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無人機的尺寸,似乎成為了大眾普及的最后壁壘。
沒錯,大疆確實用一套精密的折疊設計,將“航拍”塞進了曾經(jīng)只有運動相機才能占據(jù)的背包側袋。但即便如此,起飛前的準備、禁飛區(qū)查詢、復雜的操作和動輒數(shù)千元的售價,依然在普通人和“擁有一張空中自拍”之間,劃下了一道清晰的界線。
受限于對飛行穩(wěn)定性、續(xù)航和圖傳距離的極致追求,主流無人機廠商在動力冗余、電池容量和天線設計上的堆料已經(jīng)到了極致,似乎再精密的結構設計也沒有辦法將這套系統(tǒng)進一步微縮,無人機技術的內(nèi)卷,似乎也已逼近了便攜性的物理極限。
真的嗎?
有趣的是,如果我們將時針往前撥九年,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被遺忘的先行者們似乎并不這么覺得。
在那個專業(yè)賽道已經(jīng)擁擠不堪的節(jié)點,為了將無人機真正帶到每個人的口袋里,這些廠商們開始向著另一個極端探索——極致的便攜與易用,讓無人機像口紅、充電寶一樣,成為消費者每日攜帶的普通物件,隨時隨地,一鍵起飛。
(圖源:X)
這些便攜無人機的探索都很有趣,唯一的問題是,它們要么因為經(jīng)營不善而倒閉,要么因為技術不成熟而被市場淘汰。幸好,科技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長,在它們從主流貨架上消失后,依然會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xù)生命。
比如說,我最近花不到一百塊在閑魚上淘到的這臺AirPix無人機,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口袋無人機15年簡史
如果想了解“口袋自拍無人機”的起源,那我們需要將時鐘撥回到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初現(xiàn)曙光的2010年。
那一年,一家名為派諾特(Parrot)的法國公司推出了AR.Drone,它首次讓普通消費者能用智能手機操控飛行器,這個品類就此誕生。
盡管由于技術迭代迅速,我們很難說AR.Drone就是消費級無人機的唯一開創(chuàng)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對無人機走向大眾市場,確實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圖源:Parrot)
當然了,那時的它更像一個高科技玩具,而不是一個穩(wěn)定的拍攝工具。
而正經(jīng)八百的“到手即飛”航拍無人機,應該是大疆創(chuàng)新(DJI)第一個做成的。
2013年,大疆推出了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精靈Phantom1。它采用一體化設計,搭載了穩(wěn)定的GPS懸停系統(tǒng),用戶只需簡單安裝一個GoPro運動相機,就能獲得前所未有的航拍體驗。
(圖源:DJI)
此后數(shù)年,大疆趁熱打鐵,不斷迭代產(chǎn)品,加入了三軸云臺、高清圖傳和視覺避障系統(tǒng),徹底引爆了航拍市場。
遺憾的是,盡管性能日益強大,但以精靈系列為代表的航拍無人機始終存在一個痛點:體積和重量。它們需要專門的背包攜帶,這對于只想在旅行中拍個創(chuàng)意自拍的普通用戶來說,門檻依然太高。
幾乎是與此同時,市場的另一端,一股追求極致便攜的風潮正在悄然興起。2016年,多家廠商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口袋大小、主打自拍功能的無人機,其中就包括來自意大利的AirSelfie團隊。
(圖源:AirSelfie)
這個團隊最初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亮相,其初代產(chǎn)品尺寸小到可以塞進一個特制的手機殼里進行充電,在需要時取出,通過Wi-Fi與手機連接并控制飛行。
它的目標非常純粹:成為一個能飛的自拍桿。
沒錯,它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無人機,更像是一個“會飛的攝像頭”,一個建立在智能手機生態(tài)基礎上的空中配件,這種極簡的操作邏輯讓它獲得了一批非傳統(tǒng)無人機用戶的青睞。
于是乎,在初代產(chǎn)品試水成功后,他們在2019年推出了我們今天的主角——AirPix。
(圖源:AirSelfie)
它通過獨立的APP與智能手機連接并控制拍攝,機身比iPhoneX更小,重量僅52克,配備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1080P視頻錄制,并號稱擁有一鍵起飛、人臉跟隨、手勢控制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
而這,就是我們今天購入的產(chǎn)品。
古早無人機有多樸實無華?
