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宇發(fā)自凹非寺量子位|公眾號QbitAI
還有人沒被《大展鴻圖》洗腦嗎?
反正今天一睜眼,朋友圈里就有人形機器人“別墅里面唱K”開始刷屏,給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我多有心眼呀!只用了一眼,就懷疑它是AI特效,結果不是;然后我就懷疑這么絲滑一定是CG效果,結果也不是。
這就是一臺真人大小的人形機器人,現場跳的,實拍無剪輯,毫無特效加持。
何以見得?
因為《大展鴻圖》只是這位人形機器人秀了一把,它真正的用武之地,可不在舞臺上。
要它像人一樣走路,它就像人一樣走路,行走最大速度5km/h:
要力氣,有力氣,單臂最大負載3kg:
有的時候,甚至還有那么一點優(yōu)雅在身上:
答案揭曉——這款刷屏朋友圈的機器人,出自一家非常實在的具身智能實力派公司,逐際動力。
它的名字叫LimXOli,是一款全尺寸·全自由度人形機器人,今天正式公開預售。
通用人形構型,身高165cm,機身自由度31個,最大化適配現實生活和生產場景中的任務需求。
看了一眼它的價格,屬實倒吸一口涼氣……十萬元級別!
說真的,等你看完LimXOli到底有多能打,你一定會和我一起驚嘆這個價格。
逐際動力新人形機器人,有料
再過一周,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就要在北京亦莊舉辦,到時候的會場,一定是群機畢至,少長咸集。
大會期間,逐際動力將要現場展示的就是這款全尺寸·全自由度人形機器人LimXOli。
這是一款在發(fā)布之初就自帶“全尺寸”“全自由度”“全球最具性價比”標簽的通用人形機器人。
怎么說?
來看看LimXOli長什么樣:
165cm全尺寸身高、31個機身主動自由度(不含末端執(zhí)行器)。
加上靈巧手,這自由度都快數不過來了!
這一組合,正是當前具身智能方向最看重的兩大關鍵詞:
尺寸&自由度。
全尺寸身高
LimXOli的165cm標準身高,并非隨意設定。
首先,這個身高能最大程度模擬人類生理構型,能匹配現實生活中90%以上的門、桌、把手、開關等交互對象的高度要求。
來看LimXOli早起和老大爺們打太極·拳的畫面,對比對比二人的身型和招式:
其次,動作幅度與空間占比符合實際環(huán)境操作,在復雜生活/生產場景中(如實驗室、高校、展廳、倉儲作業(yè)區(qū))部署時,不需要額外改造環(huán)境——對用戶來說,這可是最不想發(fā)生的事情,特貴、特麻煩。
倉庫作業(yè)時,不需要特別額外或重新搭建環(huán)境,真人工人在哪兒干活,它就在哪里干活:
更重要的是,這為本地部署大模型或Agent進行實物交互測試,提供了物理邊界合理、數據反饋自然的人體替身。
高自由度機身
165cm身高背后,LimXOli機身(不含末端執(zhí)行器)還擁有31個主動自由度,涵蓋頭部、軀干、手臂、腿部等關鍵部位:
單臂自由度×7:可實現復雜手臂交互、握持、拋接等動作;單腿自由度×6:具備穩(wěn)定擬人步態(tài)能力,能完成邁步、單足站立、跳躍動作;腰部自由度×3:支持軀干扭轉、俯仰、旋轉等復雜動作鏈;頸部自由度x2:增強頭部朝向識別與交互能力。
這個配置,已經超過馬斯克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Optimus二代機身的30個自由度。
對自由度有點研究的人可能知道,多出來的自由度不只是數字,而是實打實的控制能力差距,難度指數級上升。
高自由度,不僅意味著這臺機器人更靈活,更意味著它具備更強的泛化能力。
單看動作演示,高自由度可能只是從視覺上帶來“更絲滑”的感覺,但關節(jié)更多的積木人,更容易拼出復雜動作。
對于真正做任務規(guī)劃、交互訓練、Agent控制的人來說,它意味著LimXOli能勝任的動作場景更廣,策略訓練的空間擴大,交互可能性更豐富,以及真實感知反饋的可信度增強。
當然,在當下這個機器人快速演化的節(jié)點,市面上其實已經有不少非全尺寸、或者半人形構型的機器人產品。
一些非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體型和復雜度相對較小,有利于快速研發(fā)和迭代、縮短周期。與此同時,通過優(yōu)化核心零部件,也更容易在性能和成本之間取得平衡。
對于這些非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來說,運動控制和感知算法面對的是較為有限的自由度和任務類型,相比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在軟硬件集成難度上更容易處理。
