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咪咕體育、《足球報》等國內專業(yè)體育媒體引述日媒消息報道稱,日本有意申辦2046年的男足世界杯,并考慮與包括中國在內的6國一同舉辦相關賽事。
在中國男足沖擊世界杯再度失利的背景下,申辦世界杯或者成為聯(lián)合主辦方之一,無疑是能成功躋身世界杯決賽圈的穩(wěn)妥辦法。但半個多月以來,中國足協(xié)或相關主管部門沒有對日方的建議有任何的回應,中方為何沉默?日本的相關構想背后又有哪些小九九和謀算?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日本為何提議聯(lián)合中國等聯(lián)合舉辦世界杯?
7月18日,咪咕體育援引日媒報道,日本計劃與亞洲6國聯(lián)合申辦2046年世界杯,除了東亞的中國、韓國外,還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四個東南亞國家。7月21日,國內最權威的足球專業(yè)媒體《足球報》還援引日經新聞以及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進一步報道稱,由中日韓等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組成的東亞足聯(lián),已經和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所在的東南亞足聯(lián),在此前的會議上同意考慮共同主辦世界杯,但具體的主辦地尚未確定。
此后,現任日本足協(xié)主席宮本恒靖公開確認了將要牽頭申辦2046年世界杯的消息。如果申辦成功,日本將繼2002年韓日世界杯后,第二次主辦這一世界上最大型的體育賽事。
實際上,日本對于這次的申辦意向可謂"蓄謀已久"。2005年,時任日本足協(xié)主席川淵三郎發(fā)表的《2005宣言》,就設定過兩個長期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到2050年,日本要在本土舉辦世界杯并奪得冠軍。
那么,日本為何不自己獨立辦賽事呢?首先,隨著2026年美墨加世界杯決賽階段擴軍到48支球隊參賽,多國聯(lián)合舉辦世界杯正成為新趨勢。再四年后的2030年世界杯,更將是史無前例的三大洲六國(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聯(lián)辦。所以在今年4月的南美足聯(lián)第80屆大會上,南美足聯(lián)主席多明戈斯宣布,正式向FIFA提議2030世界杯"擴軍"至64隊。這樣的做法能將6個直接晉級決賽階段的東道主,對整體參賽隊伍數量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如果這一"擴軍方案"獲得通過,日本聯(lián)合其他六國共同舉辦世界杯,至少在分配各大洲參賽名額的問題上,不會有任何障礙。
其次,日本目前辦賽的硬件條件達不到。因為按照國際足聯(lián)的要求,舉辦世界杯決賽需要一座可容納8萬人以上的體育場,而目前日本沒有這么大的體育場,其最負盛名的東京國立競技場僅能容納67750名觀眾,而曾作為2002年韓日世界杯決賽賽場的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其容量為72000人。
2002年韓日世界杯日本10個比賽場地按目前標準均不具備舉辦決賽資格。(資料圖)
日本如果無法新建符合國際足聯(lián)要求的場館,或者將現有球場擴建到8萬人以上規(guī)模的話,那么聯(lián)合其他國家舉辦賽事將是可行的辦法。韓國雖然和日本聯(lián)合舉辦過2002年世界杯,但它目前也沒有8萬人以上的體育場。而中國目前有三座符合國際足聯(lián)舉辦決賽要求的體育場,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北京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可容納9.1萬人。
此外,多國聯(lián)合舉辦像世界杯這樣超大規(guī)模的體育賽事,還能實現費用分攤以及風險共擔。在體育經濟高度發(fā)達的當下,世界杯、奧運會等大型賽事原本是各申辦國實現經濟刺激的有效手段,不僅賽事場館的建設、擴建能帶動國內的消費和基礎建設投資,賽事巨額的轉播費用以及比賽期間大量涌入外國觀眾帶來的住宿、門票、旅游等消費,都是主辦國非??捎^的收入。
但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不但因為疫情而延誤一年,還因為疫情導致多數比賽空場舉行,以及防疫成本激增,外國游客銳等因素,最終導致東京奧運會虧損超過70億美元,創(chuàng)下奧運史上虧損紀錄,讓日本人有了切膚之痛。
