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閑著無聊就刷小紅書的小雷,發(fā)現(xiàn)很多朋友都對筆記本電腦的使用和購買存在誤區(qū),其中有不少都是初次擁有筆記本電腦的學生黨。
考慮到一臺筆記本電腦起碼要好幾千,上萬的也不少見,如果因為使用不當而出了問題,怕是要心疼死。所以,這也讓雷科技感覺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電腦使用和選購的常識,因為我發(fā)現(xiàn)恰恰是這些“常識”,反而最容易被小白們忽視。小雷認為,主要還是科技媒體們覺得這些都是大家普遍了解的事情,以至于很少去科普,導致知識層脫節(jié),這次小雷就選了小紅書上大家普遍關心的五個問題,來和大家聊聊這些事。
理工科專業(yè)是否要無腦上獨顯筆記本?
最近幾年,工科和理科專業(yè)都越來越受歡迎,如人工智能、半導體、電氣自動化、電子信息等都是熱門專業(yè)。對于這些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電腦差不多就等同于“學習工具”,總得要買的。
但是,買哪些?怎么買?卻存在不少爭議,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理工科專業(yè)必須買有獨顯的筆記本電腦嗎?答案是否定的。理工科專業(yè)對于電腦的要求確實比其他專業(yè)高,不過并非全部如此,從小雷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除了少數(shù)學校采用的新版教材(還得看老師和學校安排)外,多數(shù)學校的教學仍然以舊版軟件為主。
簡單來說,如果你只是想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校學業(yè),帶獨顯的筆記本電腦就并非必需的。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人工智能專業(yè),即使學校有安排計算機室,如果想在課后自己搗鼓AI大模型相關的學習和訓練,那么也建議大家最好買臺配有最新50系顯卡的筆記本電腦。
圖源:英偉達
因為GPU核心的不同,50系在AI算力方面遠超40系(5060強于前代4080),雖然受限于顯存仍然無法本地部署大規(guī)模參數(shù)的AI模型,但是在推理效率等方面的區(qū)別非常明顯。至于其他專業(yè),如果你沒有游戲需求,那么一臺搭載酷睿Ultra或者銳龍8000系以上標壓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基本上就夠用了,運行基礎的工程和電子信息軟件都是沒問題的。
另外,小雷也建議預算充足的朋友,可以盡量考慮“全能本”,雖說游戲性能不如厚重的游戲本,但是輕薄便攜加上長續(xù)航的特性,其實更滿足學生的使用需求,比如英特爾前段時間發(fā)布的“AI高靜游戲本”就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個預算問題,預算足就不用考慮太多了,結合自身需求買個全能本就完事。預算不足的朋友建議先咨詢專業(yè)的師姐師兄,再結合自身需求考慮,實在沒得選可以看看二手游戲本,前段時間小雷也寫了篇關于二手筆記本電腦的選購指南,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
筆記本電腦真的需要半年清灰一次嗎?
小雷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人都對電腦保養(yǎng)沒什么了解,有些朋友就只是偶爾擦擦電腦表面當作保養(yǎng),用久了就發(fā)現(xiàn)電腦變得特別卡,特別是那些經(jīng)常打游戲的朋友,其實很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腦性能隨時間而逐漸下降。
其實,如果大家有認真看筆記本電腦隨附的說明書,那么應該都會看到品牌方建議大家半年清灰一次,只不過如今讀說明書的人估計不多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不過,這里小雷要唱個反調,其實多數(shù)筆記本電腦都不需要如此頻繁的清灰,除非你居住的地方空氣質量不好,灰塵較多。
圖源:FroreSystems
舉個例子,養(yǎng)貓、養(yǎng)狗的朋友,居住在工地附近或喜歡開窗通風但樓層較低的朋友,符合以上條件的建議隔一兩個月跑一次壓力測試,看看與剛買回時的溫度差別,如果溫度明顯上升,那么就可以考慮去進行清灰了。
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清灰和更換硅脂雖然一般都是同時進行,但是建議先咨詢單純清灰和清灰+換硅脂的價格是否有不同。如果是一樣的,可以考慮一起換了,如果要額外加錢,則建議根據(jù)電腦的使用時間來決定。
一般來說,如果使用超過一年,或是每天高強度使用4小時以上(游戲、渲染、建模等)超過半年,那么就可以考慮換硅脂了。另外,并非所有筆記本電腦都要換硅脂,比如聯(lián)想的拯救者、ROG以及機械革命、惠普等較高端的機型,其中很多都采用相變硅脂或是液金,前者壽命很長,一般兩三年才需要考慮更換,液金也是如此。
圖源:ROG
而且,非官方售后點可能不具備更換相變硅脂和液金的條件,所以使用這些筆記本電腦的朋友最好先咨詢客服,然后再決定是去官方售后還是更便宜的第三方售后。個人建議需要更換液金的朋友選擇官方售后,因為液金具有導電性,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整個主板燒毀,所以交給官方處理是最明智的選擇。
至于清灰的時間問題,其實主要還是看使用頻率和環(huán)境,一般日常使用的話,輕薄本兩年左右清理一次即可,游戲本則最好是一年一次,或是電腦溫度明顯升高時就去清灰。
當然,如果說電腦溫度一切正常,也沒有變得卡頓,那就不用理會什么清灰時間了,正常使用即可。
長續(xù)航筆記本電腦,只能選MacBook嗎?
