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覓兒
新智元報道
定慧好困
【新智元導讀】當24歲的AI天才MattDeitke拒絕扎克伯格第一次1.25億美元的邀約時,他或許沒料到自己會成為科技巨頭爭奪戰(zhàn)中的主角。最終,小扎親自登門,將報價提高到四年2.5億美元,第一年即支付1億美元,成功挖角這位AI新星。AI人才市場正如NBA巨星交易般火爆,年輕研究員們手握億級合同,背靠秘密顧問團與巨頭博弈。
今年夏天,24歲的MattDeitke接到了一通來自扎克伯格的電話。
電話那頭,是小扎帶來的足以讓任何年輕人「心跳停止」的消息——一份四年1.25億美元的合同,包括現(xiàn)金與股票期權!
然而,當時的MattDeitke并非待價而沽。
他正熱火朝天地經(jīng)營著自己的AI初創(chuàng)公司Vercept,并且剛從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這樣的大佬手中拿到了1650萬美元的融資。
顯然,這份報價并不足以打動一心想創(chuàng)業(yè)的Deitke。
他幾乎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小扎。
左一為MattDeitke
不過,小扎并未就此放棄,他決定親自出馬,邀請Deitke加入他新組建的Meta「超級智能」團隊。
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
很快,小扎便帶著「修訂版的合同」找到了MattDeitke。
這次,薪酬包直接抬到了4年2.5億美元。甚至,其中高達1億美元在第一年就可領??!
這一驚人的數(shù)字讓MattDeitke措手不及。
他不得不向他的「經(jīng)紀人」——一個由同行組成的、在Slack和Discord秘密頻道里異?;钴S的「顧問團」——求助。
想象一下那個場景:一群二十多歲的頂尖大腦,在一個加密的聊天室里,像分析代碼一樣冷靜地分析著這份來自科技巨頭的、比NBA頂級球星合同還要優(yōu)渥的報價。
他們互相分享著來自谷歌、OpenAI的橄欖枝,商量著如何利用巨頭間的競爭,將自己的身價推向新的高峰!
最終,Matt答應了Meta的超級天價邀約。
MattDeitke的個人主頁已經(jīng)更新為Meta
24歲,讓小扎「兩顧茅廬」
那么,這位讓小扎親自出手遞出橄欖枝的MattDeitke,又是何許人也?
2019年,他進入華盛頓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2023年畢業(yè)后,他繼續(xù)在該校攻讀博士學位。
當大多數(shù)同齡人還將假期實習視為進入大廠的「敲門磚」時,MattDeitke的起點就已經(jīng)是他們眼中的終點了。
他從求學生涯的伊始,便以研究科學家的身份加入了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并負責構建實用且魯棒的多模態(tài)AI系統(tǒng)。
期間,諸如Molmo、ProcTHOR、Objaverse和Phone2Proc等一系列備受矚目的項目,正是由他主導開發(fā)的。
同樣讓人意外的是,他讀博才短短一年就果斷選擇了退學,并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Vercept的AI公司。
眼瞧著MattDeitke拿著2.5億跳了槽,原公司CEOKianaEhsani也在第一時間發(fā)表了態(tài)。
有趣的是,她直接用了Ilya「祝賀」DanielGross被小扎挖走后發(fā)的推文,然后在上面把名字劃掉替換了一下。
并且調(diào)侃道:「期待明年去MattDeitke的私人小島上做客?!?/p>
不知道是不是也和Ilya一樣,臉上笑嘻嘻,心里早已「咬牙切齒」了。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
從24歲博士輟學,到手握上億年薪,Matt用實際經(jīng)歷證明了什么是「風口上的所有豬都會飛起來」,什么是真正的時代紅利!
如今,AI人才爭奪戰(zhàn)的瘋狂程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
硅谷巨頭們?yōu)榱藫寠Z那些掌握尖端技術的AI專家,開出了堪比頂級體育明星的薪資待遇。
2025年全球收入前10體育巨星
NBA球星薪酬榜單,最高的庫里最新報價是6200多萬美元
年輕的AI研究員們?nèi)缤詹祭省ふ材匪购退沟俜摇炖镆粯映蔀槊餍?,紛紛通過專業(yè)的經(jīng)紀人團隊與企業(yè)展開博弈,以爭取更高的薪酬與更多的資源。
不同之處在于,與設有「工資帽」的NBA球隊不同,像Meta、OpenAI和谷歌這樣財大氣粗的AI公司沒有任何薪酬限制。(庫里與金州勇士隊最近的四年合同,就比Deitke與Meta的這份少了3500萬美元。)
這使得AI人才的爭奪戰(zhàn)變得更加狂野,競爭空前激烈!
