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一天就虧了500塊錢,沒想到低風險的銀行理財最近也‘跌麻了’?!眮碜院贾莸某E扛嬖V記者,從7月24日開始,她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已經連著出現了好幾天負收益,“不知道還要跌多久,已經想要贖回了?!?/p>
實際上,近期和常女士有類似遭遇的投資者并不在少數。記者注意到,自7月下旬以來,受股市上漲引發(fā)的“蹺蹺板效應”影響,債券市場出現一定調整。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呈現“先升后降”態(tài)勢。截至記者發(fā)稿前,理財產品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14%,較上期下降186個基點;其中,純固收類產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69%,較上期下降近110個基點。
面對近期理財市場表現,不少投資者不禁發(fā)問:為何以“低波穩(wěn)健”為特色的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也會出現虧損?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主要配置債券這類固收資產,因此,債券市場回調導致債券價格下跌,進而引起理財產品凈值的回撤?!贬槍趥谢卣{給理財產品收益率帶來哪些影響,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璟晗告訴記者,“其中純固收產品收益率下行相對更為明顯,固收+產品的‘+資產’部分則在權益市場、部分商品市場走強的帶動下為產品提供了一定的收益能力?!?/p>
“7月份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月初的1.65%升至7月25日的1.74%,債券價格下跌導致理財產品凈值回撤;而理財子公司為降低波動減持長久期債券,進一步加劇了收益率下行?!碧K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受訪時分析稱,“此外,純固收類產品因缺乏權益資產對沖,債市回調時凈值波動更顯著,疊加信用利差走闊壓縮票息收益空間,使其收益率降幅較大?!?/p>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避免“非理性”大額贖回,近日,中郵理財、華夏理財、浦銀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通過官方渠道集體發(fā)聲,為投資者解讀債市走向,并提出投資建議。
“7月中旬開始,債券市場進入調整階段,并在下旬持續(xù)發(fā)酵。尤其是利率債長端出現明顯的回調,短端回調幅度相對有限,整體債券價格承壓下跌。”對于本次債市調整的原因,華夏理財發(fā)文稱,主要原因是“股債蹺蹺板”效應,推升風險偏好。
“近期‘反內卷’政策提振市場信心,疊加雅江基建等重大項目開工,資金轉向股市、商品等高風險資產,債券類資產短期承壓。”南銀理財也表示,近期債市波動一方面受風險偏好回升影響,另一方面是前期機構交易擁擠引發(fā)的回調。
對于后市的展望,理財公司均持“短期謹慎但不悲觀”的態(tài)度。多家理財公司認為,債市調整具有短期性,趨勢性回調的風險較低,中長期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
“此前債市大幅下跌是多重因素累積的結果,但隨著市場的演進,這些沖擊呈現出短期性的特點。”在華夏理財看來,整體來看,市場經歷短期沖擊后,邊際利空因素有所趨緩,重點關注債市調整后配置機會。
“短期債市受到情緒擾動,但趨勢性回調的風險仍然較低。”浦銀理財也對債市中長期走勢仍抱有信心,“從基本面看,年內經濟偏緩修復的邏輯仍未改變,下半年經濟仍面臨地產止跌回穩(wěn)、出口邊際放緩、消費持續(xù)偏弱等潛在壓力,基本面仍是債市最主要的支撐,也是中長期債市定價的底層邏輯?!?/p>
“下半年債市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長期來看,固收類產品在資產配置中仍將扮演‘壓艙石’角色,但其‘穩(wěn)定票息收益’的屬性正面臨挑戰(zhàn)?!痹谏虾=鹑谂c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看來,當前,在政策與市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銀行理財子公司需積極升級產品體系,通過“固收+”策略(如配置紅利股等)增厚收益,理財產品增配權益性資產的趨勢已逐漸形成。
面對理財產品凈值的波動,投資者又該如何及時調整自身的理財產品配置策略呢?
“債市波動是周期使然,是市場自我調整的一部分。在理財全面凈值化轉型下,資產波動帶來的理財凈值波動不可避免,面對短期漲跌,投資者切勿自亂陣腳,不妨盯住長遠目標,靜待市場的逐步修復?!敝朽]理財表示,對于求穩(wěn)投資者來說,在市場調整期,建議適當增加固收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減少外部環(huán)境波動干擾;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可關注“蹺蹺板”另一頭權益市場的上漲機會。
“結合后市研判、產品修復能力來看,投資者可關注產品的長期表現,并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使用安排合理應對。”平安理財也表示。
10本好看的科幻小說,時空穿梭,進化變異,星際文明,書荒不用愁
十本質量出類拔萃的小說,看了不后悔,讓人欲罷不能!
假如小說有四大名著《寒武再臨》末世文天花板《撒野》校園白月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