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跑高速的老司機都知道,這高速上開車,有一個安全車速,快了慢了都不好。高速上跟下面的道路不一樣,車速可不是隨意跑的,你在下面跑快一點慢一點都問題不大,但在高速上,過快或者過慢都會讓事故率大大增加。今天咱就來說點兒有用的,結合我這些年跑高速的經驗,高速上開車,車速控制在什么范圍更安全?
先說答案,高速上最安全的車速,它不是固定的數字,而是隨大流+留余地。很多人覺得,我規(guī)規(guī)矩矩開120,肯定沒問題,沒有超速,也不會被追尾,只要保證自己不撞人家就可以了。但現實是,這個速度保證自己不撞別人,在個別時候是有難度的。我們知道,高速上的危險往往不是超速,而是車速差。你開120,左邊一群車嗖嗖140+超你,右邊大貨車80慢悠悠晃,你夾在中間就像漢堡里的肉餅,隨時可能被夾擊。在這種情況下,你這120的車速也不是最安全的。
最危險的車速大概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開得太慢,低于100,大貨車都嫌你磨嘰,變道超車時容易引發(fā)追尾。第二種是開得太快,遠高于車流均速,別人110、120,你飆150,突發(fā)情況根本剎不住。
實戰(zhàn)經驗,車速怎么選?
1.看車流。如果路上車很少,車輛密度很小,可以開的快一點,頂著限速跑就可以。如果車多,要看你的駕駛技術,如果技術不錯,應該比大家的平均速度快一點點最安全,比如平均速度是90,你跑100最好。如果你的技術一般般,那就和車流平均速度差不多最好,大家都相對靜止,很少有超過我的,我也很少超過別人。
2.看路況
雨天/霧天等天氣不好的時候,一定要降速。別迷信你的駕駛技術,更別信車的ESP和四驅,壓過積水打滑的時候,什么都不好使,都不給駕駛員反應的時間。濕滑路面剎車距離也會翻倍,建議控制在80-100。如果視線很差,100米以外就看不清了,建議車速下降到60。
晚上跑高速,也是視野差,如果周圍就你自己孤零零的,車速最好別超過110。如果前方有車,可以跟隨前方車輛的速度行駛,保持安全距離跟著他更安全。
看到有修路施工的道路指示牌時,要提前減速,別等快到跟前才急剎,否則你就是連環(huán)追尾的導火索。
還有一個車道的選擇,最左側車道,理論上限速110-120,但我建議你除非超車,否則別長時間待在這。中間車道才是黃金車道,限速90-120,我是個老司機,一般保持110-120之間。這個速度區(qū)間,剎車距離大概40-50米,反應時間也更充裕。最關鍵是,中間車道左右都有緩沖空間,遇到緊急情況能有更多躲避選擇,往左往右都能變道。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一輛車在京哈高速中間車道跑,車速看起來不慢,突然從隔離帶竄出來一只野狗,司機下意識往左打了一把躲過去了,旁邊超車道剛好沒車,要是當時在最左側,后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在你視野不開闊的時候,要降低車速,拉大與前車的距離。比如前方有兩輛高大的車,右側是大貨車,左側是一輛SUV,你跟在SUV后面。此時你的視線差不多完全被遮擋,看不清前方更遠的路,那么必須與SUV拉大距離。否則,一旦前車有錯誤行為,比如撞車了、爆胎了,地上有障礙物突然變道走開了,遭殃的就是你后車,想躲避都沒地方,剎車也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撞上去。
雖然車速要動態(tài)調整,但根據我的經驗,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最安全的車速區(qū)間是100-120之間,這個區(qū)間比較好把握,剎車距離可控,突發(fā)情況也能反應過來。再快就超速了,低于100就有一點慢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