空蕩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式,僅有950名大會相關人員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資料圖)
中方為何沉默?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對日本希望聯(lián)合申辦世界杯一事,六個被cue到的國家,沉默的可不止中國一家。有一位韓國足協(xié)人士對外表示:"無論韓國足協(xié)內部,還是與日本足協(xié)雙方,均未對聯(lián)合申辦世界杯進行過討論。"
所以總的來看,所謂的聯(lián)合申辦現在就只是日本的一個建議或者說構想,遠未到付諸實施的階段,畢竟距離2046年還有21年,大家持一個審慎的觀望態(tài)度是合理的。因為一旦啟動聯(lián)合申辦,尤其又是7個國家參與,當中還包括中日韓印尼等大國和地區(qū)主要國家,涉及到費用分攤、賽程設計,甚至申辦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龐雜的協(xié)調溝通,如果日方沒有拿出一個初步的方案,也是很難推展下去的。
而對于中國足球協(xié)會來說,目前正處于"多事之秋",可能并不是回應或探討日方建議的好時機。一方面,中國男足再一次倒在了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上,2002年以來,國足6次沖擊世界杯決賽圈資格,全部鎩羽而歸。而且目前的國足堪稱"史上最弱",新老交替緩慢,亟需重整行裝再出發(fā)。
另一方面,中國足協(xié)自身也面臨"刮骨療傷"后的陣痛。就在上周,中國足協(xié)紀律委員會原主任王小平、中超聯(lián)賽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劉軍獲刑。至此,始于2022年11月的足球領域系列腐敗案,已有18人獲刑。其中,中國足協(xié)原主席陳戌源被判處無期徒刑,中國男足原主教練李鐵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打虎"對于重塑風清氣正的足球發(fā)展環(huán)境非常必要,但中國足球要走出"陰霾"尚需時日,排除干擾埋頭苦干方有"重生"的希望。
另外,我們還需要超越體育范疇,從兩國關系和政治的角度去看問題?,F代奧運之父顧拜旦雖然說過,政治與體育無關,這句話還被寫入《奧林匹克憲章》,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但體育真的能遠離政治嗎?或許大家期許的只是體育能擺脫政治的干擾而更加純粹,但現實就是體育尤其是競賽體育仍然是政治的延伸。
2002年韓日世界杯,是這項賽事首次由兩個國家共同承辦,外界也期許足球能為這兩個有著歷史糾葛的國家?guī)ミM一步和解,為東亞帶來團結氣氛,這本身就具有進步的政治意義。
那么,日本提出聯(lián)合中韓與四個東南亞國家聯(lián)合申辦世界杯,為何不是日本足協(xié)《2005宣言》提出的本土舉辦并奪取世界杯的2050年,而是要提前四年呢?按照現實的情況推測是因為,2034年世界杯將重回亞洲在沙特舉辦,按照國際足聯(lián)倡導的各大洲輪流舉辦世界杯原則,同一個大洲至少要輪空兩屆,所以申辦2046年世界杯對于日本來說,是一個技術上可行的方案。但這畢竟沒有完全遵照日本足協(xié)設計的"奪冠之路"來執(zhí)行。
所以筆者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日本之所以要選擇2046年這個時間點,是有仿效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意圖,營造與亞洲鄰國的友好氛圍。首先,日本選擇的這6個聯(lián)合申辦的意向國家,除了泰國,都有被日本侵略或殖民的歷史,需要通過一次聯(lián)合申辦大型活動的契機,形成團結甚至和解的氛圍。其次,2046年的前一年是日本戰(zhàn)敗一百周年,在不少日本人看來,通過舉辦大型國際體育盛會,將是一個擺脫戰(zhàn)敗國桎梏,重回"正常國家"的絕好時機。
現實情況是,自1995年時任首相村山富市發(fā)表"村山談話"以來,日本歷屆政府在"逢十"周年發(fā)表歷史問題談話已成為慣例。今年是日本宣布戰(zhàn)敗無條件投降80周年,但石破茂政府卻迫于黨內保守勢力的壓力,正考慮不在8月15日戰(zhàn)敗紀念日或9月2日簽署投降書紀念日當天,以書面文件形式發(fā)表首相有關歷史認識的個人見解。這毫無疑問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又如何能取信于亞洲鄰國?
