此次掌舵坦克品牌,常堯有望從用戶運營角度出發(fā),重新激活坦克品牌的市場活力,應對當前銷量下滑的局面。
除了子品牌換帥,長城汽車還在其他方面發(fā)力。
產(chǎn)品端,持續(xù)推進新產(chǎn)品周期。2025年二季度,在坦克300、哈弗二代梟龍MAX、魏牌全新高山等新車型帶動下,公司的銷量、營收及凈利潤同比、環(huán)比雙提升。
營銷方面,盡管銷量增長乏力,但長城汽車在營銷投入上并未松懈。從A股上市車企一季度銷售費用來看,在眾多車企銷售費用下滑的情況下,長城汽車銷售費用同比增長34.57%,增幅排在第一位。
銷售模式上,長城決定不再依賴經(jīng)銷商,今年首次推出了直營模式,并把這種銷售服務體系命名為“長城智選”。該模式由品牌直接運營,涵蓋獨立的零售中心、交付中心和用戶服務中心。門店里主要是以旗艦車型為主,可以看作是長城為深入高端化形象打造的。包括選址、銷售團隊等在內,全部對標新勢力的打法。
從去年5月首批開設到現(xiàn)在,長城智選已經(jīng)有400家以上的直營門店,預計到年底就會增加到600家,覆蓋全國超過200座城市。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