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簡單的喜報背后,其實有著相當復雜的現(xiàn)實因素。
▲資料圖:江西省余干中學。圖/該校視頻號截圖
文|蔣理
據(jù)縱覽新聞報道,7月21日晚,有網友曬出江西上饒余干中學的一張高考喜報,引發(fā)關注。喜報顯示,在多名高分學生拒報清北志愿的情況下,我校仍有3名同學被北京大學正式錄取。7月22日,余干中學負責人回復記者,獲知此事后,已要求撤下整改。
不少網友指出,該學校發(fā)布高考喜報,屬違規(guī)行為。還有網友稱,喜報上的內容除了宣傳考上北大的考生,其實也在“指責”該校多名高分考生拒報清北的行為。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督逃筷P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也重申,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升學率”“錄取率”“高分考生”等。
可見,該校這則喜報本身就涉嫌違規(guī)。而誠如一些網友所說,喜報中“在多名高分學生拒報清北志愿的情況下”的表述,也暗含對幾名拒報清北志愿學生的指責之意。因此,對此事的處理,不能只是將喜報撤下,捋清其中可能的原因,方能切實推進扭轉基礎教育的功利化、短視化問題,構建良好教育生態(tài)。
和一些學校在朋友圈等場景暗戳戳宣傳高分生不同,在有明文規(guī)定的背景下,涉事學校依舊發(fā)喜報,這說明該校在執(zhí)行相關要求方面做得不到位。這符合公眾的印象,畢竟,從公開報道看,在一些地方,不得宣傳高分生、升學率的要求,在執(zhí)行層面很難得到有效落實。
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有的地方政府領導本就特別在意升學率,尤其是清北率。像這兩天的“縣委書記看望慰問被清華大學錄取學子”的消息,就有一定的典型性。試想,如果地方主官都認為這是當?shù)剞k學的政績,那么,對于學校的違規(guī)宣傳,當?shù)氐慕逃鞴懿块T自然也就視而不見了。
這些問題的存在,僅靠批評學校并不能消除。畢竟,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如果地方領導的“高度重視”,且系統(tǒng)性的激勵機制也傾向于此,那學校和教師執(zhí)著于清北率,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換言之,在這件事上,學校、教育部門和部分地方主官其實是“利益共同體”。因此,即便“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yōu)評先等掛鉤”等要求早已出臺,但升學政績觀、清北政績觀在一些地方仍舊頑固存在。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老百姓觀念深處認的也還是清北率?;诖?,學校宣傳清北率,也可以更好搶生源、留住當?shù)厣矗F(xiàn)實中,地方高中學校的“生源爭奪戰(zhàn)”相當激烈。
就此看,在一則簡單的喜報背后,其實有著相當復雜的現(xiàn)實因素。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違規(guī)宣傳炒作高分生、清北錄取人數(shù)的現(xiàn)象,就屢禁不止。
事實上,在此類事件中,相關違規(guī)事件的處理鮮有動真格的,即便處理,責任也可巧妙地推到基層教師身上。因此,相比于沒有高分生、沒有考上清北的學生來說,學校違規(guī)宣傳高分生、升學率,都不是事兒。
哪怕違規(guī)宣傳被輿論質疑,對學校的處理也可能輕描淡寫。像一些人所指出的,是否存在“象征性處理后對學校領導進行提拔”的現(xiàn)象,其實也值得進一步審視。
這也是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難點。要推進破除唯分數(shù)、唯升學評價改革,就必須對教育生態(tài)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各類責任主體,依規(guī)依法問責追責,杜絕點到為止,不痛不癢。
而在提高問責追責力度之余,也該看到更多矛盾所在,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舉措,扭轉教育政績觀、系統(tǒng)性地優(yōu)化激勵機制。如此,方能徹底扭轉基礎教育功利化、短視化傾向,讓學校不再“冒險發(fā)喜報”。
《萬族之主》,身邊的小伙伴都在討論,看完一章我懂了
《萬族之主》,封神之作還是徒有虛名?進來看看就知道了
小說:穿越成厲飛雨,逆天改命,萬族之主橫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