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余馥
一個超級大國,美國,面對歐洲戰(zhàn)火愣是當起了“縮頭烏龜”,卻在亞洲一角高調喊話要“拼命護臺”,這反差是不是有點大?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美國連個兵都不敢派,可一提到臺海,拜登卻拍胸脯說要出兵。這背后到底藏著啥貓膩?今天咱就來扒一扒!
要說俄烏沖突,那真是炮火連天,三年半了都沒個結果。2022年2月戰(zhàn)爭剛打響時,大家伙兒都以為美國會“天降正義”,像二戰(zhàn)時那樣沖在前頭幫烏克蘭??涩F實呢?拜登直接放話:“我們不參戰(zhàn)!”甚至連在烏克蘭的美國人都得自個兒想辦法撤離,軍事顧問啥的也全撤了。
為啥美國這么“慫”?說白了,烏克蘭跟美國八竿子打不著,離得老遠,安全利益沒啥直接關系。咱老百姓想想,要是自家門口沒著火,誰樂意跑幾千公里去救火啊?再說了,對手可是俄羅斯,手里攥著核武器,誰不怕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一不小心就爆了?
還有,拜登這人吧,年紀大了,經歷過冷戰(zhàn),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愣頭青”。他現在信奉“少管閑事”,加上國內通脹高得嚇人,72%的美國人(美聯社2022年3月民調)都說別摻和這事,拜登哪敢亂來?所以啊,美國在這事上,擺明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轉頭一看臺海,美國咋就變了個人似的?2022年5月,拜登在亞洲訪問時被記者問到,如果大陸對臺灣動武,美國會不會出手,他二話不說:“會,這是承諾!”這話一出,全球都炸鍋了,要知道,美國過去對這事一直是“打太極”,從沒這么硬氣過。
這反差咋這么大呢?咱老百姓想想,烏克蘭再咋鬧,影響不到美國“老大”的地位,可臺灣不一樣啊!一旦丟了,美國在亞洲的臉面可就掛不住了。更別提臺灣那“護國神山”臺積電,全球七成高端芯片都靠它,美國人能不急眼嗎?
為啥美國在這兩件事上態(tài)度天差地別?專家咋說?國際關系學者約翰·史密斯(化名,基于真實專家觀點)指出,烏克蘭是歐洲的事,美國摻和風險高、收益低,可臺海直接牽扯到美國在亞洲的霸主地位,必須硬挺著。里根研究所2022年6月的民調也顯示,70%的美國人支持協防臺灣,75%覺得臺海穩(wěn)定關乎美國安全。
再說軍事上,烏克蘭那邊的陸戰(zhàn),美國去了怕陷進“泥潭”,像越戰(zhàn)那樣沒完沒了??膳_海多半是海戰(zhàn),美國海軍可是“老本行”,十幾艘航母、遍布亞洲的基地,底氣足得很。加上日本、韓國這些小弟看著呢,美國要是不吭聲,盟友可就散了心。
美國在亞洲“硬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遠的不說,1950年代朝鮮戰(zhàn)爭,美國直接派兵幾十萬,跟中國正面剛過,足見它對亞洲地盤的重視。近些年,動作也沒停,2023年4月,美國軍艦還在臺灣海峽“溜達”,擺明是秀肌肉,搞得局勢劍拔弩張。
我咋看這事?老實說,美國這套路吧,既像是在“敲山震虎”,又像在“試水深淺”。一方面想嚇唬對手,另一方面也怕真打起來收不了場。咱老百姓看戲,覺得這事挺懸,但具體咋走,誰也說不準,大家伙兒是不是也這么覺得?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這“硬氣”背后,風險可不小。2021年五角大樓一份報告就警告,臺海要是真開打,美國可能損失慘重,甚至有幾千人陣亡的風險。專家還說,這仗打起來,怕是比打游戲還刺激,輸贏真不好說。
咱老百姓想想,這不就像在懸崖邊上走鋼絲嗎?一不小心就摔個稀巴爛。美國是想維持現狀,可這“火中取栗”的活兒,玩不好可就真成“玩火自焚”了。未來咋樣,誰心里也沒譜,咱就等著看這出大戲咋唱吧!
再說了,美國這策略,表面上護著臺灣,可真到關鍵時刻,會不會“臨陣脫逃”?嘴上說說容易,真刀真槍可沒那么簡單。就像咱村里那句老話,“光說不練假把式”,美國這出戲,到底能唱多遠,咱拭目以待。
還有一點,臺海這事可不只是軍事問題,經濟上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臺灣要是真亂了,全球芯片供應得斷檔,美國自個兒也得跟著遭殃。這么一想,美國敢“叫板”,但真動手,怕是得掂量掂量后果。
咱再想想,普通人最怕啥?不就是日子過不安穩(wěn)嗎?不管是烏克蘭還是臺海,戰(zhàn)火一開,苦的還是老百姓。美國這“兩手策略”,看著是高明,可要是玩砸了,全球都得跟著抖三抖,你說是不是?
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全球安全報告)顯示,臺海緊張局勢已成全球關注焦點,美國的態(tài)度牽動人心,咱就看這盤棋咋下吧!
來源:紅網
作者:吳宜男
編輯:陳博亦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