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降水影響,28日到29日,河北三河市域內(nèi)河流出現(xiàn)明顯漲水。三河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先后4次啟動應急響應,由河道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逐級提升至I級。昨天(29日)凌晨5點,三河市群眾轉移安置工作全部完成,累計轉移53800余人。全市12個轉移安置點共集中安置轉移群眾2400余人。
奮戰(zhàn)一天一夜
超5萬人完成緊急撤離
7月28日晚上11點,記者趕到了三河市泃河岸邊,可以清晰地看到湍急的水流已經(jīng)淹沒了人行步道。
記者了解到,從28日上午到第二天凌晨5點前,三河市要轉移完泃河沿岸28個社區(qū)和13個村的5萬多名群眾,全市各機關、社區(qū)街道的5200多名黨員干部分成小組,全力投入了群眾轉移工作。
三河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主任楊樹勛:堅守底線思維,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寧可萬無一失,不能萬一失防,這個時候就是體現(xiàn)我們黨員先鋒隊的作用時候了。
記者來到緊鄰泃河的城建新村社區(qū),這里高齡老人比較多,轉移壓力很大。夜里12點,已經(jīng)下起了大雨,轉移工作還在緊張進行。
從上午到現(xiàn)在包片干部、共產(chǎn)黨員符曉鵬和同事們已經(jīng)連續(xù)奮戰(zhàn)了17個小時,轉移了大部分群眾。
正忙著,符曉鵬接到電話,一位78歲的老人不肯轉移,他們趕緊趕了過去。原來,老人身體不好,不愿去安置點。符曉鵬立刻聯(lián)系醫(yī)院,協(xié)調床位,讓老人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總臺央視記者張芊芊:凌晨兩點的時候雨還在下,小區(qū)的黨員干部、社區(qū)工作者和志愿者們還在做最后的排查,確保每一個居民都安全轉移。
共產(chǎn)黨員盧保東是燕郊鎮(zhèn)康城派出所的副所長,晚上也趕到三河市參加群眾轉移。沿途看到哪戶家里有亮光,他們也立刻去上門核查。
三河市公安局康城派出所副所長盧保東:爭取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讓老百姓都安安全全撤到安全位置。
三河市公安局康城派出所輔警尚野:我們這次就是二次篩查或者三次篩查,最終確定保證居民都絕對安全撤離了,工作就算完成踏實了。
雨越下越大,在泃河堤畔城區(qū)段,一千多名搶險人員也在加固堤防。
凌晨4點,記者趕到了三河市一中,學生宿舍都已經(jīng)改成了臨時安置點。先期安置好的人員大都已休息,不時還有專用車輛運送安置人員過來。到清晨5點,經(jīng)過一天一夜20多個小時的奮戰(zhàn),泃河畔的五萬多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得到了妥善安置。
安置點里的24小時守護
這5萬多名轉移的群眾,除了投親靠友,其他人員來到當?shù)卣O置的臨時安置點。他們在這里情況如何?
29日上午,大雨漸停,記者來到位于三河市第一中學的安置點,這里入住的群眾有1800多名。
三河市城建新村居民鄭琴英:28日晚上7點多過來的,到這就不害怕了,感覺這里很安全,有政府管。這里什么東西都很充足,餓不著、凍不著,還有空調、被子,多好。
三河市城建新村居民宋雙鳳:服務挺周到的,有水,還有電蚊香。早上吃的食物很全,包子、玉米、雞蛋、油條、粥,都挺好的。
三河市防汛辦調撥了應急專用棉被,并提供有礦泉水、方便面以及簡單的生活用品。安置點有24小時值班崗,有用藥等特殊需求的居民,在這里登記后,黨員和志愿者都會幫助協(xié)調解決。
臨近中午,安置點為每位入住者提供免費用餐,當天的午餐是四菜一湯。
三河市城建新村居民張玉梅:挺好的,有好幾種菜。
從連夜轉移,到今天住在安全整潔的房間,大家對黨員干部們贊不絕口。
三河市城建新村居民任淑玲:黨員干部起到帶頭作用,昨天晚上一直到凌晨3點多鐘,半夜下著雨,他們還在外邊打著傘接人,太辛苦了。
記者發(fā)稿前,三河市已終止防汛應急響應,緊急撤離的5萬多名群眾將陸續(xù)返回家中。
(總臺央視記者張芊芊李紅剛張程朱勁松河北臺)
重生末世前瘋狂囤物質的小說
小說:末日重生瘋狂囤貨,前女友跪地求開門被拒
重生空間文,她攜空間重回末世,爭喪尸地盤,狂收物資爆滿倉庫!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