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制造商Peugeot標致摩托,在國內(nèi)的“傳統(tǒng)”印象是踏板車。實際上、該公司一直有騎式車型號,但都是輕量級的車型、且主要面向歐洲市場(譬如50cc級別、搭載兩沖程發(fā)動機的XP7Track越野車、XR7跑車),而這類車型、明顯無法應對國內(nèi)市場的需求。過去的二十年以來,標致摩托時不時就對外展示一些騎式的概念車,譬如2015P2X系列概念車(有125cc和300cc兩個版本)、其背后是他們對騎式車的念念不忘。
十年前、2015年的時候,標致摩托宣布與其股東之一、印度制造商馬欣德拉(Mahindra,也稱之為馬恒達。該公司一度是標致摩托的大股東,2022年年底的時候、標致摩托的主要控股權才被轉到了德國資本的手上)攜手進軍2016Moto3,而在此前的Moto3元年(2012年),馬欣德拉已經(jīng)成為了首批進軍Moto3的制造商之一,股東的身份、拉上標致一起進入賽場,是個順理成章的選擇。
標致摩托的Moto3賽車、型號為MGP3O,該型號與馬欣德拉的Moto3工廠賽車相同,該車所搭載的水冷四沖程單氣缸發(fā)動機來自OralEngineering(Kymco過去用于CIV意大利錦標賽的Moto3賽車也搭載該發(fā)動機),第一代的馬欣德拉2012MGP30以這副機器、搭配來自Aprilia阿普利亞的老款GP125賽車RSV125車架/底盤,用以參加第一屆Moto3的比賽。這樣拼湊出來、用于首次嘗試賽車,成績自然難以亮眼:2012賽季,初代的MGP3O盡在法國站進入積分區(qū)、拿到第十二名(4分),其余分站的比賽均沒有拿到積分。
2013年開始,MGP30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動力單元仍是來自OralEngineering,但就由Suter開發(fā)了全新的鋁合金制雙翼樑式的車架,全新的、更具空氣動力學性能的整流罩,原本的前大單剎車碟、換成了新的小直徑雙前剎車碟。標致摩托的Moto3賽車,就是基于這一版本的MGP30修改而成,用于首次亮相世界錦標賽的2016賽季。
標致摩托僅參加了兩個賽季的Moto3(2016、2017年。馬欣德拉為2012-2017年),并憑借駕駛17號車的英國車手麥菲(JohnMcphee),在2016年八月下旬舉行的捷克站、雨中比賽里,歷史性地拿下了唯一的Moto3級別分站冠軍。這稱得上是標致摩托、在近代公路型賽車里的高光時刻。
而2016年的這一場捷克站比賽里,Moto3級別有著眾多當前現(xiàn)役的MotoGP車手:法國車手夸塔拉羅(FabioQuartararo),西班牙車手米爾(JoanMir)、馬?。↗orgeMartin),意大利車手巴納亞(FrancescoBagnaia)、巴斯塔尼尼(EneaBastianini)以及南非車手賓達(BradBinder)——其中,馬丁、巴納亞是當時來自馬欣德拉的同一陣營車手。
下面的圖片,2016捷克站、騎著標致摩托MGP30賽車奪得Moto3級別冠軍的英國車手麥菲(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