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紅羅大美遇害案今日再次開庭:主犯曾多次搶劫被判刑,刑滿后又犯案
7月26日,以“牽手世運點燃夢想”為主題的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火炬?zhèn)鬟f正式拉開帷幕。
8時30分,火種采集暨火炬?zhèn)鬟f啟動儀式在四川德陽三星堆博物館祭祀臺舉行,標志著為期一天的火炬?zhèn)鬟f活動正式啟程。在三星堆博物館與金沙遺址博物館,兩位原館長——肖先進、朱章義共同采火下,火種成功點燃。
首棒火炬手——巴黎奧運會藝術體操集體全能金牌得主、成都籍優(yōu)秀運動員代表黃張嘉洋高擎火炬“竹夢”,正式開啟這場跨越時空的接力之旅。
黃張嘉洋高擎火炬“竹夢”
火炬?zhèn)鬟f中
這是世運會歷史上首次火炬?zhèn)鬟f,從三星堆古蜀之光到璀璨金沙,從熊貓基地生態(tài)家園到武侯祠三國華章,再經(jīng)三蘇祠東坡雅韻,最終抵達興隆湖,領略公園城市的萬千氣象。
6個站點,120棒火炬手,連接起成都從文明起源,到現(xiàn)代未來的發(fā)展脈絡,也展現(xiàn)著四川、成都的文化自信與精神面貌。這不僅是一場火炬?zhèn)鬟f,更是向世界遞出的一張邀請函——倒計時的鐘聲敲響,迎接世運會,成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
01古蜀之光丨三星堆博物館
奔跑吧,為夢想
千年文明,源遠流長
火焰,穿越三千年時空,從神樹枝頭騰躍而起。
成都世運會火炬?zhèn)鬟f的第一站“古蜀之光”,在四川德陽三星堆博物館開啟。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zhèn)(原南興鎮(zhèn))鴨子河南岸,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遺址主體即城址面積約3.6平方公里,這里是古蜀王國最早的都邑所在地。
起點之選,意義非凡。作為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4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它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三星堆遺址的發(fā)現(xiàn),為已消逝的古蜀國提供了獨特的物證,也把四川地區(qū)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通天神樹昂然挺立、青銅神像神采重現(xiàn)……近年來,三星堆考古成果還不斷刷新公眾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理解。隨著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正式啟用,其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AR/VR/MR等高科技手段,重新詮釋中國古代青銅器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nèi)涵,這座城市,讓千年文明以全新方式“活”在當下。
如今,站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火炬“竹夢”高舉出發(fā)。它的設計正是以三星堆青銅大立人像為靈感、由竹節(jié)造型融合而成,火種燈則與火炬上部呼應,燈上的三星堆太陽紋青銅鈴,象征光明、能量和生命力;燈罩部位的太陽神鳥紋樣刻,則激勵運動員奮勇爭先、挑戰(zhàn)極限。
而此次的火種采集、火炬?zhèn)鬟f儀式,則充分運用智慧科技手段,在世運歌曲的合唱中,用科技點亮古蜀之光,勾勒古蜀文明發(fā)展演變壯麗圖景。
三星堆,是文明的起點。當象征永恒的太陽神鳥與太陽輪緩緩轉(zhuǎn)動,火種將被正式引燃,成都世運會火炬?zhèn)鬟f也由此從古蜀大地正式啟程,完成第一棒的傳遞——從這里,奔赴未來,展現(xiàn)萬千氣象的中國、萬千氣象的成都!