我所購買的這臺AirPix,很像是國內(nèi)二手商販走大船進來的“洋垃圾”。
正因如此,產(chǎn)品沒有精美的零售包裝盒,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白色紙盒,上面貼著一張條形碼標簽,除此之外空無一物。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從哪個華強北檔口批發(fā)的無牌小商品。
我也找了一張原版包裝盒的圖片,別說設計還挺精致的。
(圖源:LSA)
來看產(chǎn)品,或許是考慮到極致的減重,AirPix通體采用了輕量化的ABS塑料材質。
這導致這款產(chǎn)品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是比較廉價的,雖然它擁有在當時非常前衛(wèi)和安全的籠式設計,將四片螺旋槳完美地包裹在機身內(nèi)部,但實際上手后,那種輕飄飄的感覺反而有點像是兒童玩具,缺少想象中無人機設備應有的那種密度和質感。
(圖源:雷科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蠻符合它現(xiàn)在的身價。
設計上,機身表面采用了磨砂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指紋沾染。整機三圍是102mmx85mmx13mm,比我常用的小米15略寬一些,但是短了不少,可以毫無壓力地滑進沙灘褲的口袋。
機身沒有太多物理按鍵,只有一個USBType-C充電口和一個開機按鈕。所有的操作,包括設置、飛行和拍攝,全部需要通過手機APP來完成。這是一種極簡到極致,甚至有些不方便的設計哲學。
(圖源:雷科技)
在機身的正面,是這臺無人機的技術核心所在。除了正中央的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外,旁邊還有一顆小小的攝像頭,這就是它的光流傳感器,理論上可以幫助無人機在室內(nèi)無GPS的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穩(wěn)定懸停,在它的旁邊,還有氣壓計的開孔,用于輔助定高。
說白了,就是支持光流定位和氣壓定高,但沒有GPS,也沒有機械云臺。
這套在當年看來挺有意思的配置,放到今天其實多少有些不夠看的,這也為我們后續(xù)的飛行體驗埋下了伏筆。
想要給它充電,倒也簡單,一根普通的USBType-C線就能解決,實測完全充滿大約需要二十多分鐘,充電時,指示燈會紅色閃爍,充滿后則變?yōu)榫G色常亮。
接下來,這臺沉睡了數(shù)年的飛行器,終于準備好迎接它在2025年的第一次飛行了。
七年前的無人機,尚能飯否?
當然,僅僅給它充滿電,是沒法讓這臺無人機飛起來的。
盡管這款產(chǎn)品擁有專用APP“AirSelfie”,但是這款應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好找了。為了方便,我這邊使用的是一個通用APP“VRZ”,應用的UI設計,充滿了濃濃的復古氣息,仿佛讓你回到了擬物化和扁平化交替的那個年代。
(圖源:雷科技)
整個界面分為連接、相冊和飛行三大塊,邏輯清晰,但功能簡單。
接下來,長按開機鍵,無人機就會自動進入配對模式。
AirPix并不支持藍牙連接,而是會自動建立一個名為“AirPIX_XXX”的Wi-Fi熱點,然后你需要在手機的Wi-Fi設置中手動連接這個熱點,連接成功后再切回APP,即可完成配對。
整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但也相當繁瑣,每次開機都要重復。對比現(xiàn)在大疆遙控器開機、飛機開機后自動秒連的體驗,高下立判。
成功連接后,APP的界面會切換到實時圖傳,屏幕自然就變成了你的遙控器。
(圖源:雷科技)
不得不說,這個體驗真的蠻奇妙。
由于無人機僅支持2.4GHz的Wi-Fi連接,圖傳的延遲肉眼可見,畫質也被壓縮得相當嚴重,大約只有480p的水準。整個取景體驗,真的很像是在看十年前的網(wǎng)絡視頻電話——就是這玩意現(xiàn)在真的在天上飛著。
(圖源:雷科技)
用戶可選的操控模式分為三種,分別是單手操控,只有一個虛擬搖桿的簡易模式;橫屏操作,左手控制升降和旋轉,右手控制前后左右的專業(yè)模式;以及這款產(chǎn)品的核心賣點,理論上可以識別人臉并進行自動跟蹤拍攝的飛行模式。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臺無人機在實際飛行中,表現(xiàn)究竟如何。
因為沒有無人機經(jīng)驗,我選擇在一個相對寬敞的客廳進行首次試飛。
點擊App上的自動起飛,伴隨著四顆微型電機發(fā)出尖銳的“嗡嗡”聲,AirPix的扇葉開始轉動了起來,然后手猛地向前一扔,AirPix就會直接開始起飛,并晃晃悠悠地垂直上升到大約1.5米的高度。
(圖源:雷科技)
然后,讓人難繃的體驗就開始了。
理論上,在光流和氣壓計的加持下,它應該能穩(wěn)定地懸停在空中。但現(xiàn)實是,它像一個喝醉了的蝴蝶,在空中不停地小范圍隨機漂移。
(圖源:雷科技)
我試過很多方法,關掉風扇、關掉空調、重新校準過,但這玩意就是很難直著飛。必須切到手動模式,頂著操作延遲,全神貫注地用虛擬搖桿不斷修正它的位置,才能勉強讓它不撞上墻壁或者家具。
所謂的“光流定位”,似乎只起到了讓它別飛得太離譜的心理安慰作用。
雖然沒抱什么期望,但我還是鼓起勇氣把它帶到了公司外頭那一小片綠地里,看看這玩意在室外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究竟咋樣。
(圖源:雷科技)
實測下來,微風狀態(tài)下其實還好,能夠簡單操作一下,飛得比室內(nèi)還暢快一些。但只要風力稍大,這臺僅有52克的無人機就很難扛得住,雖說沒有被吹得東倒西歪,但機身姿態(tài)確實是在拼命地抵抗著氣流,圖傳畫面也在劇烈地抖動,無法進行任何有效的構圖。
最終,在一次側風的吹襲下,它被直接吹向了一旁的灌木叢,以一個非常不體面的姿勢掛在了樹枝上,完成了它的室外飛行。
(圖源:雷科技)
至于續(xù)航嘛...