要"聯(lián)合"向未來,日本須端正對華認知
而日本對華動向更是充滿了矛盾,一方面呼吁要共同構建"戰(zhàn)略互惠關系",另一方面卻不斷插手涉臺、涉南海等中國核心利益問題,還將中國作為其突破和平憲法發(fā)展進攻性軍事力量的借口,并不斷將北約"禍水東引",妄圖成為美西方遏制中國發(fā)展的"馬前卒"。
我們就舉近期發(fā)生的三件事。首先是日媒傳出,日本防衛(wèi)省正在敲定一項計劃,打算本財年內在熊本縣健軍駐地,部署日本國產的12式反艦導彈。據稱,該導彈射程可達一千公里,日本防衛(wèi)省同時還考慮在沖繩縣部署該導彈。這是日本發(fā)展進攻性軍事手段,獲取先發(fā)制人打擊能力危險舉動的最新例證。而從相關部署地點來看,其針對性和指向性不言自明。
日本12式改進型反艦導彈試射,射程可達1000公里。(資料圖)
第二件事,據日本共同社近期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稱,去年日美雙方進行桌面推演時,設想"中國在地區(qū)沖突中暗示可能使用核武器"。對此,日本自衛(wèi)隊多次強烈要求美方進行"核威懾回應"。這一請求被認為是自衛(wèi)隊首次主動提出在演習中采用"核威懾策略"。
報道稱,美軍同意了這一設想,并在模擬推演中首次納入了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日美兩國政府還專門討論了美國動用核武力時應采取的步驟以及如何對日本民眾進行解釋說明。這也是日美歷史上首次在聯(lián)合演習中明確涉及對華"核威懾"。
盡管日本防衛(wèi)大臣隨后明確否認了這一報道,稱"完全沒有根據",并堅稱演習期間未發(fā)生此類交流。但日本首相石破茂去年9月曾公開提出,為應對中國、俄羅斯和朝鮮日益嚴峻的所謂"核威脅",日本和美國應建立類似"亞洲版北約"的軍事同盟,甚至不排除在亞洲地區(qū)部署核武器。
在外界看來,日本作為唯一被核武器襲擊過,且自稱"堅持建設一個無核世界"立場的國家,其當前的政策是否出現搖擺令人關注。更值得警惕的是,若日本真的慫恿美國在演習中進行所謂"核威懾回應",而且基于的是對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錯誤認知,那當真是其心可誅!
第三件事。7月中旬,日本公布2025年版《防衛(wèi)白皮書》,繼續(xù)稱中國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zhàn)略挑戰(zhàn)",誣稱中方"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并在臺灣問題上指手畫腳。日方歪曲事實、誤導輿論的行徑,不僅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對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嚴重破壞,會給亞太地區(qū)和平安寧帶來重大挑戰(zhàn)。
對此議題,國防部發(fā)言人曾予以堅決駁斥,并指日方為給自身軍事松綁尋找借口炮制虛假敘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日本防衛(wèi)省還首次向日本小學寄送兒童版《防衛(wèi)白皮書》,共向全國約2400所小學寄送了約6100份。新華社記者在防衛(wèi)省官網查閱了這份兒童版《防衛(wèi)白皮書》,其內容由四個部分構成,在其第二部分"日本周邊正在發(fā)生什么"中,該宣傳物將一些鄰國描繪成"軍事威脅",宣稱"日本所在地區(qū)并不安全"。
兒童版《防衛(wèi)白皮書》的日媒報道截圖。(圖源:環(huán)球.網)
學校本應是培育和平、友善等價值觀的地方,絕非制造危機、煽動敵視的場所。面對獨立思考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學生,防衛(wèi)省將這樣一份渲染"周邊威脅"的宣傳物投放進學校,沒安好心。我們試想一下,現階段的日本小學生,到了2046年世界杯的申辦階段或者籌備階段,正好是相關活動中堅力量的年齡。如果屆時賽事由中日等國聯(lián)合舉辦,這些受相關宣傳影響的日本青年人,如何能確保擔負起這樣一場世界級體育盛會的重任,如何擔得起世界杯和平、友善、公平等價值的體現。
所以,日本首先要正視自己的不堪回首的歷史,誠懇與周邊國家和解。尤其是在涉華問題上深刻反省歷史罪責,停止靠渲染"周邊緊張局勢"和操弄涉華議題為自身強軍擴武尋找借口,切實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在臺灣問題上所作鄭重承諾,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只有如此,日本才能與中國以及更多本地區(qū)國家攜手,面向更光明的未來,才能有條件聯(lián)手辦成更多像世界杯這樣的大事。沒有理解與互信,一切都將成為空談。
作者丨林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