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6名學生遇難”事故細節(jié)披露:聽到呼救后急停浮選機,老師墜落半空被救
近日,乘聯會發(fā)布了最新乘用車市場銷量情況,2025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08.4萬輛,同比增長18.1%,環(huán)比增長7.6%。今年1-6月累計零售1090.1萬輛,同比增長10.8%。從數據來看,今年6月零售較2022年6月194萬的最高水平增長7%,呈現超強增長態(tài)勢。
對此乘聯會表示,在國家補貼政策力度加大拉動銷量的同時,主流電商平臺本月活動遷移,再加上部分城市宣布暫停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短期觸發(fā)部分經銷商利用政策到期的“末班車效應”來刺激消費者盡快下單,為市場帶來增量。
從市場份額來看,自主品牌仍然是主導地位,6月自主品牌零售134萬輛,同比增長30%,環(huán)比增長7%。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64.2%,同比增長5.6個百分點。
今年1-6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64%,較去年同期增長7.5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tǒng)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yōu)異,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tǒng)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合資品牌市場份額持續(xù)下降,不過下滑有所緩解。體現在數據方面,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1萬輛,同比增長5%,環(huán)比增長6%。
按照品牌來分,6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6.1%,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2.0%,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5.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再來看傳統(tǒng)豪華品牌,6月豪華車零售23萬輛,同比下降7%,環(huán)比增長18%。6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1.0%,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傳統(tǒng)豪華車市場零售份額表現比較穩(wěn)定。
接下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當下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xù)提升,新能源車成為乘用車市場恢復的主要驅動力。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1.1萬輛,同比增長29.7%,環(huán)比增長8.2%;1-6月累計零售546.8萬輛,增長33.3%。
在市場滲透率上,6月新能源車在國內總體乘用車的零售滲透率53.3%,較去年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在6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5.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0.3%;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5.3%。
在新能源車出口方面,6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9.8萬輛,同比增長116.6%,環(huán)比下降1.0%。占乘用車出口41.1%,較去年同期增長17.6個百分點。
最后再來看車企零售銷量表現,6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yè)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同時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為代表的狹義插混表現持續(xù)較強。
具體到車企銷量排名,6月排名前十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一汽-大眾、長安汽車、奇瑞汽車、上汽大眾、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長城汽車和特斯拉中國。其中,除了廣汽豐田外,其它車企零售銷量均為正增長。
比亞迪汽車6月銷量為35.2萬輛,同比增長25.7%,穩(wěn)坐頭牌交椅。其銷量增長主要是“王朝+海洋”雙網覆蓋全價格帶,產品非常豐富,另外還有海外市場貢獻顯著,再加上高端品牌逐步放量,共同推動銷量增長。
吉利汽車排在第二名,6月零售銷量為19.6萬輛,同比增長49.6%。最近半年,吉利通過多品牌戰(zhàn)略實現“油電共生”,并且新能源轉型速度很快,銷量增長也非常明顯,隨著更多新車的到來,市場份額也會進一步提升。
自主品牌車企中,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分別排在第四名和第五名,銷量分別為13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上漲48.4%和24.6%。進入前十排名的還有長城汽車,銷量為6.3萬輛,同比增長26.1%,整體表現還算不錯。
再來看合資品牌,一汽-大眾排在了第三名,6月銷量為14.3萬輛,同比增長7.3%;上汽大眾排在第六名,6月銷量為9.6萬輛,同比增長15.1%。作為合資品牌的代表,大眾系車企在燃油車市場依然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新能源加速布局,銷量也會有所好轉。
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分別排名第七名和第八名。其中,廣汽豐田6月銷量為6.8萬輛,同比下滑2.3%,主要原因是燃油車市場份額縮減,再加上新能源產品力較弱,只依賴合資光環(huán)對銷量幫助不大。
值得關注的是,6月新勢力零售份額19.5%,同比增加0.2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傳統(tǒng)車企的獨立新能源品牌作為創(chuàng)二代的表現較強,份額11.7%,同比持平,比如深藍汽車、阿維塔汽車、方程豹、極狐汽車等自創(chuàng)新能源品牌表現優(yōu)秀。
對于7月市場預測,乘聯會表示,隨著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yè)傳統(tǒng)燃油車產能充裕,燃油車市場萎縮壓力下的去庫存特征明顯,預計休高溫假的時間較長,7月車市進入休整期。(數據來源:中國乘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