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這次中美經貿會談是繼日內瓦、倫敦之后的第三次會談,您覺得有什么新的看點?
特約評論員庚欣:是的,這次會談是自5月初,中美日內瓦會談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之后,并在倫敦會談達成框架協(xié)議之后的又一次新的會談,肯定了上兩次會談的共識,并達成了新的、富有建設性的階段性共識,我覺得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第一,雙方會談的氛圍很好。這在報道時中方所用的描述用語即可看出。例如,在日內瓦會談后,報道稱"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通話重要共識進行了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的溝通,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在倫敦會談后,報道稱"雙方進行了深入交流,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了框架,雙方溝通非常專業(yè)、理性、深入、坦誠"。
而這次斯德哥爾摩會談后的報道稱"雙方就中美經貿關系、宏觀經濟政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回顧并肯定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和倫敦框架落實情況"??梢姡恢闭劦煤芎?,雙方對會談內容及氛圍都很滿意,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體現(xiàn)出雙方正在有條不紊地向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目標邁進。
第二,這次會談中美雙方達成了"富有建設性"新共識。在日內瓦雙方簽署了聯(lián)合聲明,建立了"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倫敦是建立機制后的第一次會談,就達成了框架性的共識。而這一次則不僅就中美經貿關系,而且第一次提出就宏觀經濟政策等議題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并達成共識:將繼續(xù)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這里需要指出,美方特別提出有關"展期"問題,還需要特朗普最終做決定。其實,這幾次的會談以及中美過去這個層級的會談,都是在貫徹、落實雙方元首會談的精神和決定的,這一點毫無疑問。換言之,中美達成的任何共識,都是雙方的共同決定,并非美方或特朗普一方的拍板決定。比如上一次倫敦的"框架協(xié)議",雙方也都是回國之后,得到了元首和兩國政府正式承認后予以實施的。其實,我說得更直白一點:中美雙方達成的所有重要共識,都是兩國元首基于雙方"相對均衡的力量關系、緊密依存的利益關系和高度共有的風險關系",都是基于這樣一個客觀的"三位一體"的關系認知所決定的,具體到這次會談,還應該再加上"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一條。至于什么購買第三方油氣要長臂制裁等,就更是涉及多邊交涉及復雜博弈,輪不到美國說三道四,因為它既沒有道理和法律依據(jù),又沒有實力支撐,還是不要自添煩惱為好。當然,現(xiàn)在美方的政治氛圍,希望造成一個似乎什么事情都要"特朗普或美國最終說了算"的印象,這不過是一種霸權心態(tài)作祟。經歷了這么多年的交往,尤其是開征關稅到現(xiàn)在中美三次會談直到現(xiàn)在的實際博弈過程,我們都可以看到,中美的事情都需要雙方相互尊重,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任何一方都不應也很難單方面作出決定。
由此,就有了第三,即雙方都希望繼續(xù)充分發(fā)揮目前"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這一點是從第一次會談開始不斷強調的,也就是說雙方的事情要雙方商量著辦。
第四,就是雙方再次重申一個"穩(wěn)定的中美經貿關系建設"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有利于兩國,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這里,我要特別說明,在這一次斯德哥爾摩會談中,和過去不同的是提到了雙方就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討論,這就是表明,中美關系不僅是雙邊互動,因為中美是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領頭羊,中美之間的任何決定都會具有世界性的重要影響,而且世界各地發(fā)生的經濟、政治問題,中美都需要有所關注,并且有責任根據(jù)當今時代"和平發(fā)展合作"的主流,推動整個世界積極地向前走。有的朋友認為,現(xiàn)在中美應該就雙邊談雙邊,不要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宏觀的事項,我覺得這個說法似乎不夠全面。中美確實應該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先把中美關系搞好,但由于中美關系本身就具有世界意義,同時世界上各種熱點的經濟或政治問題都對中美有直接影響,雙方當然應該隨時就這些進行"宏觀政策"的磋商,這本身就是構建"中美相處之道"的應有之義。
第五,就是中美都希望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能夠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協(xié)商解決經貿領域分歧,進一步穩(wěn)定美中經貿關系。
從這三次會談來看,總體感覺是雙方雖然還有分歧和困難,但確實在不斷遞進,不斷深入地坦誠相見,并且從"具有建設性"到"富有建設性",這樣談下去,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我覺得大家對此應該充分肯定并保持樂觀的預期。
直新聞:伴隨中美近來一系列良性互動增多,第三輪經貿會談又告結束,您怎么看今后的中美關系?
