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太多領導讓平級同事幫我。但是那個同事會反復說資料這不對那不對,沒事找事。聽著讓人不舒服該怎么辦?
十年積蓄毀于洪水,但他們樂觀面對失去,我們?yōu)樗麄冎饻嘏謭怨痰男录摇?/a>
文:金玉
24日的時候,郭德綱牽頭組織了一場評劇演出。據(jù)悉,其中不乏很多年已八九十歲的老藝人,甚至還有的老藝人坐著輪椅在排練。
等等這些情況,令很多觀眾感動之余也是不禁疑惑道,郭德綱為何能讓八九十歲的評劇老藝人,重新出山跟著他演出呢?
提到演出,很多觀眾會首先想到經(jīng)濟報酬。言外之意,很多觀眾認為這些老藝術家之所以愿意重新出山跟著郭德綱演出,有可能是郭德綱給予這些老藝術家的經(jīng)濟報酬較高。
客觀來說,雖然以郭德綱的行事風格,確實基本不會在經(jīng)濟層面虧待這些老藝術家,可這些老藝術家單純?yōu)榱私?jīng)濟利益而出山的可能性并不大。
更進一步來說,郭德綱能讓這些老藝術家重新出山,僅靠“鈔能力”是不夠的。
實際上,郭德綱自己也談到過邀請這些老藝術家重新出山演出的初衷。其中郭德綱提到的兩點令人印象深刻,其一是為振奮評劇市場,其二是為留下一些寶貴的影像資料。
(此畫面引用于)
第一點好理解。郭德綱一直在致力于推動評劇的發(fā)展,但是因為評劇人才目前總體上有些青黃不接,所以要想給觀眾們帶來一些精彩的評劇表演,有時候確實還是得依靠這些老藝術家。
并且能發(fā)揮自己的余熱,來推動評劇的發(fā)展,也是這些老藝術家所欣然愿往的。
而郭德綱談到的第二點,令很多觀眾想到了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大師。
很多京劇觀眾都了解,“四大名旦”中的其他三位大師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影像資料,但是荀慧生大師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留下什么影像資料。
這不管是對于荀慧生大師還是京劇觀眾來說,都堪稱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因為若是這些大師能留下影像資料,不僅能讓后世的觀眾們欣賞到這些大師的風采,也能讓這些大師的藝術風采流芳百世。
因此能為后人留下自己的影像資料是很多藝術大師所喜聞樂見的,但是若想留下美好的影像資料,是需要很多專業(yè)技術和專業(yè)人員的。
而專業(yè)的技術與人員是需要一定的資金來做支持的,所以很多老藝術家雖然很想留下自己的影像資料,但卻又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如今郭德綱牽頭讓這些評劇老藝術家齊聚一起,在為評劇發(fā)展再出一份力的同時,還能為后人留下自己的影像資料,從而令自己的藝術風采流芳百世。
這些對于老藝術家們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同理,這也是郭德綱能讓八九十歲的評劇老藝人,重新出山跟著他演出的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