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
要全面取消績點了!
相關話題沖上熱搜第一
7月25日,北京大學在校內網(wǎng)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本科學業(yè)評價工作的通知》,內容包括:從2025級學生起,在各類含有學業(yè)評價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績點;課程考核成績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進行評定和記載(等級制成績不換算成績點);不再設置指導性課程成績優(yōu)秀率指標……
圖源:北京大學校內信息網(wǎng)
此外,為了鼓勵學生勇于探索,開展跨學科學習、修讀挑戰(zhàn)性較強的課程,該通知還提到:學生可在公共基礎課程(部分)和專業(yè)課程包以外的課程內選擇1門課,以“合格制(P/NP)”方式記載成績(成績合格即可取得該門課程學分)。
北大的改革并非孤例。早在2015年,清華大學就率先以12檔等級制取代GPA評價,強調多元評價體系,直指“GPA導向的學業(yè)成就觀”問題;2019年清華進一步完善制度,減少分數(shù)對學生的捆綁。近年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985高校也陸續(xù)調整評價體系,或取消績點排名,或推行“等級制+綜合評價”模式。這些改革共同指向一個目標:打破“唯績點論”,讓教育回歸本質。
事實上,北大的“去績點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數(shù)年試點與探索。
2022年,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率先推出《等級制成績評定方式試用方案》,成為首個“吃螃蟹”的院系。
2025年初,北京大學發(fā)布《2023—2024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分刑岬?,學生中存在片面追求GPA的傾向,擬進一步改革完善學業(yè)評價機制,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包容的成長環(huán)境。
2月,北大官微發(fā)表文章《推動“去績點化”改革,他獲得北大教學成就獎》,介紹了獲得北大教學成就獎的王世強教授推動“去績點化”改革的歷程。其中提到:三年時間過去,去績點改革推進后的變化開始有了群體性顯現(xiàn)。學生們普遍反饋在卷績點、卷記憶性學習上花費的時間減少,不再“被捆綁在成績的戰(zhàn)車上”,更多的精力釋放出來,也能早早投在科研工作或興趣所在。
取消績點就能不卷嗎?
據(jù)了解,國內頂尖高校本科畢業(yè)生深造率普遍超過60%,北大、清華更是高達80%左右。而無論是推免保研還是出國深造,績點都是核心標尺。
于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刷績點”成了常態(tài):有人為刷新小數(shù)點后兩位分數(shù)重修課程,有人專攻“給分高、難度低”的“水課”,有人考前瘋狂刷題卻忽視知識本質。
那么,取消績點就能終結“內卷”嗎?恐怕也沒那么簡單。
“我和身邊同學更多是對低績點的恐懼?!鄙茖W學院2020級強基計劃學生陳佳璐深感對GPA的考量限制了自己的課程選擇,“盡管學習數(shù)理課程非常有必要,我自己也很喜歡學,但為了績點,我只能盡可能少選這些課程?!?/p>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直言,“卷績點”是應試教育在大學的延續(xù):“你用績點評價,我就卷績點;你用其他標準,我就卷其他。”事實上,一些學生卷不動績點,就卷公益活動、卷科研等其他尺子。就像中考加試體育后體育應試化一樣,等級制推行后,學生們仍會找到新的“卷點”。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王世強說,“等級制并沒有改變‘卷’的本質,以前同學們焦慮得低分,現(xiàn)在焦慮得‘B’。對于之前績點排名靠前的同學而言,等級制并不友好。100分和85分,在優(yōu)秀率上表現(xiàn)一樣,可能會導致上游學生優(yōu)秀率排名低于績點排名?!?/p>
“這背后的核心是功利化。因此,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于不斷完善學業(yè)評價制度,但徹底解決,更有賴于去功利化?!标愔疚恼f。
而對于已經進入實驗室的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本科生馬啟為來說,“等級制是一種解壓,能夠讓我更好地平衡科研和學業(yè),將來不論是讀研還是出國,都會有更多備選方案”。
對于北大取消績點
有的網(wǎng)友還有疑問
“保研評獎之類的怎么辦?”
“不量化怎么保證教育公平”
有網(wǎng)友點贊
“速推廣”
來源|上觀新聞、中國教育在線、光明微教育
文心蘭養(yǎng)殖方法與技巧
秋季適合入手文心蘭,花朵清香,想養(yǎng)好要控制住手,別亂給水
植物科普:文心蘭太美太治愈,像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花語與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