特約評論員庚欣:是的,這次經貿會談,盡管沒有達成讓人們耳目一新的突出成果,但是表明中美關系正在逐步走入一個雖分歧較多但可以坦誠相見,雖矛盾復雜但可以成熟應對,雖任務艱巨但可以相向而行的新階段,并且雙方逐漸在博弈中共同形成了"和為貴、忍為高、談為上、信為先"的相處方針。其實這是我一直認定的中美關系以及大國關系的出路,今天,也可以說是中美經貿關系緩解的唯一出路。
所謂"和為貴",就是從目前局勢來看,特別是考慮到這些年來世界及中美經貿形勢受到百年變局變亂交織的影響,都應該立即把"擱置或化解分歧、合作共贏"作為最重要的當務之急。最近,中方不斷強調,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雙方在經貿領域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的中美經貿關系不僅有利于實現(xiàn)各自的發(fā)展目標,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美方也認為,穩(wěn)定的美中經貿關系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愿與中方一道,繼續(xù)通過美中經貿磋商機制協(xié)商解決經貿領域分歧,推動取得更多磋商成果,進一步穩(wěn)定美中經貿關系。中美都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理應始終堅持維護各項國際經貿規(guī)則,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方針。
其實不僅是在經貿領域需要"和為貴"的互動,從特朗普上臺后這半年多,中美在去年雙邊關系"止跌企穩(wěn)"的基礎上,雖然經歷了一番亂象,但近來似乎正逐步進入"由亂及穩(wěn)"的建設性磨合階段,盡管矛盾和爭議是復雜的,但是雙方有清晰的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談比打好的共識。這半年來,中美少有地在短短幾個月中,共同促成了印巴的"5日戰(zhàn)爭"?;稹⒁砸恋?12日戰(zhàn)爭"?;鸷妥罱┘淼?5日戰(zhàn)爭"?;穑⑶抑忻肋€正在為實現(xiàn)俄烏?;鸷椭袞|全面?;鹱鞒霾恍傅呐?。這些都清晰地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一貫強調的"和為貴"的指導方針。最近,中美雙邊互動中也有不少亮點,例如雙方在關稅談判中表現(xiàn)出的戰(zhàn)略耐心和相互諒解精神,使雙方在復雜艱巨的博弈中一直堅韌不拔地堅持談判。美方在開放芯片出口、中方在開放稀土出口等方面,都展現(xiàn)出相向而行的善意。中方邀請?zhí)乩势湛偨y(tǒng)訪華,特朗普則高調回應,并一再作出積極回應,例如不許"臺獨"份子過境美國,并當面向菲律賓總統(tǒng)表達希望中菲友好等。所有這些都表明,中美之間正在沿著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強調的"以和為貴"的原則在向前推進雙邊相處之道而構建。
所謂"忍為高",就是雙方都在加強戰(zhàn)略的忍耐能力,特別在現(xiàn)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下,要實現(xiàn)"和為貴"的目標,就必須有"忍為高"的修養(yǎng)和智慧。我們中國人常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個"大謀"就是和平,就是中美兩國的自身和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世界的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今天的時代,是"和為貴"的時代,"相忍為和"就是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捷徑。世界上這幾十年來發(fā)展好、走得快的國家,都是走的這條捷徑,斤斤計較甚至窮兵黷武的都在吃著自己種的苦果。希望今天還在經貿等各類戰(zhàn)場上廝殺的朋友們三思。
所謂"談為上",就更具有現(xiàn)實性和豐富性的品格,中美這幾次會談也是鮮明的正面例證。中美之間存在很多復雜的矛盾和糾紛,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只有平等協(xié)商、和平談判,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談比打好",尤其是大國之間,尤其是中美之間,尤其是中美經貿關系,我們只有"談為上",幾乎沒有別的選擇。我們經歷了那么多風風雨雨,今天可以動用我們合作的智慧、力量、責任和主動性、主導性,先擱置一些難題爭議,先尋找一些公約數(shù),爭取找到互信合作的突破口,逐步走向互利共贏的大道。我們今天正在這樣做。總之,談比打好,談比不談好,這是今天中美乃至全世界所有糾紛最好的解決方法。
最后是"信為本",就是說大家談了就要"言必信行必果",中美關系有很多問題,美方的"誠信不足"是一個根本性的癥結所在,這一點很值得反省和改進。美方經常說一套做一套,給經貿磋商的前景蒙上陰影。比如,中美在日內瓦聯(lián)合聲明中共同確認了"可持續(xù)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但事后美方不時釋放可能"加劇貿易緊張局勢"的信息,一會兒要收緊對在華外企芯片豁免,一會兒又暗示要實行什么制裁或出口限制,"在外交和經濟上都造成干擾"。如果美方真要致力于構建"可持續(xù)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就應當進一步就取消對華出口限制清晰表明態(tài)度,并拿出切實行動,而不是模棱兩可、含糊其詞。在這一點上,中國政府歷來堅持公正、誠信的立場,中美說話有誠信,世界才有希望。有了"和為貴,忍為高,談為上,信為先"這四句話,無論是中美,還是世界上企圖什么難題,我們都能找到一個正面的出路和解決的窗口。
強悍的神獸戰(zhàn)魂 異于他人的的魂靈之力 修仙法門與異界戰(zhàn)魂同修, 究竟能創(chuàng)造怎樣的奇跡呢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