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幫孕妻查個“腸脹氣怎么辦”,作者卻在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里差點被二次脹氣——自媒體互相打臉、白大褂批量帶貨、評論區(qū)脫口秀、AI也掉鏈子,連英文世界都充滿咖喱味廣告。信息越爆炸,靠譜答案越稀缺。這篇吐槽實錄,既是一面照妖鏡,也是一份防坑指南:在“人人都是專家”的時代,如何不讓自己被偽知識氣到腸絞痛。
查個“腸脹氣怎么辦”,我差點氣出二次脹氣
最近,家屬孕期有點腸脹氣,挺難受。作為家屬,我當然想盡一切辦法幫她緩解不適。于是就開始上網(wǎng)查——飲食建議、排氣操、體位引導……
結果越查,越焦慮,越失望。
信息是真的很多很多很多,但是有效的真的太少了。
自媒體平臺:流量永遠比準確更重要
一開始在各大自媒體平臺檢索,體驗還挺新鮮的,看到別人分享的“孕期經(jīng)驗”,以為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但刷著刷著就感覺不對勁了(產品經(jīng)理的工作習慣,會多方對比分析):
A說“紅薯可以吃,能排氣”,
B說“紅薯不建議吃,容易產氣”。
我看著這倆博主,真想讓他們線下打一架,誰贏我信誰。
這就像雷總說的那句經(jīng)典話——“都是TM來搗亂的”。
自媒體嘛,不管內容對不對,反正圖做得漂亮、關鍵詞拿捏到位、引流精準,搞到錢了,就算贏了。
普通人分享不靠譜,那試試專業(yè)號?
轉頭去看所謂的“專業(yè)賬號”,也同樣混亂。
記得之前刷到過一個視頻,一位穿著白大褂的“醫(yī)生”說:“花椒水可以給貓洗澡,祛濕驅寒?!?/p>
啊???貓:你這么玩我,我好像不太行(我是服了這些民科內容的,關鍵是,還不少點贊的)
大概就是,我一朋友,他怎么怎么,然后用了什么什么(某某產品、某某方法),然后就好了
有沒有可能,你這個朋友、你家的寵物,他不怎么怎么,也會好呢?比如,感冒,就是可能好得慢一點
某博平臺上,也是經(jīng)常會有穿著白大褂的人推薦“男性神藥”
強身健體、秒變“戰(zhàn)狼”。廣告詞,牛的。
紅薯平臺看起來還算“規(guī)整”,但仔細一扒,也都是一個路子。
某賬號頭銜是三甲醫(yī)院醫(yī)生/注冊營養(yǎng)師
內容是“三吃三不吃(能吃ABC,不能吃XYZ)
孕期排氣神器清單”+“超精致排版”
好,當你看到這種賬號,你下次停頓三秒,你跟我一起想想:一個50多歲、坐班的三甲醫(yī)生,真有時間自己做這么好看的圖文內容?
你信嗎?我是不太信的,因為我家里這個年紀的長輩,產出的內容風格,跟這個差別太大太大了(你想想,相親相愛一家人群里的表情包差異)
疊個甲:不是說長輩的審美如何,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風格。
但是,好些個50多歲的醫(yī)生,審美跟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一樣,好巧哦,你信嗎?我是不太信的。
當你看得多,或者知道內幕里的玩法和套路,你就會明白:這更像是mcn機構批量偽裝實習生,去抄隔壁網(wǎng)紅孕媽號的稿子,再統(tǒng)一掛個“大V”身份批量投放。
很多機構知道制服能增加信任感,所以就讓出鏡的人穿著制服(白大褂、藍色制服工裝、綠大衣等),讓人聯(lián)想,博取信任。
甚至,還有穿著黃色、藍色、紅色跟外賣平臺制服很像的衣服,去假裝送外賣的,我真服了,這可真是“制服的魔法和誘惑”。
評論區(qū)的正反方,堪比脫口秀。
最熱鬧的,永遠是評論區(qū)。
反方代表:“說的好幾個是錯的,浪費我(老子)一分鐘?!?/p>
正方代表:“有用啊,我老公吃完就放屁了,舒服多了?!?/p>
你說誰對?我說不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評論越多,博主越開心,黑紅也是紅。
當然了,還有高手。我管你帖子說的對還是錯哦,反正帖子熱度高,人多,我來截流。
一般就是:誒,我家也是這個問題,然后我吃xxx就好了,然后當中夾雜軟廣,推薦自己家的產品。
這就好像,你和朋友在一個網(wǎng)紅店吃飯,一會就有人來問你:帥哥,點首歌嗎?一會一個人來問你:嘗嘗這個果脯嗎,很好吃的。
高手,都是高手。
你脹不脹氣,方法到底科不科學,這些個博主真的不那么在意。
于是我決定,去問AI……
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我去問AI。
結果:我明明在提示詞里加了“孕期腸脹氣怎么辦,記得參考科學文獻”,
豆包(AI)信誓旦旦給我一個建議:“順時針按摩腹部?!?/p>
Excuseme???
孕婦誒,朋友!
不是說,打圈圈按摩容易造成臍帶繞頸嗎?瘋了,我不懂了。
行吧,我轉向英文世界。
中文世界混亂充滿垃圾,英文世界就清明?nonono
搜了一波“pregnancybloatingremedy”,結果排名第一的視頻,印度口音濃重+明顯帶貨屬性,好吧,是有些偏見,但確實內容后面就是推薦某種益生菌,說是“見效快到讓你懷疑人生”。
我看了一分鐘,決定人生不需要這種懷疑,趕緊換。
寫在最后:信息時代的悲哀,不是沒信息,而是篩選越來越難
查個腸脹氣的緩解方法,我像打了一場信息辨?zhèn)蔚恼獭?/p>
這讓我突然意識到:我們不是缺知識,而是缺“可靠的知識”。
在“內容為王”的今天,真正值得信任的信息,反而越來越難找。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靠著各種創(chuàng)作技巧,可以批量生產“懂王”。
但我們不是如來佛,無法分辨真假美猴王。
信息時代,學會甄別信息很重要。
行吧,就這樣吧~
十五部首訂過萬的精品連載神作,書荒的書友可以選擇收藏起來!
7月新番導視:根本看不過來!18部續(xù)作,25部新番!
“半成品”《世界之外》暢銷奪冠,乙游玩家到底要什么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