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紅「旺仔小喬」被禁言禁關,公開道歉信被指查重率達 97%,后續(xù)事態(tài)會怎樣發(fā)展?
“短視頻制造出一種我們的生活
必須像BGM一樣暴爽的幻想”
這是一條短視頻下方的熱門評論
引起數(shù)十萬網(wǎng)友共鳴
短視頻博主@豐FENG-
視頻拍的是北京的秋天
沒有配樂,只有現(xiàn)場的聲音
人群的說笑、落葉的簌簌、快門按下的“咔噠”
沒有剪輯濾鏡,也沒有情緒推拉
卻已收獲了千萬播放
許多網(wǎng)友說
看完很舒服,很真實
踏實而清凈
這條評論之所以戳中人心
恰恰因為其戳破了
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和用戶心理之間的博弈
我們已經(jīng)太習慣被短視頻“牽著走”
每一首爆款BGM
好似都成為情感依托宣泄的出口
乃至完成對生活的想象
平臺推送的視頻
有一套熟練的公式
高能的背景音樂
緊湊的剪輯節(jié)奏
統(tǒng)一的煽情文案
很多視頻用的是BGM的高潮部分
只要十幾秒
足以把人拉進一種情緒氛圍
讓人覺得
“這段視頻真燃”“這故事好感人”
圖片由AI生成
但仔細想想
有些“感動”是不是來得太容易了?
一段抒情的BGM
幾張故事感的照片
再配上意味深長的文字
情緒就這么被渲染起來了
“氛圍感”隨之而來
但這背后
很多時候不是真的故事
而是模板拼接和情緒包裝
長久沉浸在這樣的內容里
我們很容易對生活也有了類似的期待
覺得平凡不夠好
覺得不“炸裂”就不值得記錄
在潛移默化中
逐漸侵蝕了對真實生活的定力
失去了對多元情緒的包容理解
圖片由AI生成
其實
生活本來就不需要那么多配樂
日出日落、飯菜飄香
和朋友坐在長椅上聊會兒天
哪怕只是秋風吹落一片葉子
都是生活的聲音
不必每一刻都熱血澎湃
更不必剪輯自己的人生去討好“觀眾”
不必為“沒有BGM的生活”感到焦慮
這并非否定BGM的情緒價值
恰恰相反
正因其具有強大的情緒調動能力
更需被合理使用、引導使用
在流量邏輯的裹挾下
追求爆款無可厚非
但若任由其成為主流
最終受傷的將是內容生態(tài)的多元與健康
以及公眾的審美獨立性和心理韌性
背景音樂可以放大情感
但不應掩蓋真實
可以作為表達的工具
但不應成為操控的手段
圖片由AI生成
在這個節(jié)奏越來越快
內容越來越“炸”的時代
或許我們更想看到
更多真實而豐富的內容表達
讓生活回歸生活本身
而不是剪輯出來的“名場面”
你有過哪些被短視頻背景音樂
“擊中”的瞬間?
如果短視頻的背景音樂不再“炸裂”
你還愿意看下去嗎?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
策劃:褚孝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