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yè),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次補貼有望推動未來幾年生育率止跌企穩(wěn)、甚至小幅回升,但人口長期下行壓力仍存,指向提高生育率仍需更多政策。
7月28日,中辦、國辦發(fā)布《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滿3周歲、按年發(fā)放。
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測算:按目前標準,預計2025年生育補貼總額約1200億元,帶動消費約0.16個百分點;結合我國歷史和日韓經驗,本次補貼有望推動未來幾年生育率止跌企穩(wěn)、甚至小幅回升,但人口長期下行壓力仍存,指向提高生育率仍需更多政策,比如進一步完善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等配套服務,優(yōu)化生育休假制度等。短期看,緊盯各地實施細節(jié)以及可能的提高補貼標準,母嬰用品、奶粉等行業(yè)的股票則有望率先受益。
1、從背景看,我國生育率持續(xù)下降,已低于日本、暫高于韓國。近年來我國出生率持續(xù)下行,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跌破一千萬大關,人口首次負增長;2024年,我國自然增長率降至-0.99%,出生人口降至954萬,總和生育率也連續(xù)多年低于1.5的警戒值,已低于日本,暫高于韓國。
2、從政策看,為應對嚴峻的人口形勢,我國從“松綁生育”逐步轉變?yōu)椤按龠M生育”,央地生育補貼政策陸續(xù)落地。
中央層面,生育補貼落地,配套服務和制度持續(xù)優(yōu)化。2021年全面三孩政策落地后,我國政策理念逐步轉變?yōu)榇龠M生育,陸續(xù)推出生育支持政策,主要有三大類:一是直接或間接生育補貼,包括生育津貼、稅收減免等;二是加強生育配套服務,如加大醫(yī)療、托育、教育等支持;三是生育相關制度優(yōu)化,如生育休假制度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fā)放育兒補貼”;7月《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落地,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
地方層面,生育補貼多為每孩每年3000~4000元。2023年起,多地陸續(xù)推出生育補貼政策:多數城市一孩不補貼,僅給二孩、三孩補貼;多數城市每孩每年補貼1萬元以下,按照不同孩次占比加權平均的補貼金額中位數約每孩每年3000~4000元。2025年3月,呼和浩特市推出生育補貼政策,一孩、二孩和三孩補貼合計金額分別達1萬、5萬和10萬元,較此前其他地區(qū)生育補貼力度顯著提升。
3、從歷史看,地方生育補貼短期對出生率具有一定提升作用,覆蓋一孩或二孩的補貼政策效果更為明顯;對消費而言,提振作用較為有限。
1)地方生育補貼政策實施后,人口出生率多呈回升態(tài)勢。如鄭州市2023年8月起推行生育補貼,2024年末人口出生率達8.75‰,同比增1.16‰;長春市2023年10月起實施三孩生育補貼,其出生率2024年達4.35‰,同比增0.52‰等。國家統(tǒng)計局官網也表示,2024年我國出生率由降轉增,“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漸落實”系主因之一。
2)相較于僅針對三孩的生育補貼政策實施地區(qū),補貼范圍覆蓋一孩或二孩地區(qū)的出生率回升更加明顯。如杭州、鄭州等多孩次補貼城市,生育率于政策落地次年分別同比增長0.80‰與1.16‰,實現較陡峭回升;而沈陽、長春等僅實施三孩生育補貼的城市,其生育率次年分別同比增長0.17‰和0.52‰,變動斜率相對平緩。
3)從中短期看,地方生育補貼政策對消費的拉動效應相對有限。政策實施后各地社零同比走勢變動分化,并未呈現明顯規(guī)律。原因可能在于生育補貼力度與覆蓋范圍有限,對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邊際改善效果較小,未能對消費產生明顯提振作用。
4、從海外看,日韓生育補貼助推生育率短期止跌回升,長期仍趨下行。
1)日本生育補貼政策前期助推生育率止跌回升,但2019年后重回低位。日本人口問題出現時間較早,2003年就出臺了《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2004年推出了《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并在此后不斷修訂更新,具體措施包括提供經濟援助、擴充嬰幼兒保育服務等,家庭補貼占日本GDP比重從2003年的0.6%提升至2021年高點的2.2%左右。目前日本生育補貼包括50萬日元的一次性補貼,0~3歲每月每人發(fā)放1.5萬日元;3歲至高中畢業(yè)每人每月發(fā)放1萬日元;對多孩家庭的生活補助適當提高。政策實施前期效果較好,日本生育率由2005年低點的1.26回升至2015年的1.45;但此后生育率再度回落,近年來重回低位。
2)韓國生育補貼政策推動生育率止跌企穩(wěn),但2017年后再度下行。韓國本世紀初也面臨嚴峻的低生育率問題,2005~2006年制定了《健康家庭基本計劃與低生育率和高齡社會基本計劃》《中長期保育基本計劃》,并不斷修訂更新,具體措施包括養(yǎng)育津貼、提供保育費用支持和優(yōu)質保育服務等。目前韓國生育補貼主要為每月發(fā)放現金補貼,養(yǎng)育1歲以下嬰兒的家庭每月可以領取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50元),1~2歲幼兒的父母每月可以獲得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725元)。在政策推動下,2005~2016年韓國生育率止跌企穩(wěn),但2017年后再度下行。長期看,日韓總和生育率與家庭補貼占GDP比重并不存在正相關關系。
5、從影響看,預計2025年生育補貼總額為1200億元左右,有望提振消費約0.16個點,推動未來幾年生育率止跌企穩(wěn)。
補貼金額:當前生育補貼范圍限定為3周歲以下嬰幼兒,且對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滿3周歲的嬰幼兒,按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fā)補貼。2022~2024年我國新生兒數量分別為956萬、901萬、954萬人,考慮到新生兒的長期下降趨勢,假設2025年全國出生人口為900萬人,每月出生人數較為平均,則按照目前補貼標準計算,今年補貼金額約1178億元。此后年份若補貼標準和出生人數不變,補貼金額可能與此接近。
對消費的影響:生育補貼不同于以舊換新或消費券,可能并不存在明顯的乘數效應。我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為0.68左右,則上述補貼今年可帶來約800億元的消費增量,約占社會零售規(guī)模總額的0.16%。整體而言,生育補貼對消費的拉動偏長期、偏溫和,短期影響有限??紤]到今年下半年出口和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加大,穩(wěn)消費仍需直接政策支持。
對生育的影響:從日韓經驗看,生育補貼政策實施最開始的10年內,政策趨于逐步加碼,我國生育補貼金額也有較大上升空間,有望推動生育率止跌企穩(wěn)。除了直接發(fā)錢,提升生育率也需完善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等相關生育配套服務,優(yōu)化生育休假制度等。
對股價的影響:短期內,母嬰用品、奶粉等行業(yè)有望率先受益;中長期內,生育補貼可能帶動教育、玩具文具等消費,利好相關行業(yè)表現。
(作者系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親愛的,再不珍惜,我們的曾經就老了
原來不愛你的人 到老了也還是不愛
夫妻能不能白頭到老,靠的不是愛不愛,而是這3點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