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映冬
海南自貿港12月正式封關運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經黨中央批準,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海南自貿港封關。
封關是指將海南島全島建成一個海關監(jiān)管特殊區(qū)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一線”放開,是將海南自貿港與我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之間作為“一線”,實施一系列自由便利進出舉措;“二線”管住,是將海南自貿港與內地之間作為“二線”,針對“一線”放開的內容實施精準管理;島內自由,是在海南自貿港內,各類要素可以相對自由流通。
當天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印發(fā)兩則通知,明確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時的貨物稅收政策,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零關稅”制度體系基本確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封關后,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登記注冊的獨立法人企業(yè),還有自由貿易港內符合條件的事業(yè)單位及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經“一線”進口征稅商品目錄外的貨物,可免征進口稅收。“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島內享惠主體之間可在免進口稅收條件下進行流通。對屬于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yè)的企業(yè)生產的貨物,在加工增值達到或者超過30%時,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
【點評】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開放發(fā)展新階段的開始,具有里程碑意義。封關不是封島,普通居民到海南島出差、旅行,都和現在一樣,不需要辦理額外的證件。“零關稅”制度體系的確立將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生產成本,激發(fā)市場活力,大幅提升海南自由貿易港貨物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封關后海南與國際的聯系將更加便捷,與內地的聯系更加便捷高效。
中央財政首次發(fā)放養(yǎng)老消費補貼
7月23日,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印發(fā)《關于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fā)放養(yǎng)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fā)放養(yǎng)老服務消費補貼。
補貼對象為經統一評估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級的老年人,補貼項目包括居家、社區(qū)、機構養(yǎng)老服務,其中居家、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主要包括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急、助醫(yī)等“六助”服務,以及康復護理、日間托養(yǎng)等;機構養(yǎng)老服務包括長期服務(入住機構時間在30天以上)和短期服務(入住機構時間在30天以內)。
7月起,浙江省、山東省、重慶市以及遼寧省沈陽市、安徽省滁州市、江西省新余市、四川省成都市等試點地區(qū)先行開展,符合條件的老人每月可通過“民政通”APP領取專屬養(yǎng)老服務消費券。
長期入住養(yǎng)老機構、短期入住養(yǎng)老機構和日間托養(yǎng)消費券額度暫為800元,居家上門養(yǎng)老服務消費券額度暫為500元。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購買養(yǎng)老服務時區(qū)別不同的項目,可以通過養(yǎng)老服務消費券抵扣30%~60%的費用,初期抵扣比例為40%。
【點評】這是我國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養(yǎng)老服務消費補貼,消費券模式首次進入養(yǎng)老服務領域,也是中央財政首次以消費補貼的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當下失能半失能人員快速增加,通過給予這些部分人群消費補貼,一方面能給這些人群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另一方面能夠起到提振消費的政策效果。養(yǎng)老服務消費是我國服務消費的主要領域,“以舊換新”政策邊際效應遞減時推出養(yǎng)老服務補貼的措施,符合老百姓未來消費需求增加的方向。
上半年稅收收入回升,支出加力
財政部25日公布了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收入端,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4%;支出端,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4%;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0%。
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2%,低于按不變價格計算的上半年經濟增速(5.3%)。稅收降幅持續(xù)縮窄,反映經濟向穩(wěn)向好。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龍生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運行總體平穩(wěn),稅收收入逐步回升,非稅收入增幅回落。上半年全國27個省份收入實現增長。財政支出力度持續(xù)加大,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點評】專家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廣義財政支出同比增長8.9%,大幅高于廣義財政收入增速,也高于上半年名義經濟增速,這意味著上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推動了經濟穩(wěn)中向好發(fā)展。其中,稅收收入和地方賣地收入降幅持續(xù)縮窄,反映經濟向穩(wěn)向好,房地產市場有所改善。
