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君婷
7月31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xié)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在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yè)大會(CDEC)上,對外發(fā)布了《2025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yè)報告》。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游戲行業(yè)總體運行特征可作如下概括:一是各級政府適時推出扶持政策,相較往年層次更高、力度更大、措施更為具體;二是堅持正向價值引領,持續(xù)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倡導科技創(chuàng)新與智能化升級;三是產業(yè)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國內、國際收入再創(chuàng)新高;四是“游戲+”模式跨界賦能,激活用戶消費潛力;五是人才培養(yǎng)與科研生態(tài)優(yōu)化,推動游戲及電競理論研究和科研成果應用。
游戲智庫總結了《2025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yè)報告》中的12項重要數據。
1.銷售收入
2025年上半年,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再創(chuàng)新高。
2.用戶規(guī)模
游戲用戶規(guī)模近6.79億,同比增長0.72%,亦為歷史新高點。市場收入與用戶規(guī)模同步增長主要得益于“新品和長青游戲的優(yōu)異表現”以及“電競和小程序游戲的強勢”。
3.自研游戲國內收入
2025年1-6月,自研游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404.52億元,同比增長19.29%,主要得益于多款熱門長青產品和新作的出色表現。
4.自研游戲海外收入
同時,自研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7%。主要來自長線產品收益與2025年上市新品收入。
2025年上半年,自研移動游戲海外市場收入地區(qū)分布,美國占比31.96%,日本占比16.20%,韓國占比7.47%,依然為主要海外目標市場,合計占比55.63%。此外,德、英、法三國市場合計占比8.78%,歐洲仍為中國游戲出海重要區(qū)域。
海外市場收入前100位的自研移動游戲中,策略類收入占比43.33%,位居首位,較去年有較大增幅。其次為角色扮演類,占比10.02%,同比略有下降。射擊類收入位列第三,占比8.85%,同比有所上升。模擬經營、放置類收入同比降幅較大,合成類收入占比升幅明顯。
5.移動游戲
2025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253.09億元,同比增長16.55%,主要得益于MOBA、射擊、策略類長青產品的出色市場表現,以及射擊、動作角色扮演類新品收入增量。
6.客戶端游戲
2025年上半年,客戶端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54.03億元,同比增長4.86%。主要得益于雙端互通以及若干熱門長青端游產品的良好表現。
7.網頁游戲
網頁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2.03億元,同比下降5.87%,繼續(xù)呈下滑之勢。
8.主機游戲市場
2025年上半年,中國主機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29.78%。其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2024年現象級作品《黑神話:悟空》余熱猶在,以及進口主機游戲新品的熱銷。
9.電競游戲市場
2025年上半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806.45億元,同比增長16.64%。主要得益于頭部長青電子競技產品的出色表現和電競新品的持續(xù)推出。
10.二次元移動游戲市場
2025年上半年,二次元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45.77億元,同比下降8%。其主要原因包括:此品類頭部游戲流水增長放緩乃至下滑;新品創(chuàng)新不足、玩法趨于同質化;玩家消費意愿有所減弱;以及其他品類游戲對有限玩家的爭奪。
11.移動休閑市場
2025年1-6月,國內休閑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4.39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內購產生的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1.04億元,占比67.5%;廣告變現收入53.34億元,占比32.5%。
12.小游戲市場
2025年1-6月,國內小程序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32.76億元,同比增長40.2%。其中內購產生收入153.03億元,占比65.7%;廣告變現收入79.73億元,占比34.3%。
來源:紅網
作者:黃山
編輯:衡琳晨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