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可控核聚變概念股表現(xiàn)活躍。截至11時20分,東方電氣(600875.SH)、雪人股份(002639.SH)、國機重裝(601399.SH)等股漲停,常輔股份(871396.BJ)漲近13%,中國核電(601985.SH)、融發(fā)核電(002366.SZ)等跟漲。
消息面上,據(jù)上海發(fā)布7月22日晚間消息,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聚變公司”)掛牌成立大會當天在滬舉行。此次掛牌公司為中核集團直屬二級單位,將作為我國聚變工程化、商業(yè)化的創(chuàng)新體,重點布局總體設計、技術驗證、數(shù)字化研發(fā)等業(yè)務,并建設技術研發(fā)平臺和資本運作平臺。
來自資本市場的消息進一步揭開了這家公司的神秘面紗。7月22日盤后,中國核電、浙能電力(600023.SH)先后披露參股公告,顯示了該聚變公司的股東結構。
根據(jù)公告,中國聚變公司有七位股東,分別是中核集團、中國核電、昆侖資本、上海聚變、國綠基金、浙能電力和四川聚變。它們以約1元/注冊資本價格合計投資約114.92億元,認購中國聚變公司新增注冊資本114.92億元。結合公司此前注冊資金,本次增資后中國聚變公司合計注冊資本超過150億元。
七家股東中,僅中核集團以現(xiàn)金和知識產權作價入股,其他增資方均以現(xiàn)金出資。經(jīng)評估,該家央企以40.29億元投資額持股50.35%,成為中國聚變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中核集團旗下唯一核電運營平臺和核心上市公司中國核電另以10億元投資額入股6.65%。
中國石油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昆侖資本則以30.06億元、20%持股成為中國聚變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值得關注的是,據(jù)深交所互動易和天眼查信息,昆侖資本此前還以29億元持有聚變新能(安徽)有限公司20%股份,位列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梯隊。聚變新能背靠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該所是我國熱核聚變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中國工作組的重要單位之一,承擔了導體、校正場線圈、電源、診斷等采購包任務和總裝任務。
另外四家股東上海聚變、浙能電力、國綠基金、四川聚變則分別以17.74億元、7.51億元、4.8億元、4.51億元投資,依次持股11.81%、5%、3.19%和3%。其中,浙能電力、四川聚變、上海聚變股權穿透后的實際控制人分別為浙江省、成都市和上海市國資委。
據(jù)浙能電力公告,中國聚變公司成立于1983年,原為中核集團下屬的中國核燃料有限公司,后作更名,是中核集團聚變能源產業(yè)的實施主體、融資平臺及抓總單位。該公司將以磁約束托卡馬克為技術路線,按照先導實驗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發(fā)展階段,最終實現(xiàn)聚變能商業(yè)化應用的任務目標。
核聚變是輕原子核結合成較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當前主要有三種技術路線,包括重力場約束核聚變、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和磁約束核聚變。支撐磁約束核聚變的裝置包括托卡馬克、仿星器等。由于性能更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托卡馬克成為全球主流核聚變裝置,其中央是一個環(huán)形真空室,外纏線圈,通電時內部會產生巨大的螺旋形磁場,將其中的等離子體加熱到很高溫度,達到核聚變目的。
作為前沿顛覆性技術之一,可控核聚變被視為人類“能源終極解決方案”,已成為全球競相布局的賽道。
中國將支持可控核聚變產業(yè)納入頂層設計。2021年《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加強可控核聚變等前沿技術研究”;2022年《“十四五”現(xiàn)代能源體系規(guī)劃》提出“支持受控核聚變的前期研發(f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隨著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明確將可控核聚變視為未來能源的唯一方向,資本加速涌入;2024年《關于推動未來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將之列為重點支持領域。本次中國聚變公司成立,正是政策落地的關鍵抓手。
中信建投指出,隨著技術持續(xù)突破、項目融資持續(xù)開展、政策層面重視程度持續(xù)提升,我國可控核聚變產業(yè)進入發(fā)展快車道。目前相關項目的招標采購正加速開展,預計將對產業(yè)鏈產生積極影響。針對托卡馬克技術路線,建議關注超導帶材/磁體、堆內構件、結構件、電源系統(tǒng)、輔助加熱系統(tǒng)等環(huán)節(jié)相關上市公司。
仙劍三中邪劍仙與魔尊重樓的心臟差異揭秘
魔尊重樓與邪劍仙:誰更厲害?探究《仙劍奇?zhèn)b傳三》角色實力
仙劍3:邪劍仙根本不值一提,但怎么能殺死魔尊呢?最終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