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仿GP賽車風格的量產型跑車開始流行,Honda在1987年三月,推出了全新的CBR600FHurricane、CBR750Hurricane以及CBR1000FHurricane,三個車型中,CBR750Hurricane屬于本土銷售的車型,另外兩個則是Honda首批出口的CBR車型。這兩個中、大型車的推出,真正開啟了CBR面向全球市場的跑車之路。而此前推出的1986CBR250Four、CBR400R,主要用于日本本土市場的銷售。
對于國內的老車迷來說,屬于中量級的CBR600F、以至是其后繼車型CBR600RR,都算是有著一些了解的,特別是早期的CBR600F,其F2、F3、F4的稱號背后,包含實打實的、對車型認知的基礎知識。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1987-2006期間的CBR600F實際上只有三代車型,而非F1到F4、稱號上的四代車型。
從一開始以F作為車型的名字,CBR600F就被廠方定位于兼具運動和旅行需要的中量級Supersport。后來推出的RR才是對應WorldSSP/WSSP600比賽(該項賽事創(chuàng)立于1999年)、專為運動性能而設計的車型:初代的2002CBR600RR與同期的CBR600F4i,其缸徑、行程都是采用了67mmx42.5mm,但RR具有117匹的峰值馬力輸出,而F4i則只有110匹的最大馬力輸出。
憑借其高性能的動力單元和易于操控的特性,CBR600F在全球市場里為推動Supersport的熱潮作出了貢獻,并因此成為了長期暢銷產品,參考Honda自己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1999年十一月底,CBR600F的累計產量超過了31萬輛。
下圖是各型CBR600F的概況(資料圖片。圖片來源:BikesWiki)
1987-2006CBR600F各代車型的型號和基礎資料如下:
1、第一代:1987-1990CBR600FHurricane,工廠編號為PC19,搭載水冷四沖程直列四氣缸、DOHC每氣缸四氣閥的發(fā)動機,缸徑、行程為63mmx48mm,排氣量598cc,口徑為32mm的化油器,最大動力輸出87匹(歐洲版)、90匹(北美版);車體采用鋼制的雙翼樑式車架,叉芯口徑為31mm的正立式前叉;
2、第二代:1991-1994CBR600F,俗稱的F2,工廠編號為PC25(前期型),搭載水冷四沖程直列四氣缸、DOHC每氣缸四氣閥的發(fā)動機,缸徑、行程修改為65mmx45.2mm,排氣量598cc,換裝了口徑為34mm的化油器,最大動力輸出100匹(歐洲版);車體采用鋼制的雙翼樑式車架,正立式前叉、其叉芯口徑升級至41mm的配套;
3、第二代中期改進型:1995-1998CBR600F,俗稱的F3,工廠編號為PC25(后期型),機械規(guī)格上、與F2大體相同,但換裝了更大口徑(36mm的化油器),并采用了全新設計的車身造型,懸掛、制動系統(tǒng)也經(jīng)過了升級;
4、第四代:1999-2000CBR600F,俗稱的F4,工廠編號為PC35(前期型),搭載一副全新設計的水冷四沖程直列四氣缸、DOHC每氣缸四氣閥發(fā)動機,缸徑、行程修改為67mmx42.5mm,排氣量598cc,配備了口徑為36.5mm的化油器,最大動力輸出提高至100匹;車體采用了全新的外觀造型設計,換上了鋁合金鋼制的雙翼樑式車架,正立式前叉也換裝了叉芯口徑為43mm的配套;
5、第四代i:2001-2006CBR600F4i,俗稱的F4i,工廠編號為PC35(后期型),發(fā)動機規(guī)格、車架與F4相同,峰值動力輸出保持不變,但換裝了節(jié)氣閥口徑為38mm的PGM-FI電子燃油噴注系統(tǒng),并有一個全新的外觀造型。
在2002年推出了CBR600RR之后,CBR600F仍在繼續(xù)銷售,并在2010年發(fā)布了新一代的CBR600F(工廠編號PC41),直到2013年發(fā)布了換代的后繼車型CBR650F(2014款)、600才算是徹底退出了市場;而2018年推出了CBR650R(2019款)之后,F(xiàn)版成為了過去。
下面的圖片,車體兩側帶有小型反光牌的、是美國版的車型。沒有反光牌的是歐洲和日本版車型。
(待續(xù))
游戲競技小說的巔峰對決!19本熱血電競佳作
十三本網(wǎng)友公認好看的男頻小說,折服了眾多書迷,強烈推薦一看!
20本已完結模擬器流小說,推算未來,逆天改命,體驗各種不同人生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