02璀璨金沙|金沙遺址博物館
從成都,向未來
共赴世運,共享活力
金沙遺址博物館作為此次火炬?zhèn)鬟f的第二站,以“璀璨金沙”為主題迎接火炬,讓火炬光輝與文化圖騰交相呼應。
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一脈相承,它們,是古蜀文明的“雙子星”,也是兩個前后相繼的發(fā)展高峰。2001年,一鏟驚醒沉睡的文明,象牙白、黃金輝、青銅綠自金沙遺址破土而出,解開了三星堆的去向之謎,也將成都的建城史向前推進近千年。
金沙遺址中,尤為奪目的當屬太陽神鳥金飾,這件掌心大小的古代藝術杰作,外層是首尾相銜的四只飛鳥振翅盤旋,內(nèi)層十二道弧形光芒如日輪綻放。
精美靈動、薄如蟬翼,構(gòu)圖精妙、動靜相宜,太陽神鳥金飾展現(xiàn)了商周時期高超的黃金加工技藝,也彰顯了自由、美好、團結(jié)向上的寓意。2005年,它從上千件文物中脫穎而出,被選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自此,太陽神鳥載著厚土下的文明,從金沙遺址飛向了更遼闊的世界。
三千年時光奔涌,金沙遺址從文明遺存變成融于城市肌理的文化符號,以器物載道、以符號傳神,讓世界讀懂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包容與“生生不息”的韌性。
如今,世運火炬的光芒再次將金沙文明點亮。成都世運會火種燈的設計中融入了太陽神鳥紋樣,象征著光明與力量,寓意運動員追求卓越與超越自我的精神,激勵運動員奮勇爭先、挑戰(zhàn)極限。同時,太陽神鳥紋還被用于采火棒上,隱喻著“火源于太陽”的古老信仰,進一步強化了火種的神圣性。
此次火炬?zhèn)鬟f,太陽神鳥和火炬之間文化共鳴,搭建起古蜀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之間的交流和互鑒的橋梁。
03熊貓家園|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同陽光,共熱愛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今年,隨著世運會的火熱推進,以大熊貓為原型的賽事吉祥物“蜀寶”火出了圈。此次火炬?zhèn)鬟f的第三站“熊貓家園”,就來到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這是頂流大熊貓的自然天堂,也是成都人持續(xù)守護的生態(tài)之地。
1987年,熊貓基地正式成立,30余年來,基地通過系列創(chuàng)新性科研工作,先后攻克了大熊貓人工飼養(yǎng)與管理、繁殖與育幼、疾病防控與種群遺傳管理等關鍵技術難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遷地保護種群,也被國內(nèi)外公認為開展圈養(yǎng)大熊貓保護科技實力最強、科技成果最多、應用推廣效果最好的大熊貓遷地保護示范單位。
在這里,有“大熊貓界的頂流女明星”花花,還有憨態(tài)可掬的和葉。對于眾多“熊貓粉”而言,奔向基地看熊貓,最初或許只是萌趣打卡,但久而久之,這里成了一種情感寄托,更是一份精神的溫柔慰藉。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暑期以來,熊貓基地客流量激增70%,日均參觀人數(shù)超過4萬人。
就在這樣一處被稱作“世外桃源”的地方,世運火炬接力儀式即將展開。
成都世運會賽事吉祥物“蜀寶”和“錦仔”,就是以大熊貓、川金絲猴為原型,與火炬?zhèn)鬟f互相呼應,展現(xiàn)成都生態(tài)宜居、熱情友好城市形象的同時,也展示四川、成都關愛珍稀動物、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這也與世運會注重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的理念相契合。
在這里,造型獨特的“筍子塔”逐級向上。這座城,也在逐步生長。今天,世運之火與翠綠林海交相輝映,向全球展現(xiàn)“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奮進中的創(chuàng)新之城”這一城市形象的獨特魅力。
04三國華章|武侯祠
逐夢、拼搏
致敬忠誠,致敬擔當
竹影搖曳,朱墻深邃,成都的城市文脈,在成都武侯祠匯聚。這里,是一座城市精氣神的原點,也是三國文化的心脈所在。
成都武侯祠,是由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三義廟組成的三國歷史遺跡區(qū),它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蜀漢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廟,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三國文化,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雖只是一瞬,但這短短數(shù)十年,卻因群雄逐鹿、英雄輩出而光芒萬丈。
