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電氣發(fā)布重要人事變動公告,涉及包括副總裁、財務總監(jiān)、董事會秘書等在內的8位高管職務調整。這家市值超1200億的能源裝備巨頭,在一天之內完成了八位高管的職務更迭。這并非普通的人事調整,三位核心高管因年齡和工作變動集體離任,五位年富力強的新面孔同步補位,構成了平均年齡僅50.4歲的少壯派管理團隊。
四位75后與一位60后組成的新管理團隊堪稱黃金陣容。履新者無不具備深厚的專業(yè)積淀與跨界視野:代行董秘職責的胡旭鵬從檢察官起步,橫跨司法、金融、產業(yè)三大領域;新任財務總監(jiān)衛(wèi)旭東手握雙碩士學位,深諳集團財務脈絡;身兼首席運營官、風電與新能源董事長的喬銀平曾創(chuàng)下年產能3600萬千瓦的行業(yè)紀錄。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上海電氣2025年第二次高管大換血,金融背景高管胡旭鵬四個月內從副總裁升任董秘,暗示產融結合戰(zhàn)略正加速推進。
人事震蕩背后,上海電氣在儲能領域的布局已顯露鋒芒。2024年新增1536億訂單中,儲能板塊以119.2億元與風電、核電構成三大支柱。核心子公司上海電氣儲能科技公司歷經12年技術沉淀,釩電池技術實現從實驗室到產業(yè)化的跨越,三大生產基地構建起5GWh產能網絡,吉林白城百兆瓦級全釩液流項目即將投運。同日披露的3億歐元德國寶爾捷擔保,更暴露了爭奪空客供應鏈的國際化野心。
然而豪賭背后是嚴峻的財務現實:資產負債率連續(xù)三年高居70%以上,截至2024年對外擔??傤~達1152.85億元,占凈資產比例超20%。一季度雖實現凈利潤145%的同比增長,但122倍市盈率折射市場對轉型成效的疑慮。新高管團隊甫一上任,便需直面三重挑戰(zhàn):2026年前推動儲能子公司科創(chuàng)板上市、守住70%資產負債率紅線、將119億儲能訂單轉化為實際利潤。
更大的變局正在醞釀。8月8日臨時股東大會上,“取消監(jiān)事會”議案若獲通過,審核委員會將接管監(jiān)督職能,決策權將進一步向管理層集中。
上海電氣以千億之軀闖入儲能紅海,既是傳統(tǒng)能源巨頭轉型的必然選擇,也是對技術路線與市場節(jié)奏的押注。當年輕血液注入管理層心臟,這家老牌國企正試圖用組織重構驅動能源重構,這場換帥不僅關乎八將進退,更將檢驗中國高端制造的破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