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醉冬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定大幅縮減給俄羅斯下的最后通牒期限,國際原油期貨盤中再度大漲,創(chuàng)一個多月前以色列對伊朗發(fā)動襲擊以來最大盤中漲幅。
蘇格蘭當地時間7月29日周二,特朗普在結束對當地的訪問返美的飛機上確認,他留給俄羅斯達成俄烏?;饏f議的時間是“從今天算起10天?!边@意味著,特朗普給俄羅斯的最后通牒期限較兩周前設定的50天大幅縮短,截止期從之前的9月2日提前到8月8日。
在特朗普最近威脅可能設定的最后期限中,10天是最短的時間。提到,本周一特朗普說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非常失望”,沒有理由再等下去,看不到任何進展,他將設定新的最后期限,大概是10到12天。當時他威脅,如果俄羅斯不停止戰(zhàn)爭,美國將對其實施“二級制裁”。
所謂"二級制裁"是指美國對與受制裁實體做生意的其他國家或個人施加的制裁,這意味著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也可能面臨美國制裁。這一威脅可能影響印度等俄油的大買家。
據央視新聞,特朗普7月14日警告,如果無法在50天內達成協議結束俄烏沖突,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非常嚴厲的、大約100%的關稅”。一名白宮官員此后解釋說,特朗普的意思是,如果俄烏50天內達不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
制裁威脅升級供應擔憂推動油價跳漲
特朗普本周二確定新的最后通牒期限后,美股午盤時段,國際原油期貨漲幅迅速擴大,刷新日高時,美國WTI原油漲至69.76美元,日內漲近4.6%,布倫特原油漲至73.08美元,較周一收盤漲超4.3%,均創(chuàng)6月17日以來六周最大盤中漲幅。
BOKFinancialSecurities交易高級副總裁DennisKissler表示:
“新期限讓許多分析師感到意外,如果實施,可能收緊俄羅斯原油和燃料對全球市場的供應?!?/p>
“新期限讓許多分析師感到意外,如果實施,可能收緊俄羅斯原油和燃料對全球市場的供應?!?/p>
特朗普此番表態(tài)正值歐盟剛剛宣布新一輪對俄制裁,包括對印度NayaraEnergy的處罰措施,該公司已因制裁削減煉廠加工率。全球市場還關注8月1日這個特朗普設定的對等關稅相關貿易協議談判截止期,以及決定9月供應政策的OPEC+會議。
當天油價在特朗普表態(tài)前已經上漲,交易員擁抱風險資產,股指創(chuàng)歷史新高,美國消費者信心增幅超預期。原油價格正迎來第三個月度漲幅,受部分地區(qū)庫存緊張和北半球夏季需求旺季支撐。
不擔心對俄制裁影響油市
特朗普威脅實施的"二級制裁"將打擊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第三方國家,這可能影響印度等俄羅斯石油主要買家。華盛頓及其盟友視購買俄羅斯石油為對俄的默許支持,有助于支撐其經濟并削弱制裁效果。
本周二,被問及對俄追加制裁對油市的影響時,特朗普表示不擔心,因為美國可以提高本國產油量。他說:
“我不擔心。我們國家有這么多石油,我們只需進一步加大開采力度?!?/p>
“我不擔心。我們國家有這么多石油,我們只需進一步加大開采力度。”
二級制裁可能沖擊的印度等國也是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而特朗普政府正在同這些國家進行談判或延長關稅暫停期的進一步經貿磋商。這讓外界懷疑,特朗普是否會真的懲罰這些貿易伙伴。
政治分析師AndrewKorybko分析稱,特朗普估計,印度和另一主要石油進口國至少會削減進口俄羅斯的能源,無論是自愿還是出于關稅的壓力,這樣一來就能打擊俄羅斯政府財政,讓普京更愿意做出讓步。
本周二媒體稱,印度決定在8月1日這個截止期前暫緩新的貿易讓步,轉而尋求通過全面雙邊協議解決貿易分歧。印度官員稱目標是9月或10月前敲定協議。
外交努力受挫俄方強硬回應
特朗普今年上臺時承諾迅速結束已進入第四年的俄烏戰(zhàn)爭,他最近對俄羅斯的一再威脅表達了對普京拒絕同意?;疬M行和談的日益不滿。
媒體指出,俄羅斯近幾周加大了對烏克蘭的導彈和無人機攻擊,表明特朗普與普京近期的六次通話都未能取得進展。
本周二,特朗普在談到俄羅斯對他的最后期限的反應時表示:"我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這很遺憾。"
據新華社,本周一特朗普提出設定新的最后期限后,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強硬回應,稱特朗普“在和俄羅斯玩最后通牒的游戲”。
梅德韋杰夫發(fā)帖寫道:“每一個新的最后通牒都是一種威脅,是邁向戰(zhàn)爭的一步。不是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而是在(俄羅斯)和他自己的國家之間?!?/p>
周二,克里姆林宮表示,“注意到”特朗普縮短最后期限的威脅,但明確表示,普京不太可能改變路線。
AndrewKorybko分析稱,美俄都面臨囚徒困境般的計算。特朗普相信,印度和另一主要石油進口國都不想成為最后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普京則認為,印度和該國更擔心這樣的后果:如果對方不配合美國而己方配合,對方就成為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特朗普縮短給最后通牒期限將很快揭示,誰的計算出錯。
來源:紅網
作者:賈采白
編輯:劉美惠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