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搭臺,中國和東盟相約貴州,越走越親?。?/p>
中國和東盟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今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深刻闡釋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理念方針,書寫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篇章。
明天(7月26日),2025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將在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qū)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開幕。作為中國和東盟唯一以教育為主題的政府間交流合作平臺,18年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從教育“獨唱”,發(fā)展為教育“領唱”、多領域“齊唱”的大開放格局。貴州作為交流周的永久舉辦地,借教育搭臺,在人文交流、科學研究、經貿合作等領域成效斐然。
2025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明天(7月26日)將在貴安新區(qū)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開幕
打響“留學中國,學在貴州”品牌
“畢業(yè)后我要留在貴州!這里的氣候實在太棒了!”
來華兩年間,越南姑娘阮氏順珠已經把貴州當作第二故鄉(xiāng)。她不僅迷上了酸湯魚、絲娃娃等地道黔味,更被黔山綠水深深吸引。作為貴州大學國際貿易專業(yè)研二學生,她表示,希望未來能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成為連接中越兩國的文化使者。
隨著貴州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留學中國,學在貴州”品牌持續(xù)擦亮。一組數據可以窺見其中跨越式發(fā)展:2008年,來黔留學生人數不足百人。2024年,貴州32所院校具備招收留學生資格,累計接收79國2.3萬余人次學生,其中東盟生源占70%以上。
近年來,貴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借助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等平臺,貴州高校越來越注重“走出去”和“引進來”雙線發(fā)展:
貴州大學與泰國皇太后大學合作開設“植物病理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填補了貴州與東盟國家中外合作辦學的空白。
貴州民族大學就與緬甸、越南等東盟國家的21所高校及機構簽約,與老撾、菲律賓多所高校實現資源共享,共建優(yōu)質課程。
“讀書時不理解,為什么老師不能容忍出現哪怕0.1毫米的誤差。工作后才懂得中國古語‘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真正含義?!?019年畢業(yè)于貴州民族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的老撾小伙言希回憶,在中國求學時,老師的嚴格要求讓他獲益良多。回國后,他先后參與數個中國援助老撾工程項目建設。在貴州民族大學20多名投身中老鐵路服務的老撾留學生中,言希就是代表。
貴州職教揚帆“出海”
職業(yè)教育是中國-東盟教育合作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助力經濟社會發(fā)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截至目前,貴州已與東盟國家共建40余個海外產業(yè)學院、60余個實訓基地,成立中國-東盟職教合作聯盟等十大聯盟。職業(yè)院校突破傳統單向合作模式,探索出“標準共定、人才共育、基地共建”的協同發(fā)展路徑,實現從硬件輸出到標準輸出的質變。
早在2018年,貴陽職業(yè)技術學院經中國外交部、教育部批準入選瀾湄基金項目,旨在服務瀾滄江-湄公河沿岸國家軌道交通技能人才培養(yǎng)。學院開發(fā)了軌道交通+中文國際化培訓課程、裝備制造+中文國際化培訓課程,編制國際化培訓教材,建成老撾巴巴薩職業(yè)技術學院海外技能培訓站,累計培訓學員上萬人次。
2019年,貴州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成功將絲路學院辦到了柬埔寨,這是貴州省第一家“走出去”辦學的高職院校。這所絲路學院由柬埔寨馬德望省理工學院提供教學場地,貴州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提供師資力量。
早前,柬埔寨國家技術培訓學院院長約克·索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開展國家間的職業(yè)教育交流,有助于提高職業(yè)教育項目的質量,參加國際職業(yè)教育合作項目的學生可以接觸不同的教育體系和教學風格,幫助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并培養(yǎng)其全球化的視野。
教育搭臺越走越親
教育搭臺,互惠共榮。近年來,貴州把東南亞作為對外開放主方向,商貿往來頻繁。今年,交流周將緊扣構建開放互鑒的國際教育合作體系、建設具有區(qū)域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目標要求,重點聚焦職教出海、數字教育和教師能力提升三個方向與東盟國家開展教育交流與合作:
建立人才培養(yǎng)、產教融合、人工智能、師生交流的教育合作新機制,建立“貴匠工坊”職業(yè)教育聯盟,發(fā)布貴州職教出海旗艦品牌——“貴匠工坊”,首期預計落地8至10家。
以中國—東盟多彩智慧學院為平臺,匯聚國內相關高校及領域內優(yōu)秀數字課程資源和智能數字工具,共建面向海外數字資源中心和慕課平臺,目前已經匯聚國內外課程資源467門,上線虛擬實驗項目超10項。
在教育部指導支持下,將舉辦教師國際交流合作研討會和STEM教師培訓班,50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東盟國家的科學教師來黔參加為期一周的能力提升培訓。
今年,交流周還將圍繞集中展示中國—東盟人文交流成果,豐富拓展交流周平臺功能,深化“教育+”項目模式創(chuàng)新,吸引更廣泛的東盟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與到中國—東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活動中來,以教育搭臺,讓中國和東盟相約貴州,越走越親!
小說:學霸受欺辱進虛擬游戲,能帶力量回現實,翻身做主霸氣逆襲
“莫哥,我先在游戲里等你,你快點??!”對面?zhèn)鱽眈R大胖微微興奮的聲音|。莫離吐了一口氣,他躺上床,從桌上拿過一副頭盔,這副頭盔名為“競技一代”,它能將人置入深度睡眠中,然后讓人置身于身臨其境的虛擬世界。從《競技》游戲公測兩年多的時間,莫離從沒有玩過,他也只是聽身邊同學說過_——。而電腦和頭盔“競技一代”都是他父親 公司里的電腦資料庫,以及一個專門的檔案室,有很多已經離職的游戲策劃師的失敗經歷記錄。每一個游戲項目的策劃書面記錄卷,都幾乎有磚頭這么厚——。在前面的二年中,已經有數十名游戲策劃師提出了多達上百種的全新游戲開發(fā)思路,但是都沒有得到公司管理層的決定性肯首,導致未能夠進入最后的實質性開發(fā)操作階段。俗話說說完了。全球異變游戲降臨,他開局無職業(yè)散人,卻憑無限藍條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