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歐洲還在為“戰(zhàn)略自主”這個虛無縹緲的夢想振臂高呼的時候,一場赤裸裸的現(xiàn)實打臉正在紅海上演。7月初,也門胡塞武裝用最簡單、最廉價、最原始的手段,接連擊沉“魔法海洋”號與“永恒C”號兩艘商船。而這些攻擊發(fā)生時,歐盟剛剛啟動不久、被寄予厚望的“盾牌行動”卻連影子都沒出現(xiàn),整支歐盟海軍的反應堪比擺設:一艘護衛(wèi)艦遠在天邊,一架直升機孤零零地懸在空中,私營船只和安保公司反倒成了救援主力。
如此羞辱,堪稱對“歐洲軍事存在”的徹底否定。從紙面上看,歐盟有27個成員國、擁有超過2億噸的船舶噸位、具備世界一流的技術與工業(yè)體系,還在北約的框架下與美國并肩作戰(zhàn)數(shù)十年??涩F(xiàn)實中,一支對外宣稱保障紅海航運安全的“盾牌行動”,到了關鍵時刻居然連被襲擊的船只所在海域都無法覆蓋。這不是戰(zhàn)術失誤,這是體制性癱瘓,是歐盟這張“紙老虎”在海上被撕碎。
問題的根子并不復雜。首先是資源短缺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岸芘菩袆印眴訒r的理想配置是十艘戰(zhàn)艦,現(xiàn)實中卻只拿出兩艘護衛(wèi)艦和一架直升機,真可謂“在海盜橫行的紅海玩自殺游戲”。而財政更是一片貧瘠:歐盟為這一全年軍事任務撥款僅1700萬歐元,美國為“繁榮衛(wèi)士”行動補導彈就花掉了十倍的預算。用民間話說,這就是“拿著買菜的錢,想打世界大戰(zhàn)”。
但資源不是唯一的問題,制度性束縛才是致命病灶。歐盟防務體系掛著“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的招牌,聽上去高大上,實則掣肘重重。任何軍事部署,都需27國全體通過,這意味著在行動之前,法國得和波蘭爭一遍殖民史,德國得和意大利算清預算,匈牙利還要問一問俄羅斯的意見。等投票表決完了,戰(zhàn)艦早已錯過戰(zhàn)機,商船已經(jīng)沉入紅海。
更荒謬的是,即使你給它時間和錢,它也未必打得贏。別忘了,胡塞武裝是個沒海軍、沒艦隊、沒空軍的“山地游擊隊”,但它卻以極低的成本制造了極高的破壞力。薩爾瓦托雷·梅爾科利亞諾教授一針見血:“你可以用很少的資源獲得不成比例的結果?!睋Q句話說,歐盟的軍艦再先進,航母再豪華,在一群敢打敢拼、戰(zhàn)術靈活的胡塞戰(zhàn)士面前,也不過是浮在海上的鐵皮棺材。
從戰(zhàn)略層面看,這不只是一場軍事失利,更是一次地緣政治的喪鐘。當美國在西太平洋調兵遣將、當中國在“一帶一路”推進全球布局、當俄羅斯在黑海咄咄逼人時,歐盟卻在紅海被胡塞武裝玩得團團轉,連“防御性任務”都做不好,哪來的戰(zhàn)略獨立?更別提它還打算在黑海搞什么“海上預警中心”,聽起來就像在盧森堡設立邊防哨所一樣荒唐。
而在這個局勢愈發(fā)復雜的世界,紅海不僅是海上通道,更是多國博弈的前線。從也門內(nèi)戰(zhàn)到伊朗代理人網(wǎng)絡,從沙特“正?;币陨械呐Φ街袞|能源動線的控制,紅海早已成為“大棋局”的一環(huán)。在這個局面下,歐盟的姿態(tài)如果只是“我們過來看看,但我們不打”,那么它就不是一個“海上力量”的展示者,而是一個“國際圍觀者”的專業(yè)演員。
如果胡塞武裝的“樣板戲”被更多非國家行為體復制,那將不只是紅海,全球的海運咽喉都將成為下一個戰(zhàn)場。從馬六甲海峽到霍爾木茲海峽,從好望角到巴拿馬運河,只要有一伙敢于破局的組織,就能用幾艘小船、幾枚導彈,把一整個洲的經(jīng)濟命脈堵死。而面對這種“高度不對稱”的戰(zhàn)爭形態(tài),歐洲這些龐大的、緩慢的、制度冗長的艦隊,幾乎沒有任何應對之力。
歐洲的夢醒時刻正在到來。所謂的“戰(zhàn)略自主”若不能脫離美國的保護傘、建立起真正獨立的軍事快速響應機制,那么它永遠只是布魯塞爾官僚嘴里的幻覺。在胡塞的炮火面前,歐盟的現(xiàn)代化護衛(wèi)艦不敵一枚土制導彈;在制度的羈絆中,27國的表決速度不及一艘沖鋒艇的突擊效率。這是對整個歐洲體制的拷問。
法國新航母2038年才能完工,德國還在爭論是否增加軍費,荷蘭忙于綠色轉型,西班牙正在為難民潮焦頭爛額,這是一支不具備海上斗志的“文明艦隊”,它無法捍衛(wèi)海上安全,也無法承擔世界秩序的守護者角色。
胡塞的勝利,不只是也門山地游擊隊的勝利;它是全球低成本反制體系對高成本海軍霸權的一次歷史性反擊。而歐洲,如果再不覺醒,將在未來的全球海權重構中徹底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