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發(fā)自凹非寺量子位|公眾號QbitAI
AICoding太火,微軟也坐不住了。
GitHub放大招,新工具GitHubSpark只需自然語言,就能把你的想法變成APP。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親自站臺,只要你有想法,GitHubSpark來幫你實現(xiàn)!
網(wǎng)友們表示:Windsurf、Replit、Lovable們,準備顫抖吧!
一切創(chuàng)意都始于Spark
自從在GitHubUniverse2024大會上首次亮相以來,GitHubSpark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背靠微軟和全球最大的開發(fā)者平臺GitHub,這款AI應用開發(fā)工具的最終形態(tài)屬實讓人期待。
果不其然,這次的發(fā)布沒讓人失望。
例如,開發(fā)者JohnLokerse就演示了他如何通過GitHubSpark構(gòu)建一款處理產(chǎn)品反饋的應用。
從簡單的文字描述到能上傳,下載數(shù)據(jù)的應用,只要不到一分鐘。
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在輸入最初的指令后(別忘了讓CopilotChat幫你生成提示),Spark會快速生成一版原型。
然后,可以通過左上方的Theme(主題),直接修改UI界面的排版、顏色,甚至是圓角這樣的細節(jié)。另外,為實現(xiàn)個性化的UI定制,用戶也可以直接上傳草圖、屏幕截圖為Spark提供應用的視覺參考。
這極大地簡化了UI迭代的流程。在減少不必要的文字輸入操作的同時,也有效防止了因文字輸入而可能帶來的版本錯誤。
接下來,在左下角的Suggestion(建議)中,Spark會智能地對當前的版本進行分析,針對缺點進行分析。用戶可以選擇這些建議進行修改,也可以詢問Copilot,或者自行修改。
最后,這款原型在1分鐘內(nèi)成為了一款能夠真正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管理的微型應用。
而這僅僅只是GitHubSpark最簡單的實現(xiàn)。
不止是UI
UI固然重要,但只有當一個軟件能夠存儲、處理、輸出數(shù)據(jù)時,才開始變得真正有意義。
當面對絕大多數(shù)AI開發(fā)工具頭疼的前端存儲問題時,Spark能夠自動識別需要存儲的部分并托管到云存儲。
同時,Spark還支持代碼、資產(chǎn)的預覽與編輯,用戶不僅可以查看自動生成的底層代碼和數(shù)字資產(chǎn),還能在代碼層面進行修改、補全、替換。
而在版本迭代的過程中,Spark會自動檢測并修復錯誤,這極大地提升了AI工具對不同層次用戶的靈活性與專業(yè)可塑性。
此外,為了使用戶做出的應用更加聰明,Spark還實現(xiàn)了AI“套娃”。
不僅用AI來開發(fā)應用,應用里還可以繼續(xù)調(diào)用AI,OpenAI、Meta、Deepseek、xAI任你選。
比如,你想做一個推薦餐廳的程序,那么你還可以在程序里加個小agent,幫你自動地根據(jù)距離、價格、好評等因素進行排序。
最后,只要是用戶能想到的,用到的,都坐擁Copoilt和GitHub的強大加持。
用戶不僅可以一鍵將Spark應用連接到GitHub倉庫,完整保留所有修改記錄,還能實現(xiàn)Spark與代碼倉庫的雙向同步,自動同步在任一端的改動。
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同步的GitHubCodespace和Copilot開發(fā)Spark,并且可以創(chuàng)建代碼庫用于團隊合作,充分利用GitHub的工具和集成生態(tài)系統(tǒng)。
此外,GitHubCopilot還能在倉庫中為你生成代碼、起草修復建議甚至創(chuàng)建改進型PR,開發(fā)協(xié)作幾乎零門檻。
那么最后也是用戶最關(guān)心的問題,它多少錢?
任何訂閱CopliotPro+的用戶都可以使用Spark,而CopliotPro+的訂閱費用維持了市場主流的定價:
39美元一個月,390美元一年,每月包含375條Spark消息,超額后每條約0.04美元。
微軟下場
GitHubSpark一經(jīng)發(fā)布,網(wǎng)友們就直呼,Bolt,Replit們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但其實早在2018年,微軟收購GitHub的主導者——那位為Spark親自站臺的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就將戰(zhàn)略重點放在了云計算服務和開源軟件的開發(fā)上。
而微軟沉淀多年的云服務(MicrosoftAzure)正是促成Spark實現(xiàn)全棧開發(fā)的關(guān)鍵因素。
無論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云存儲,還是服務器托管、身份驗證、部署服務、調(diào)用模型、安全監(jiān)控都離不開Azure的支持。
GitHub官方將GitHubSpark定義為一款一體化AI驅(qū)動的智能應用構(gòu)建平臺,而它真正特別之處,就在于它把原本散落在多個平臺和服務中的開發(fā)環(huán)節(jié),一次性打包整合了起來。
對于個人開發(fā)者、小團隊,甚至是非程序員而言,這種“從prompt到產(chǎn)品”的路徑極大降低了門檻。
而對于微軟來說,這不僅是在完善其AI生態(tài)閉環(huán),更是在把開發(fā)者牢牢鎖進GitHub+Azure的系統(tǒng)中——有消息稱,Spark將會覆蓋全球10億用戶。
就像去年Spark剛亮相,Web開發(fā)者Kitze在推文中提到的:
參考鏈接:[1]https://x.com/ashtom/status/1948054772835402175[2]https://github.com/features/spark?utm_campaign=CL-Spark-X&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X[3]https://docs.github.com/en/copilot/tutorials/building-ai-app-prototypes?utm_campaign=CL-Spark-X&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X[4]https://docs.github.com/en/copilot/responsible-use-of-github-copilot-features/responsible-use-of-github-spark[5]https://www.infoq.com/news/2024/11/github-universe-2024-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