但由于和人類社會生活、工作的尺寸處處不匹配,這類人形機器人一般針對特定場景設計,更適合做展示和教育用途。
而那些半人形構型的機器人,往往采用輪式底盤加上人形上半身的設計,主打穩(wěn)定性更高、移動效率高,既避免了雙足機器人在靜止或行走時容易摔倒的問題,又降低了控制難度和安全風險。
由于輪式底盤移動更加平穩(wěn),動態(tài)平衡控制難度減小,這類人形機器人的動力學與控制算法開發(fā)更容易。
但一旦涉及復雜地形、需要全身協(xié)調才能完成的任務時,這類形態(tài)的人形機器人的能力就有點捉襟見肘了。
可以說,逐際動力這次推出LimXOli,本質上是一次面向更高任務復雜度、更廣泛落地空間的全尺寸標準人形機器人的正面補位。
二次開發(fā)極度友好的人形開發(fā)板
到了今天,會跳舞、能握手的人形機器人已經不稀奇了。
跳支舞、豎個大拇指、握握手……各種炫技demo在展會上屢見不鮮。
但如果你是一位想認真在人形機器人上做點什么的人,靠近這些設備,很容易發(fā)現隱藏在“炫酷”背后的另一重現實——
用起來太難,太封閉了。
在人形機器人賽道快速升溫的當下,有一批人正逐漸成為購買和使用人形機器人的中堅力量。
走訪調研發(fā)現,這群人的典型畫像有三類占比最重:
高校科研團隊AI/機器人公司的算法組為客戶定制方案的系統(tǒng)集成商
這每一個群體都面臨相似的困境:找不到一個真正適合二次開發(fā)的人形機器人本體平臺。
封閉式的機器人硬件本體,常常連最基礎的系統(tǒng)調用接口都不開放,開發(fā)者想接入自研模塊、對接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基本無從下手。
動作控制邏輯往往是黑盒封裝,調試過程像猜謎游戲,只能靠試試看來試探硬件極限。
更糟的是,很多平臺只提供演示級別的開發(fā)能力,支持demo但不支持工程化開發(fā),做實驗可以,做項目、做產品卻做不了。
總之一句話,機器人廠商手里表現驚艷四座的人形機器人,真到了手里面,可能連邁開步子都做不到。
逐際動力推出的這款新品,顯然是直面這些痛點而來。
LimXOli是逐際動力“IDS生態(tài)戰(zhàn)略”中的核心產品之一。
所謂IDS,即該戰(zhàn)略聚焦服務三類關鍵群體:創(chuàng)新者(Innovators)、開發(fā)者(Developers)與系統(tǒng)集成商(SystemIntegrators)。
落到實處,LimXOli機器人本體的軟硬件設計中,貫徹了“模塊化”與“全開放”的理念。
先來說模塊化全開放。
LimXOli的所有硬件接口豐富齊全、定義明確、開放性強,結構可拆裝重構,配件可替換、可擴展,具備極高的工程靈活性。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應用需求搭載不同類型的外部傳感器,比如語音模塊、視覺模組、激光雷達、IMU組件等等。
還可以輕松更換末端執(zhí)行器——想接二指夾爪就裝夾爪,想裝五指靈巧手也沒問題:
一切都預留了標準接口,不需要暴力魔改,更不需要逆向工程。
再來說軟件層面,逐際動力為開發(fā)者準備了一整套結構清晰、使用門檻極低的SDK系統(tǒng)。
開發(fā)者可以直接訪問本體的運行狀態(tài)、傳感器數據流、各關節(jié)控制參數以及高層任務的調度接口。
對于懂算法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禮物:
再也不需要去翻晦澀難懂的底層驅動代碼,也不用一行一行地寫通訊協(xié)議。
只需要調用接口,就能做強化學習訓練、動作生成模型驗證、模仿學習數據采集,甚至可以調配已有動作庫直接調用演示動作,實現即用即改的開發(fā)體驗。
話說,在LimXOli上面,用Python也可以開發(fā)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了!期待后面說話就可以開發(fā)的時刻到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LimXOli自帶的OTA升級機制,此乃一個極大的加分項。
LimXOli支持云端API調用與本地控制融合,配套動作庫與控制器資源持續(xù)OTA升級。
如此一來,用戶可按需調用穩(wěn)定動作組合或進行定義、上傳、替換,實現按需演進,快速完成測試與演示。