官方在當年宣傳時說的是“單次飛行可達五分鐘”,賣家告訴我的續(xù)航時間是“四分鐘左右”,實測在邊飛邊拍的情況下大約能堅持三分鐘左右,而且這款產(chǎn)品還沒有可換電池設計,沒電就得跑回辦公室充電,如此循環(huán),著實有些折磨。
當然,這臺無人機主打的是“空中自拍”,所以拍攝效果也很重要。
在光線充足的室外環(huán)境下,AirPix的表現(xiàn)只能說是“能拍”。1200萬像素的解析力在今天看來已經(jīng)完全不夠用,畫面放大后細節(jié)模糊,涂抹感嚴重。由于沒有機械云臺,全靠機身姿態(tài)穩(wěn)定,所以畫面邊緣的畫質劣化非常明顯。
色彩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一種濃濃的“手機直出”感,白平衡偶爾會不準確,整體偏藍。寬容度更是重災區(qū),天空部分很容易過曝成一片死白,而建筑的陰影部分則是一片死黑,毫無細節(jié)可言。
(圖源:雷科技)
不過,得益于新穎的空中視角,這些照片發(fā)在朋友圈,沒準能收獲一些點贊。畢竟,視角是無可替代的。
至于錄像,沒有運動補償+飛得七倒八歪,就是這樣的效果。
(圖源:雷科技)
到了夜晚,這臺無人機的影像能力才真正露出了它的底褲。
因為傳感器尺寸太小,光圈也不大,又缺乏任何有效的夜景算法和長曝光模式,AirPix的夜拍效果簡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在低亮度環(huán)境下,除了模糊的光斑,你幾乎看不清任何東西。
(圖源:雷科技)
不夸張地說,隨便一臺現(xiàn)在的千元手機,在計算攝影的加持下,其夜拍能力都能把它按在地上摩擦。
結語:專業(yè)的歸專業(yè),玩具的歸玩具
總結一下,這臺AirPix無人機的體驗如何?
要我說,體驗是挺糟糕的,但過程卻非常有趣。
論飛行,AirPix的飛行性能,甚至不如現(xiàn)在市面上同價位的入門級玩具四軸飛行器;論影像,只能說在白天大太陽底下能用,但是沒有運動防抖就很微妙;它所謂的“智能”,在2025年的今天看來,更像是一個半成品功能的展示。
事實上,哪怕是這款機子在售時,用戶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的。
(圖源:雷科技)
考慮到這個價格,我們似乎也沒有道理要求更多了。
真要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這款產(chǎn)品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科技考古樣本。它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那個在便攜無人機領域,廠商們進行過的瘋狂探索和必然失敗。
它用自己不穩(wěn)定的飛行和糟糕的畫質,證明了如今大疆等主流廠商在飛控算法、機械云臺和圖傳技術上建立的壁壘有多么深厚,更證明了這類“極致便攜但全面妥協(xié)”的解決方案是沒有未來的。
好消息是,經(jīng)過近幾年的大力發(fā)展,無人機這玩意確實是越來越火了。
整個市場不僅涌現(xiàn)出了大量的新產(chǎn)品,用途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樣,更有其他領域的頭部廠商跨界而來,和近乎一片死水的手機市場不同,呈現(xiàn)出一副勃勃生機的面貌。
如果你真的感興趣,那我建議你還是去入手像DJINeo這樣正經(jīng)的掌上無人機,體驗絕對好上不止一點。
如果你只是找樂子,那這點價錢買來玩玩倒也無妨,畢竟無人機就是那種買回來之后大概率會吃灰,但就是忍不住想買的新奇玩意。
你想想,這點小錢就能滿足自己的求知欲,那我肯定覺得這錢花得還挺值。
言情小說《他偏執(zhí)的愛》為什么讓你想成為書中的女一號
偏執(zhí)狂愛一個人的表現(xiàn)
病嬌:《他偏執(zhí)的愛》“哥哥,放了我吧”他滿眼猩紅“你是我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