價格法27年來首次修訂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市場監(jiān)管總局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于24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修正草案共10條,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價相關內容、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健全價格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等三方面內容。
其中增設了多條與“反內卷”相關的款項內容,完善了關于低價傾銷、哄抬價格、價格串通、價格歧視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規(guī)定。新增數字經濟監(jiān)管條款,彌補制度空白,對算法定價以及大數據殺熟等新型問題進行相應調整。
這是價格法正式實施以來的首次修法。修訂后的價格法將與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協同發(fā)力,構筑起一個更全面的市場監(jiān)管體系。
【點評】價格法自1998年正式實施,至今已有27年多的時間。然而當前價格工作面臨的形勢發(fā)生明顯變化,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市場形成,新經濟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不斷涌現,一些行業(yè)低價無序競爭問題凸顯,對價格調控監(jiān)管提出新要求。修訂后的價格法釋放了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huán)境的明確信號,綜合整治“內卷式”無序競爭將迎來更加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在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通過立法強化和引導公平、公正、合法的價格競爭,有利于增強中國統一大市場對內對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從而為做強國內大循環(huán)提供良好的價格環(huán)境。
大宗商品迎來漲停潮
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近期接連出現漲?,F象。
22日收盤,玻璃、純堿、焦煤、焦炭、工業(yè)硅、多晶硅六大品種主力合約均強勢封于漲停板。23日,焦煤期貨主力合約尾盤再度漲停,收漲11%;多晶硅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漲停,為月內第四次觸及漲停;焦炭也持續(xù)上漲,日盤收漲3.83%。
根據Wind數據,7月1日~23日,多晶硅期貨主力合約漲幅超50%,焦煤、焦炭期貨主力合約的累計漲幅分別為34.78%、19.95%;玻璃、工業(yè)硅期貨主力合約的漲幅分別為18.96%、17.38%;鐵礦石、燒堿、氧化鋁、純堿等期貨主力合約的漲幅均在10%~15%。
【點評】分析認為,對于這輪行情的上漲邏輯,最大的驅動因素緣于供給側——“反內卷”預期推升價格上漲,同時煤炭價格的上漲使下游電力成本提高,可能導致下游收縮供給,也帶來了價格上漲的預期;需求側也有一些利好因素,市場預計下半年財政政策發(fā)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建設等,帶來改善預期。展望后市行情,業(yè)內態(tài)度不一。樂觀派認為,政策預期之下,期貨和現貨端情緒回暖;謹慎派認為,需觀察政策執(zhí)行力度與下游需求匹配度,長期只有全產業(yè)鏈協同優(yōu)化,才能實現價格持續(xù)健康上漲。
美與日本等三國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22日在社交媒體發(fā)文,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和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其中,美國對日本的關稅稅率為15%,對菲律賓和印尼關稅稅率為19%,此外,日本還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且開放汽車、卡車市場以及稻米等農產品市場,菲律賓和印尼則承諾將向美國實施“零關稅”和開放市場。
繼美日就15%關稅達成貿易協定后,歐盟與美國正就建立類似的關稅框架進行最后磋商。德國總理默茨在柏林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晤時透露,歐盟正與美國進行高級別磋商,“關于貿易的決定可能即將作出”。歐盟輸美商品或被征收15%的關稅。
【點評】日美貿易協議達成的時間點頗為巧妙,特朗普宣布這一消息當天,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議院選舉慘敗后一度傳出辭職消息。分析認為,日本因國內政治動蕩被迫接受不利條款,15%關稅仍將對汽車等支柱產業(yè)造成沖擊。而美日達成貿易協議,將促使歐盟方面不得不接受更高的互惠關稅率,日本協議條款或成為歐盟的“最低基準”。與此同時,歐盟也已經準備好報復措施。
特朗普對鮑威爾攻擊升級
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了美聯儲,這是近20年來美國總統首次正式造訪美聯儲。此前。特朗普政府質疑美聯儲翻新項目存在重大違規(guī)嫌疑。
7月初以來,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鮑威爾,指責他拒絕及時降息,甚至表示鮑威爾“干得很糟”,八個月后就會下臺。
鮑威爾作為美聯儲主席的任期將持續(xù)至明年5月。特朗普對解雇鮑威爾的想法持開放態(tài)度的消息一度引發(fā)市場動蕩。華爾街認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加上央行獨立性喪失,可能進一步引發(fā)通脹擔憂,推動長期債務收益率走高。
【點評】特朗普對鮑威爾的攻擊進一步升級,雙方矛盾激化到一個新階段。特朗普的美聯儲之行將進一步加大對鮑威爾的施壓力度。分析認為,特朗普有意通過連續(xù)不斷的輿論轟炸,為下一輪人事更替和對美聯儲更深層次的制度改造鋪路。盡管特朗普換人的想法可能因司法阻礙而無法實現,但美聯儲的獨立性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戰(zhàn)。
來源:紅網
作者:虢咸
編輯:李文貞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