因此,產品會隨著你項目的推進而成長,而不是被寫死在LimXOli交付到你手上的那一刻。
這其實是一種思路的轉變——
逐際動力不再把人形機器人當成一個封閉成品賣給你。
它真正提供的,是一個全尺寸、高自由度、標準化的人形機器人平臺。
魯棒性和穩(wěn)定性都絕對一流。
高??蒲腥藛T不必為數據采集寫底層代碼;AI開發(fā)者不用為動作控制重造輪子;集成商也不用為系統(tǒng)適配到處找接口文檔。
他們都可以在同一個硬件穩(wěn)定的、具備完善二開支持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平臺上開發(fā)、測試、迭代,然后快速落地。
大家不必大量時間摸索硬件層,也不必再將就了。
對于整個行業(yè)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價值釋放。
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也有經濟適用款
剛剛結束的WAIC上,具身智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明星。
在人潮涌動、手機高舉的圍觀人群中,不知道有多少開發(fā)者和采購商在心里緩緩地打出過一個問號:
這些人形機器人就算都靠譜,又能有幾家是普通開發(fā)者or團隊買得起的?
畢竟在技術突飛猛進的今日,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不是沒有人做出來。但做得出和用得起,完完全全是兩碼事。
開頭咱就說LimXOli價格香,所以LimXOli的價格到底有多誘人?
原以為這么能打的機器人,價格也一定是天花板。結果一查,差點嚇一跳——
Lite、EDU及Super三個版本,15.8萬起售。
這就是逐際動力LimXOli在這樣的市場上給出的價格,當之無愧的經濟適用款。
你沒聽錯,這是一款165cm全尺寸、31自由度、具備完整軟硬件模塊化設計、支持本地大模型部署與動作庫OTA的人形機器人平臺,只要不到十六萬。
這個價格,甚至低于很多同類產品的單臂自由度模塊,更不用說完整的本體結構、接口系統(tǒng)、傳感器兼容與軟件棧支持。
在當下的市場上,這近乎是一種反向操作。
逐際動力的這一行為,也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動輒大幾十、上百萬的時代,畫上了一個終結的句號。
而真正帶來的變化遠不止“更便宜”那么簡單。
它意味著,很多曾經望而卻步的科研項目,現在終于能配上一臺真正能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一個普通高校的機器人實驗室,不必再為購入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而大幅挪用項目經費。
他們可以一人一機地部署算法、數據采集、控制優(yōu)化、對比實驗,把以前動輒需要模擬器完成的工作,搬到全尺寸人形本體上去。
它也意味著,哪怕在初創(chuàng)階段,資金不足,技術還處于探索初期,團隊也能真刀真槍地在機器人上調試模型。
對于系統(tǒng)集成商來說,這個價格更是極其關鍵。
現在,他們有了一個穩(wěn)定、標準化、可自定義的人形機器人平臺,能夠快速適配醫(yī)療康復、教育展廳、文旅導覽等多個真實應用場景,把視頻里和展臺上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變成實實在在的系統(tǒng)方案。
這是具身智能向普通工程師、普通實驗室、普通初創(chuàng)團隊發(fā)出的開放邀請。
在具身智能浪潮的當下,什么是最值得擁有的第一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也許就是這樣一臺:
具備高自由度,性能穩(wěn)定,接口開放,價格合理,既能夠陪你一起完成第一個動作計劃、第一個模型部署、第一個系統(tǒng)調通的初代伙伴,又能夠助你實現一個又一個新功能、整合到不同方案里的可靠伙伴。
逐際動力LimXOli,可能就是你的第一臺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
男性進入更年期,或出現難言之隱,實話:很正常,別擔心
男人50歲是壽命的分水嶺,可怕的不是老去,出現6個表象,別忽視
睡覺打鼾?別不當回事!醫(yī)生提醒:這些危害太嚇人!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