「招聘AI明星」的現(xiàn)象甚至在社交媒體掀起一場熱潮,人們津津樂道于這些天價轉會,就像討論NBA巨星、足球巨星的轉會一樣熱烈。
即使和NBA最頂級的球星庫里相比,AI明星們幾乎起步都是「億級俱樂部」。
雖然目前AI工程師的頂級年薪,無論從數(shù)額上還是商業(yè)曝光度上,還尚未完全趕上世界級體育巨星那樣的光環(huán)。
但在2025年的現(xiàn)實中,頂尖AI人才與頂級運動員已經(jīng)真正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微軟最近半年從谷歌DeepMind挖走了20多名員工!」這樣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刷屏網(wǎng)絡
雖然看起來很是夸張,但Meta如此激進地爭奪AI人才,并非毫無道理。
小扎曾在內(nèi)部強調(diào),超級智能技術不僅關乎Meta的未來,更關乎人類社會的整體升級,「這種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兩位Meta員工表示,小扎的做法酷似職業(yè)體育俱樂部的老板。
他們認為,即便報價看似荒謬,但只要新招募的人才能幫助公司營收提升哪怕0.5%——對于一家市值逼近2萬億美元的公司而言——這筆買賣就是值得的。
「如果我是扎克,一年光資本支出就花了800億美元,那再多花50億甚至更多去收購一支真正的世界級團隊,把公司帶到新高度,這難道不值嗎?」。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Meta最初給工程師開出的價碼各不相同,但普遍在千萬美元級別。
AI研究員的就業(yè)市場與職業(yè)體育的相似之處由來已久。
2012年,多倫多大學的三位學者發(fā)表了一篇關于開創(chuàng)性AI系統(tǒng)的論文,該系統(tǒng)能夠識別花卉、汽車等物體。
Hinton、Ilya和Alex
隨后,他們以4400萬美元的價格,將自己「拍賣」給了出價最高的企業(yè)——谷歌。
這在整個科技行業(yè)引發(fā)了一場人才競賽。
到2014年,微軟研究院負責人PeterLee已將這一市場比作潛力新星云集的職業(yè)橄欖球聯(lián)盟,當時許多新秀的年薪已達到百萬美元級別。
「這類人才的身價實在驚人!去年,一位世界頂級的深度學習專家的身價,差不多相當于一位頂級的NFL四分衛(wèi)新秀?!?/p>
自2022年OpenAI發(fā)布ChatGPT、引爆行業(yè)競賽以來,AI研究員在薪酬談判中的議價能力與日俱增。
人才稀缺是他們的最大籌碼:只有極少數(shù)人具備開發(fā)先進AI系統(tǒng)所需的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
這是因為AI的構建方式與傳統(tǒng)軟件截然不同。
AI系統(tǒng)需要通過分析海量數(shù)字數(shù)據(jù)進行學習。
而最先進的系統(tǒng)需要巨大的算力池,這種資源只有少數(shù)幾家公司能夠提供,因此擁有相關經(jīng)驗的研究人員寥寥無幾。
結果便是新一輪的人才大戰(zhàn),薪酬從每年數(shù)百萬美元飆升至動輒數(shù)億美元。
但重金招募只是爭奪戰(zhàn)的一面,還有一張看不見的王牌:算力資源。
Meta有望成為首個上線1GW以上超級集群的實驗室
Meta告訴潛在候選人,他們能提供多達3萬顆GPU芯片用于研究,這在AI界是極其珍貴的「戰(zhàn)略物資」,往往比現(xiàn)金更具吸引力。
為了精準獵取頂級人才,Meta甚至有一份內(nèi)部機密文件「天才清單」(TheList)。
名單上的人大多具備三個條件:AI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在頂級實驗室的工作經(jīng)歷,以及對AI研究突破做出過貢獻。
在這個頂尖圈子里,研究員們也自發(fā)組成了聊天群組,在Slack或Discord上交換信息。
一旦有人收到巨額邀約,立即在群組內(nèi)分享細節(jié),朋友們迅速獻計獻策,以進一步提高談判籌碼。
人才爭奪的激烈程度,甚至讓一向財大氣粗的OpenAI都感受到壓力,不得不緊急調(diào)整自己的薪資結構。
公司高管明確表示:「Meta的報價我們并不會跟進到底,因為我們相信員工加入OpenAI,首先要看中的是公司未來的巨大潛力?!?/p>