其實不少朋友都下意識忽略了續(xù)航的重要性,對于學生們而言,當你需要帶著電腦去上課,或者去圖書館自習時,續(xù)航長短會直接影響你的使用體驗。一般來說,近兩年發(fā)布的Windows輕薄本續(xù)航都在5~8小時左右,具體則要看搭載的處理器型號和硬件參數(shù)。
而游戲本的續(xù)航則低很多,一般都只有2~4小時,部分機型可以做到6小時左右,但是對性能的限制非常嚴重且價格昂貴。所以,不少人都說既想要性能又想要續(xù)航的話,只能選MacBook。
圖源:蘋果
以小雷自己的體驗來說,這個結論確實沒有錯,如果對系統(tǒng)沒有限制要求為Windows且沒有游戲需求的話,MacBook確實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現(xiàn)在很多地區(qū)還支持MacBook的國補,老款的M2、M3版本價格都不錯,性能也足以應付日常使用,正是入手的好時機。
不過MacBook其實并非唯一選擇,Windows陣營的酷睿Ultra系列和驍龍系列也能滿足長續(xù)航的要求。前者在實測里日常體驗續(xù)航可以達到10小時以上,后者則是12小時以上,雖然與MacBook還有些差距,但是如果你必須用到Windows系統(tǒng)時,以上兩類都能滿足長續(xù)航的要求。
筆記本電腦CPU真需要無腦選高配嗎?
小雷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小紅書,抖音、貼吧等網(wǎng)絡社區(qū)都彌漫著一股唯高端論,就是不管實際需求,反正無腦買高配版本。雖然在預算足夠的情況下,這么做并沒有錯,但是個人并不推崇這種做法,因為對于不少人來說,旗艦CPU所帶來的增益其實并不大。
首先是游戲玩家,雖然i9/Ultra9和銳龍9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從幀數(shù)表現(xiàn)來看,選擇i7/Ultra7或銳龍7,然后把預算放到顯卡上才是最佳選擇,因為顯卡對游戲體驗的影響遠大于CPU,特別是在筆記本電腦上。因為筆記本電腦在運行時會將主要的功耗都傳給GPU,CPU本身的功耗上限會受到限制,旗艦處理器對功耗的要求更高,反而會導致性能釋放受限。
從使用場景來說,我只推薦有渲染、建模和剪輯等需求的朋友選擇高端型號的CPU,因為旗艦CPU的多核性能表現(xiàn)是明顯優(yōu)于次旗艦,以上應用基本依賴多核運算,所以使用體驗的提升會非常明顯。
圖源:超能網(wǎng)
另外,輕薄本也是如此,無腦高配其實沒什么必要,日常辦公和娛樂的話,Ultra5和Ultra9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前者反而還更省電一些。不過也有個例外,如果你既想要輕薄本,又想有一定的游戲性能,那么還是建議選擇Ultra7及以上的CPU,核顯性能明顯優(yōu)于Ultra5。
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日常場景都用不上旗艦CPU,大家可以把這筆錢省下來,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筆記本電腦長期插著電源使用會損壞電池?
這個問題不少人都在問,理由是筆記本電腦使用鋰電池,一邊充電一邊使用就相當于充電的同時放電,會對電池造成損害。這個說法最早來源于手機,早年鋰電池質量和手機的充電管理系統(tǒng)還不完善時,就有不少因為邊充邊用而導致電池過熱損壞或自燃的問題。
不過,這個說法其實并不適用于筆記本電腦,因為筆記本電腦很早就已經(jīng)做了對應的電源管理機制。傳統(tǒng)的DC-in模式下,當電腦在充電時,電源會優(yōu)先滿足主板的供電需求,當電源功率>主板供電需求時,剩余的功率才會轉向電池并進行補能。
圖源:雷科技
所以,筆記本電腦的充電、放電基本是完全獨立的,并不會出現(xiàn)邊充邊放的情況,即使是電源功率無法滿足主板需求時,電池也只會進入并聯(lián)放電狀態(tài)。理論上,一直接入電源使用反而是對電池最好的保護,因為所有功率都由電源提供,電池本身就處于待命狀態(tài),損耗也會降到最低。
即使是非DC充電的輕薄本,同樣也引入了旁路直供模式,在高負載下電源可以直接繞過電池給主板供電,此時電池就不再參與運行。事實上,旁路供電模式也已經(jīng)普及到部分手機上,加之新一代手機的電源管理已經(jīng)完善,邊充邊用其實并不會給電池壽命帶來多少影響。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電池壽命,那么不如花時間改善一下筆記本電腦的散熱,比如將電腦墊高或者直接買個散熱輔助支架,降低電池區(qū)域的溫度,防止高溫對電池造成損害,這個建議主要還是針對游戲本玩家,輕薄本一般也不會出現(xiàn)溫度過高等問題。
寫在最后
小雷覺得,大家筆記本電腦的使用誤區(qū)主要還是源于對這類產品的不熟悉,擔心一不小心就損壞了電腦。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小心,一般來說筆記本電腦在沒有磕碰的情況下是很少出問題的,諸如藍屏等故障,基本上都是軟件或者驅動沖突所導致,重啟或重裝系統(tǒng)就可以解決。
而在硬件上,只要品牌方?jīng)]有偷工減料,那么在5~8年的壽命周期內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小雷手頭上的微星GS66就已經(jīng)用了差不多5年了,如今仍然一切正常,感覺再過幾年也依然能打,就是受限于顯卡性能,估計只能玩玩老單機和網(wǎng)游了。
最后也是給大家一個建議,關于電腦的問題其實可以多依賴一下AI,因為很多日常出現(xiàn)的故障問題都不難解決。大家只需要把藍屏錯誤代碼記下,然后打開DeepSeek之類的AI網(wǎng)站并提問,就可以獲得對應的解答,大家甚至可以進一步詢問AI如何解決,然后按步驟操作即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