一幕幕刀光劍影、一個個忠義之士,濃縮了中華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忠誠、智慧、勇敢、擔當。而成都武侯祠,正是這些精神的時代見證,歷經(jīng)1790余年風雨洗禮,廟宇森然,香火不絕,早已成為世人敬仰的文化圣地。
第四站火炬?zhèn)鬟f,以“三國華章”為主題。在成都武侯祠,將通過三國英雄人物的經(jīng)典川劇形象,演繹動人故事;還將通過鼓陣營造熱烈氛圍,以鼓啟幕、以鼓接力、以鼓燃情、擊鼓為號、薪火相傳。
三國文化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精神密碼——忠而有義、智而不偽、勇而無畏。今天,這份精神與世界運動員的拼搏意志相遇共鳴,以三國文化中的家國情懷與戰(zhàn)略智慧,致敬體育精神中的拼搏,共同譜寫一曲“拼搏不止、薪火相傳”的三國華章,也向世界展示成都這座城市作為“三國文化圣地”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
05尋跡三蘇|三蘇祠
千年文脈、家國情懷
中華文脈與體育精神交匯
在歷史的長河中,三蘇文化如璀璨星辰,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成都世運會火炬?zhèn)鬟f的第五站,就以“尋跡三蘇”為主題,抵達眉山三蘇祠。
三蘇祠博物館,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故居,也是歷代名流雅士、文人墨客拜謁憑吊三蘇的文化圣地。直至當下,仍引得無數(shù)來自五湖四海的“蘇迷”心之向往,久久停留。
在這里,陳列了三蘇家訓家風、生平成就、東坡書法碑刻,完整保留了三蘇紀念祠堂的風貌,整體布局呈現(xiàn)“三分水,兩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是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蘇紀念祠堂。2018年1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三蘇祠“文化遺產(chǎn)保護榮譽證書”,稱其“為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千年流轉(zhuǎn),三蘇祠始終承載著家國情懷的精神密碼。一場火炬?zhèn)鬟f,“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以三蘇文化凝聚世運精神,以文化自信點燃時代火焰。
世運的火炬?zhèn)鬟f,不只是一次儀式,更是一場文化的回響與精神的追尋。在一次次傳遞中,火種點亮三蘇祠,中華文脈與體育精神在這里交匯升華,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精神也在這里煥新表達。
06萬千氣象|興隆湖濕地公園
新圖景、新篇章
公園城市,萬千氣象
公園城市,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可感可觸的生活實踐——宜居宜業(yè)、生態(tài)先行、科技賦能。如今,這份來自成都的城市特質(zhì),在成都世運會火炬?zhèn)鬟f的第六站——四川天府新區(qū)興隆湖濕地公園,以“萬千氣象”為主題,再次閃耀。
興隆湖濕地公園,位于天府新區(qū)科學城腹地,是成都“城市綠心”的璀璨明珠。這里水網(wǎng)交織、草木繁茂,天藍水清之間,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2018年,正是在這片湖畔,“公園城市”理念首次提出,為新時代城市發(fā)展描繪出綠色藍圖。七年過去,從滯洪洼地到生態(tài)湖區(qū),從藍綠交融到產(chǎn)城融合,興隆湖已蝶變?yōu)槌啥棘F(xiàn)代化城市的生動樣本。
這里,是風景與生活的融合之地,湖畔慢跑綠道、籃球場、水下書店、商場、咖啡店等配套功能空間豐富,生活舒適便利;這里,是科創(chuàng)與生態(tài)同頻共振的熱土,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區(qū)環(huán)湖而立,清華四川能源互聯(lián)網(wǎng)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成都科創(chuàng)生態(tài)島等資源要素集聚;這里,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未來范本,“水清、岸綠、業(yè)興、人和”,遠眺雪山的湖濱廣場、銀沙細浪的興隆長灘都將成為本次世運會的比賽場館。
火炬?zhèn)鬟f是一段行程,更是一種價值的傳遞。在興隆湖站,火焰與湖水交相輝映,生態(tài)與科技共生共榮,作為成都站火炬?zhèn)鬟f的終點,這里向世界展現(xiàn)成都持續(xù)創(chuàng)新、綠色低碳、宜居宜業(yè)的活力與未來圖景。
從三星堆的古蜀文明、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到熊貓生態(tài)家園、三國文化圣地,再到三蘇文化的詩禮傳家,世運火炬沿途匯聚成都千年文脈與時代躍動。在興隆湖的“萬千氣象”中順利收官,完成了歷史與未來的隔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