小扎并非戰(zhàn)無不勝
的確,雖然這句話從核心快被「挖空」的OpenAI嘴里說出來,有些難以讓人信服;但在OpenAI前CTOMiraMurati這里,小扎確實碰了一鼻子灰。
當時,一路高歌猛進的小扎,給ThinkingMachinesLab的研究員開出了4年2億-5億美元的薪酬包。其中,。
然而,這場豪擲千金的行動并未如愿。
面對如此誘人的薪酬包,研究員們依然堅定地選擇留在原公司——所有12名核心研究人員,全部拒絕了Meta的邀約。
造成這種狀況的核心原因在于,Meta在超級智能領域的戰(zhàn)略仍不清晰。
盡管小扎曾表示Meta致力于開發(fā)世界頂級的AI技術,但公司最近推出的旗艦模型Llama4卻遭到廣泛批評。
一方面是發(fā)布延遲,另一方面則是被質(zhì)疑操縱了基準測試數(shù)據(jù)。
這種爭議和批評顯然削弱了Meta在業(yè)界的信譽,也使不少研究員對Meta未來的戰(zhàn)略方向產(chǎn)生了懷疑。
此外,一些研究員對Meta當前的產(chǎn)品路線圖并不感興趣,尤其對為Reels或Facebook提供被稱為「AI快餐內(nèi)容」的任務缺乏動力。
與之相對的是,像OpenAI和Anthropic這樣具有明確使命、致力于打造真正惠及人類的超級智能公司的吸引力更大。
更為重要的是,ThinkingMachinesLab本身資金充裕,近期完成了創(chuàng)紀錄的200億美元種子輪融資,公司估值已達120億美元。
對Meta來說,戰(zhàn)略模糊、核心模型不受認可的問題依舊存在。
如何將招募到的人才和巨額投入轉化為實際成果,Meta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年輕研究員來說,這場AI人才爭奪戰(zhàn)確實提供了一次改變?nèi)松壽E的機會。
誰也沒想到,短短幾年間,科技圈的故事已經(jīng)如同好萊塢電影般跌宕起伏,而年輕的AI專家們,已然成為這個新時代真正的超級明星。
但無論如何,這場由資本和代碼掀起的滔天巨浪,已經(jīng)將像MattDeitke這樣的年輕人推向了時代的頂峰。
讓他們在24歲的年紀,就擁有了主宰自己命運、甚至讓科技巨頭為之側目的驚人力量。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5/07/31/technology/ai-researchers-nba-stars.html
超實用的百科全書,為你坐月子育兒保駕護航!
③ 勤哺乳:哺乳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月子里建議每日哺乳不少于8~12次,勤哺乳可以促進泌乳反饋,同時要注意保持正確的銜乳姿勢,讓寶寶和媽媽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覺_。④ 適當活動:坐月子雖然名為“坐月子”,但寶媽們可不要一直坐在床上,適當下床活動,可以常抱娃在床邊走一走,可以促進惡露排出,對身體有幫助請點贊-。
產(chǎn)婦坐月子別亂吃,做到“四吃三不吃”,身體恢復快還不落月子病
在這本書中,鐘菊并沒有像其他大百科全書式的月子書那樣羅列諸多知識點,而是結合自己十多年的月嫂工作經(jīng)歷,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諸多從業(yè)期間在不同家庭擔任月嫂的精彩故事,在故事中穿插分享一些月子護理知識和新生兒的護理知識,內(nèi)容十分廣泛,不僅涵蓋了常見月子書會包含的產(chǎn)婦養(yǎng)護、月子餐、小兒養(yǎng)護、母乳喂養(yǎng)等我繼續(xù)說-|。
知道這10個坐月子禁忌,對產(chǎn)婦和寶寶都有好處
因此,作為產(chǎn)婦,我們在坐月子時,如果被老人要求大補雞湯、人參之類的食物,一定要拒絕哦。二、拒絕潔癖不管你多愛干凈,都不能在產(chǎn)后的第一天洗澡-。此外,即便能洗澡了,每天一遍也是沒必要的。當然,洗頭也在其內(nèi)。早知道,生娃后,我們的身體格外虛弱,毛孔開放,一不小心就會“受內(nèi)傷”。這里建議寶媽們,..
來源:紅網(wǎng)
作者:召宇
編輯:劉靜宜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wǎng)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