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成都7月27日電(記者岳依桐)一走進(jìn)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的桂湖,夏日的酷暑瞬間變得“溫柔”起來,兩株相傳由明代狀元楊升庵所植的連理紫藤枝蔓交纏,在空中延伸出約500平方米的綠蔭,形成一條壯觀的紫藤長廊?!耙惶みM(jìn)這里,就好像穿越了時間、空間,置身于一片如夢似幻的綠色天地。很難想象在現(xiàn)代化城市中心,竟然‘藏著’這樣一塊寶地。”27日,委內(nèi)瑞拉《委國僑報》副社長鄭海燕如是感慨道。
桂湖始建于初唐,占地約48000平方米,園內(nèi)現(xiàn)存樓臺亭閣20余處,“連理古藤”“交加伊人”“荷塘月色”“翠屏亭亭”“楊柳樓臺”“古城問津”“天然圖畫”“叢桂留人”八大特色景觀吸引中外游人。位于其中的楊升庵祠更記錄了出生于新都的狀元、知名哲人楊慎的生平。
當(dāng)日,這片歷史悠久的園林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跟隨“行走中國·2025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前來的20余家主流華文媒體代表。
27日,華文媒體代表一行走進(jìn)位于成都市新都區(qū)的桂湖,在古藤長廊下了解新都?xì)v史。記者王磊攝亭臺樓閣、湖畔垂柳以及層層疊疊的碧綠荷葉、點綴其中的粉色荷花……眼前美景吸引華媒代表們不斷按下手中快門?!拔瘍?nèi)瑞拉全年氣候較熱,看不到這樣的場景,感覺真的很安逸!”鄭海燕直言,新都古今交融的城市底蘊在桂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安徽摮鞘鞋F(xiàn)代化發(fā)展的速度有多快,園林內(nèi)的時光仿佛‘暫?!屓烁械絻?nèi)心平靜。新都真的很適合居住?!?/p>
“人和自然關(guān)系的最好形式就是深度共融。而在新都區(qū),我感受到了這種融合,也看到了這座城市的變與不變。”法國《歐洲時報》駐北京代表處主任馬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桂湖中古人留下的風(fēng)骨、自然景觀帶來的體驗千百年來未曾改變,而變化的則是新都區(qū)日益提升的發(fā)展活力、潛力。
在馬林看來,中國每一座城市的現(xiàn)代化進(jìn)程都需要有自己的特點。桂湖就好像新都的“文化指紋”,其中凝聚著當(dāng)?shù)厝藢Τ鞘械挠洃浐颓楦?,這是永恒不變的寶藏。“類似的‘文化指紋’,不論多么古老,都與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科技高速發(fā)展等完全不悖,甚至起到一種推動作用?!?/p>27日,華文媒體代表在位于成都市新都區(qū)的桂湖參訪。記者王磊攝
老人們在涼亭里乘涼閑聊,端著“長槍短炮”的中年攝影愛好者正捕捉夏日荷影,身著各色服裝的年輕人則忙著拍照打卡……這一幅老中青共享夏日閑趣的畫面給新西蘭BNE佳訊全媒體集團(tuán)新媒體總編王紫璇留下深刻印象。
“在繁華鬧市中有這樣一片美麗的園林,不僅為當(dāng)?shù)鼐用裉峁┝诵蓍e放松的去處,更讓他們在繁忙都市中也能尋到放松心靈的角落。”王紫璇說,此處歷史與現(xiàn)代交融,不僅是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shè)的成效縮影,更體現(xiàn)出新都區(qū)別具一格的城市發(fā)展理念,是向海外講好“新都故事”的一張重要名片。(完)
【文化傳播】杜甫草堂、百花潭、川茶、蜀錦……成都娃的這些考題...
2020年、2021年,成都中考語文試題兩次使用成都地方志中的文本作為命題材料_。其中,2020年B卷文言文閱讀部分,使用的是明代《天啟新修成都府志》中收錄的楊廷和《重修杜工部草堂記》一文。文章記載的是明孝宗弘治年間重修成都杜甫草堂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作者楊廷和是新都人,當(dāng)然,他還有一重身份則是大學(xué)者楊慎的 例如,在語文B卷的文言文板塊,12分的材料來自明代楊廷和的《重修杜工部草堂記》__。除了考文言文的翻譯,其中一題十分有趣,要求用初中所學(xué)的杜甫詩句來說明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處——-。考生只要熟悉杜甫的詩歌成就,或者憂國憂民的情操,甚至是多逛幾次杜甫草堂的千詩碑,就很容易得分|——。而到了英語卷,閱讀理解《Happy 等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