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SUV市場這是咋了?動不動就降價,而且一降就是好幾萬,難道真要“跳樓大甩賣”了嗎?
這年頭,車市的競爭啊,簡直比宮斗劇還精彩。新能源車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消費者的口味也越來越刁鉆,中型SUV這個曾經(jīng)的“香餑餑”,現(xiàn)在也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降價,說白了,就是車企們?yōu)榱嘶钕氯?,不得不使出的“殺手锏”?/p>
先說說那些“高高在上”的豪華品牌吧。以前加價都得排隊的奔馳GLC、寶馬X3,現(xiàn)在也開始大幅讓利。英菲尼迪QX55,直接降了49%,這幅度,簡直讓人懷疑人生!你品,你細品,這得是多大的壓力?。?/p>
為啥英菲尼迪QX55能降這么多?這事兒還得從2024年6月說起。之前芯片短缺,產(chǎn)能上不來,車企們都愁死了。好不容易等到芯片供應(yīng)恢復,結(jié)果產(chǎn)能一下子又上來了,市場上的車太多了,經(jīng)銷商們庫存壓力山大,資金鏈都快斷了。為了回籠資金,只能揮淚大甩賣,QX55就成了“犧牲品”。你說慘不慘?
寶馬iX3也好不到哪兒去。2024年5月,特斯拉ModelY的價格一降再降,寶馬坐不住了,趕緊在上海地區(qū)搞了個“限時優(yōu)惠”活動,加上政府補貼,優(yōu)惠力度超過17萬!這哪是賣車啊,簡直是“割肉”??!
豪華品牌降價,看似風光,其實背后也是一把辛酸淚。新能源車型的崛起,讓它們的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庫存壓力巨大,資金鏈緊張;大幅降價,又損害了品牌形象。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來看看合資品牌。這些“老牌勁旅”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也開始紛紛降價。大眾途觀L、探岳、本田UR-V、豐田漢蘭達,一個個都加入了降價大軍。
就拿大眾探岳來說吧。2024年7月,國六B排放標準要來了,經(jīng)銷商們?yōu)榱饲謇韲鵄的庫存車,只能忍痛降價。你說這商家心里苦不苦,自己花大價錢生產(chǎn)的車,還沒賣出去就貶值了,這誰能受得了!
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zhuǎn)型上,似乎有點“慢半拍”。插混車型降價幅度更大,比如沃爾沃XC60PHEV、雷克薩斯NXPHEV,這是不是意味著它們要放棄插混市場了呢?這還真不好說,畢竟技術(shù)路線的選擇,關(guān)系到企業(yè)的未來。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就顯得淡定多了。紅旗HS5、奇瑞瑞虎8系列、捷途X70PLUS等車型,降價幅度相對較小。為啥?因為它們有自己的“獨門秘籍”——供應(yīng)鏈優(yōu)勢。
長城汽車為了推廣哈弗二代大狗PHEV,在2024年7月初推出了“限時置換補貼”政策,最高補貼4.3萬!蔚來也坐不住了,在2024年6月樂道L60啟動預售,搞了個“預定即享8.6萬元權(quán)益”的活動,這不就是想提前鎖定客戶嘛。
自主品牌憑借著在新能源技術(shù)上的積累,以及對國內(nèi)市場的了解,正在逐步崛起。它們能否借此機會實現(xiàn)彎道超車,還真值得期待!
當然了,降價潮對于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咱們也不能盲目跟風。降價幅度、配置變化、庫存年限等因素,都要考慮清楚。
舉個例子,雷克薩斯NXPHEV,因為上半年銷量不好,在2024年7月中旬,華南地區(qū)搞了個“區(qū)域性優(yōu)惠”,部分經(jīng)銷商優(yōu)惠超過10萬!這誘惑力夠大吧?你得問清楚,這車是不是庫存車,配置有沒有縮水,售后服務(wù)有沒有保障。
購車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預算、用車場景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別光圖便宜,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
中型SUV市場的這場“降價大戰(zhàn)”,最終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真正了解市場、了解消費者、不斷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才能笑到最后。
這場價格戰(zhàn),受傷的還是車企。
人氣巨獻《摸魚抓蝦,成就一代首富》,別對我用美人計,否則我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