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韓丹東
本報見習記者王宇翔
近日,上海市民李女士在整理剛收到的網購包裹時,發(fā)現給3歲女兒買的連體衣有些不對勁——宣稱“符合A類嬰幼兒安全標準”的衣服,吊牌只用一根斷了半截的棉線拴著,正面印著卡通圖案,背面除了“可愛寶寶”四個字,再無其他信息。
“沒有廠名廠址,沒有成份說明,連安全類別都沒標,這讓我怎么敢給孩子穿?”李女士質疑道。
無獨有偶,家住廣東省廣州市的王女士也遇到了衣物吊牌信息缺失的問題。
“穿了三次就起球,檢測后才知道根本不是純棉?!?025年5月,王女士在某電商平臺“××服飾旗艦店”花199元購入一件宣稱“100%棉”的短袖T恤,收到貨后發(fā)現,吊牌上“纖維成份”一欄印著“棉100%”,但下方的執(zhí)行標準編號被墨漬遮擋,看不清具體內容。
通過王女士提供的吊牌,《法治日報》記者看到,吊牌邊緣粗糙,印刷模糊,上面除了成份和價格,生產者信息只寫著“廣州服飾廠”,既無具體地址,也無聯系方式?!皢柨头敿殢S址,對方說,‘都是正規(guī)廠家,放心穿’,全是敷衍?!蓖跖空f,因穿后皮膚發(fā)癢,她花錢找了相關機構檢測,結果顯示“聚酯纖維85%、棉15%”。王女士拿著檢測結果索賠,商家最終同意“退一賠三”。
衣物吊牌缺失問題同樣存在于線下。
2025年4月,天津市的周先生在某商場輕奢專柜購入一件長款大衣,吊牌上僅有品牌名、價格和“羊毛混紡”字樣,未標注具體成份比例,更沒有洗滌方式說明。
“銷售人員說‘隨便洗,不縮水’,我就用洗衣機常規(guī)模式洗了,結果衣長從110厘米縮到85厘米,袖子短了10厘米,根本沒法穿?!敝芟壬峁┑牡跖骑@示,這張看似精致的吊牌背面,本該標注洗滌說明的位置是空白,僅用燙金字體印著“高端定制”。
記者走訪該專柜時,看到同款大衣仍在銷售,吊牌上信息依然缺失。當詢問為何沒有洗滌說明時,店員解釋:“我們的衣服都是進口面料,不好標注統(tǒng)一洗滌方式,顧客有疑問可以問店員?!钡斢浾咦穯枴叭粢蛳礈觳划敁p壞能否退換”,店員則含糊其詞:“人為損壞不保修?!?/p>
還有一家專柜的導購直言:“有些老款尾貨吊牌不全,但價格便宜,賣得挺好,顧客一般不較真兒?!?/p>
記者走訪發(fā)現,夜市和地攤更是“重災區(qū)”,售賣的不少衣物吊牌無廠家等信息,有些服裝的吊牌被撕去一部分,有些則連吊牌也沒有。
除衣物外,還有多款商品也存在吊牌信息不全的問題。四川成都的陳先生于今年1月在某家電賣場清倉區(qū)花1799元買了一臺洗衣機,機身和包裝上都沒有吊牌,銷售人員表示清倉區(qū)賣的都是樣機,“雖然沒有吊牌,但不用擔心質量有問題”。沒想到才使用三個月,洗衣機就突然短路。陳先生聯系賣場售后人員,對方以“無吊牌無法確認型號”為由拒絕維修,而原銷售人員也聯系不上。
記者以“吊牌缺失”“少吊牌”等關鍵詞在某第三方消費者投訴平臺檢索發(fā)現,相關投訴逾千條,衣物、鞋包、家電、家具、茶葉等都存在少吊牌或吊牌信息不完整的問題,其中還有不少商家以“缺少吊牌”為由在消費者發(fā)現商品質量存在問題后拒絕退貨退款。
“吊牌的核心功能是信息披露,這是法律賦予經營者的強制性義務?!睂ν饨洕Q易大學法學院教授蘇號朋說,產品質量法明確規(guī)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并要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需要標明產品規(guī)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內容。沒有吊牌或者吊牌信息不全是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饒偉律師說:“吊牌不僅是信息載體,更是消費者維權的關鍵依據。比如纖維成份標注不實,消費者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認定商家欺詐;安全類別缺失導致健康受損,吊牌就是證明商家未盡告知義務的核心證據?!?/p>
對于一些商家常用的“吊牌脫落”“運輸丟失”等拒絕消費者退貨退款的借口,饒偉指出:“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這意味著商家在進貨時就有義務檢查吊牌是否完整,即便后續(xù)吊牌真的脫落,也不能免除其前期未盡檢查義務的責任。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應第一時間保存購物憑證(發(fā)票、訂單截圖、支付記錄等),收到商品后及時拍攝吊牌狀態(tài)的照片或視頻,尤其是吊牌缺失、模糊、后補的痕跡,要拍攝特寫,這些都是證明商家違法的直接證據?!?/p>
受訪專家認為,吊牌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國家標準明確了吊牌必須包含核心信息,這是底線,而非選擇。吊牌不全本質上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犯,更是對市場秩序的破壞。
如何才能根治吊牌缺失和信息不全現象?
饒偉建議,監(jiān)管部門可從三方面發(fā)力:一是完善法律法規(guī),明確吊牌缺失關鍵信息、后補吊牌信息虛假等行為的處罰標準,提高違法成本;二是加強重點場所檢查,對服裝市場、電商倉庫、二手交易平臺等開展“雙隨機”抽查,曝光典型案例;三是建立商品追溯體系,通過二維碼等技術,讓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完整信息,實現“吊牌信息可追溯、問題可追責”。
蘇號朋說:“企業(yè)也應認識到,合規(guī)吊牌是信譽的‘名片’。完整的信息標注不僅能減少糾紛,更能增強消費者信任。相關行業(yè)協會可制定吊牌規(guī)范指引,開展合規(guī)培訓,對優(yōu)秀企業(yè)進行表彰,形成‘合規(guī)者受益’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