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占有率越來越高,傳統(tǒng)燃油車也被標榜上了過時、老套等字眼。然而實際上的燃油車依然能有人買,就拿本田思域來說,它的月成交量維持在4000臺左右徘徊。相比于同級競品車型,它的成績略顯普通,但放在其他領域,這樣的表現(xiàn)還是值得肯定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域,如今的思域已經迭代到第十一代車型,售價12.99萬元起的25款思域,在終端限時一口價9.49萬元,誠意還是有的。
25款思域在動力方面同樣提供1.5T燃油版和2.0L油電混合版兩種車型,購車預算充足的話,建議考慮2.0L油混版,反之,選1.5T車型可沒什么太大問題。25款思域入門版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為5.8L,而同級競品吉利星瑞卻達到6.2L/100km,可見日系車的節(jié)油性方面一直都在線。思域1.5T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有95kW和134kW兩種,與之匹配的傳動機構均為CVT無極變速箱。該款車動力輸出平順,加速響應迅速且線性感十足,懸掛調校偏舒適,即便在顛簸路面也能保持良好的乘坐舒適度。同時方向盤握感適中,轉向精準,能提供良好的操控信心。此外,25款思域車內噪音控制得當,即使在高速行駛時也能保持相對靜謐的環(huán)境。
外觀方面,25款思域車身線條流暢,前臉格柵與狹長的大燈連在一起,顯得車身更寬、更穩(wěn)重。車身側面比例協(xié)調,尾部設計精致,尾部的分段式后尾燈為標志性的回旋鏢尾燈,配合動感的小鴨尾,夜間在路上有很高辨識度。受制于價格因素,25款思域全系均未配備電動后尾門,使用中容易產生關門聲太大的尷尬。
拉開車門,進入25款思域的座艙,中控臺布局延續(xù)了本田家族式設計,空調出風口通過蜂窩狀格柵點綴,遠遠看去比較精致,但后期打理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方向盤有塑料和真皮兩種材質,論舒適性和檔次感的話,真皮方向盤肯定更好一些。該款車的中控屏均為9英寸,中規(guī)中矩的懸浮在中控臺正上方,內置HondaCONNECT系統(tǒng),車機操作邏輯清晰,但流暢度與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車還有一定差距。功能上,該款車擁有衛(wèi)星導航、OTA升級和CarLife手機互聯(lián)等,一系列齊全的配置能滿足主流用戶的使用需求。
空間上,25款思域的座椅用料豐富,有織物、皮織混搭和皮/翻毛皮三種材質,我認為低配版的用料與其價格并不匹配,后期打理起來不如其他材質的方便,很容易勸退部分消費者。同時在舒適性功能方面,25款思域同樣沒有提供時下流行的座椅加熱與通風等,此處略顯遺憾。該款車的座椅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長時間駕駛靠背對身體貼合度較高,同等狀態(tài)下到了后排,也能感受到寬敞的乘坐空間,即使是中等身材的乘客,也能享受到舒適的乘坐體驗。此外,25款思域的后備廂空間表現(xiàn)出色,日常購物或短途旅行都能輕松應對,而且內部儲物空間設計合理,方便日常使用。
上文分別從多角度對25款思域進行講解,我認為這款車的外觀設計保留了自身風格,比千篇一律的封閉式中網要耐看。座艙內部的布局簡約,智能化配置也有,但不如國產車那樣全面或可玩性強。至于舒適性方面,思域的座椅填充或設計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在舒適性配置上還有改進空間,因為現(xiàn)如今的邁騰、帕薩特等車型都也開始改變策略了,開始往主流消費者喜歡的方向進化,而思域一味的“堅挺”,恐怕只有被市場和消費者淘汰的份兒了。思域有東風本田多年的造車經驗積淀,所以在底盤調校等方面依然有優(yōu)勢,屏幕前的你,同等價位下,會選本田思域,還是國產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