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代
最近的天氣很反常,各地都是高溫天氣,動輒38度以上。而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氣壓,也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升高。平時胎壓是2.5,現在到了中午,或者跑了一趟高速下來,氣壓能直接飆升到2.8。有人就會覺得,夏天胎壓這么高,會不會爆胎???于是就會自行放氣,直到放到2.5才安心。那么,胎壓隨著氣溫升高了后,真的需要放掉一些氣嗎?
胎壓這東西,跟人的體溫似的,天熱了肯定會漲一點。冬天冷的時候我測胎壓是2.5,到了夏天大中午,曬得地面發(fā)燙,都能煎熟雞蛋,輪胎里面也一定很熱,再測就變成2.8,這純屬正常現象。為啥?因為輪胎里的空氣受熱膨脹了,這是物理學定律,熱脹冷縮,任何物體或者其他都遵循這個定律。
輪胎就像吹氣球似的,溫度每升10℃,胎壓能漲0.1-0.2bar,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正常的。你總不能因為夏天體溫37℃,就覺得自己發(fā)燒了吧?我自己簡單測試過胎壓的變化,早上7點冷車胎壓是2.5,中午14點暴曬后僅上升了0.1,達到了2.6,開車上高架上跑了一圈后再測,到了2.7,有的胎能到2.8。
此時肯定有人要說,有很多人的車子夏天爆胎了,我鄰居的車就是夏天胎壓高,跑高速爆胎了。這就得分情況來說,去年有一位車主在高速爆胎了,他來咨詢我們,說自己的胎壓肯定不高,以前是標準胎壓,都半年沒充氣了,只會少不會多,但為什么爆胎了呢?
真實的原因估計還就是因為氣壓不足導致的,長期缺氣導致胎側變形,加上天熱摩擦生熱,導致輪胎橡膠失去活性才炸的。真正因為胎壓從2.5漲到2.8就爆胎的,所有汽修老師傅都說:這輩子沒見過。
關鍵是廠家早就把這點算進去了。你翻開車主手冊看看,上面寫的標準胎壓2.5,其實是冷態(tài)胎壓,也就是早上沒開車、輪胎沒曬過的時候測的。廠家故意留了0.3-0.5的緩沖空間,就是怕天熱膨脹。實際輪胎允許的胎壓上限一般在3.5以上,就算氣壓升高了,也不會達到3.5,所以是安全的。
有次在服務區(qū),旁邊一個大哥拿著胎壓計放氣,說胎壓太高了,非要降到2.3才放心。我就告訴了他一句,別放氣,胎壓太低比太高更危險,胎面和地面接觸面積變大,摩擦生熱更快,反而容易爆胎。
那到底啥時候該放氣?教你個簡單招:看冷態(tài)胎壓。早上起來沒開車前測,如果超過廠家建議值(一般在主駕門框上貼著),就一定要放氣。比如手冊寫2.5,你冷車測出來2.7,這時候需要放氣到2.5。但要是冷車2.5,跑了半天變成2.8,純屬正常,放氣反而會讓輪胎氣壓不足。
還有人迷信夏天胎壓要調低,這純屬老黃歷。二十年前的斜交輪胎確實怕高溫,但現在的子午線輪胎,承受能力早就今非昔比。我朋的車常年保持冷態(tài)2.6,夏天地表溫度50℃,胎壓沖到3.0也沒事。反倒是那些瞎放氣的,總在半路找救援。就像我們走了一天路,腳都有點腫了,就會覺得鞋子有點小,這時沒必要去買個更大號的鞋子吧。
所以,天熱胎壓從2.5漲到2.8,別慌著放氣。先看看是不是冷車狀態(tài),再對照手冊標準值。廠家比咱們懂輪胎,人家留的安全余量,足夠應付夏天的高溫。真要是瞎放氣導致輪胎出問題,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畢竟一條輪胎千把塊。建議買個靠譜的胎壓計,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冷胎胎壓,有異常及時處理。跑長途前務必檢查胎壓,上了高速胎壓略有升高,就不用管它了。
帶你領略宇宙奧秘:六部經典紀錄片推薦
(央視財經《精品財經紀錄》)宇宙是什么?宇宙的起源是怎樣的?宇宙真的只存在我們地球人類嗎?外星生物真的只是一個理論嗎?你有沒有想過,當你身處黑洞,或進入蟲洞可以實現時間旅行,你會怎樣?宏偉和神秘,宇宙自古以來就吸引著人類的無比想象。千百年來,人類努力探索宇宙最大奧秘的答案|-。人類文明,我們所能希望你能滿意。
震撼!暑期必須給孩子看的6部宇宙級紀錄片??好看炸裂!
11月28日,這支紀錄片團隊推出的續(xù)作《宇宙》在CCTV-9及西瓜視頻上線。故事從賜予地球光與熱的太陽開啟,延展開去進入更廣闊的宇宙,連接過去與未來,回到宇宙大爆炸之前,見證時空起源:觀看宇宙中第一顆恒星的誕生,最后一顆恒星的消亡,目睹最強烈的爆炸令整個星系黯然失色,一顆小行星被黑洞光速吞噬,見證兩個星系希望你能滿意|——。
宇宙大爆炸:探索宇宙的起源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了解宇宙是如何運行的》的世界,開啟我們的宇宙之旅_——。豆瓣評分高達6分的《解讀宇宙》,每集時長60分鐘,共8集,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宇宙的起源與運行機制。這部紀錄片旨在為天文愛好者解開宇宙的層層謎團,帶領觀眾探究宇宙的基本構成要素,揭示一系列引人入勝的天文現象,并詳解其背后的科學有幫助請點贊-。
來源:紅網
作者:王淑慧
編輯:祖綺玉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