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蔚來又攤上事了,蔚來首批車主高先生,花了60多萬買的蔚來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承諾了終身權益。
結果車子才開了5年就取消了權益,蔚來官方的理由是車主一年跑了17萬公里,超出普通用戶使用場景,用于特殊目的。
而站在車主的視角看,就是蔚來自己玩不起了,覺得車主用車太多了,直接取消了終身權益。
終身權益不是短期經濟賬,而是實打實服務體驗。
蔚來李斌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為了在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對于首批用戶承諾了終身權益,可以享受私人定制的售后服務。
這也是蔚來早期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的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獲得了業(yè)內認可。
但只是因為車主用車頻繁就取消權益未免太過任性。
售后服務體現(xiàn)的是一個車企的責任心。
若所謂的終身權益,可以說收回就收回,沒有落到實處。
那這個終身權益也只是為了謀利,而不是為了服務本身。
這不僅會讓新能源車主的體驗大打折扣,還會讓蔚來后續(xù)的發(fā)展陷入被動。
蔚來與其他車企的不同在于,蔚來不止是造車而已。
還投入600億用于研發(fā)和新能源基礎設施,蔚來的換電服務和充電站基礎設施是一大亮點。
李斌的野心很大,蔚來不止是成為一家車企,還要做新能源制造領域的全能服務商。
這是要往汽車圈比亞迪和汽車圈華為的方向走的。
但只因為車主用車比較多,覺得劃不來,就取消了終身權益。
那就是只算短期經濟賬,所謂長期服務體驗變成噱頭。
這樣下去蔚來的差異化服務優(yōu)勢就沒有了,不利于用戶增長。
造車新勢力要向問界大酒店看齊
蔚來取消高端車主用戶權益,讓新能源汽車用戶對于電動汽車產業(yè)的售后服務有了質疑,影響的其實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造車新勢力特別是互聯(lián)網車企不能只是重視互聯(lián)網營銷,卻做不到實打實的服務體驗。
這一點建議互聯(lián)網車企要向華為的鴻蒙智行線下門店學習。
最近火起來的“問界大酒店”,真正讓車主和家庭用戶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用戶線下服務和體驗。
不僅提升了鴻蒙智行的服務體驗,也讓華為賦能的車企品牌價值上了一個檔次。
服務不能當成短期謀利業(yè)務來做,設置各種復雜條款,看似是保護車企,避免損失。
實際上是站在用戶服務和體驗的對立面。
問界的車主都是家庭用戶為主,也不差那么一兩頓飯錢,但這種線下體驗太接地氣了。
放在國內其他車企,總擔心被用戶薅羊毛,服務越來越虛化,售后條款限制越來越多,一點都不大方。
華為鴻蒙智行的大酒店體驗,就差再給用戶提供一個五星級大床房了。
哪怕客戶連吃帶拿,還帶著朋友家人來,鴻蒙智行的服務人員也是笑臉相迎,不會摳摳搜搜。
這一點余承東真的看得很遠。
能買問界的車主,往往不差錢,來線下門店吃吃喝喝也花不了門店的幾個錢。
短視的車企會覺得虧本了,覺得被薅羊毛。
而在華為服務門店看來,這些問界用戶給華為鴻蒙智行門店,帶來了新的用戶和人流量。
終身權益和服務體驗是要看得見的行動,而不是紙面上的東西。
問界大酒店的爆火,也是在給國內新能源車企打樣,提升整個行業(yè)的售后服務質量。
蔚來的進退兩難
蔚來有心做長期的服務體驗,卻又受制于長期虧損,無法盈利的困局。
從蔚來財報上看,造車十多年,每年都是虧損,累計虧損超千億,蔚來的主要虧損都在研發(fā)和補能基礎設施上。
一邊要維護首批車主的私人定制服務,一邊又要向大眾乘用車市場發(fā)展,提高市場份額。
這等于放棄了高端小眾汽車市場的一部分市場,也會讓一部分高端車主權益受損。
取消終身權益看似針對少數(shù)車主,實際上是蔚來的轉型陣痛。
蔚來復刻特斯拉的模式失敗了,即使在高端車型市場有市場份額優(yōu)勢,也未能盈利。
后續(xù)要解決虧損,維持經營,只有發(fā)展中低端車型,成為大眾汽車市場一員,才能有機會翻身。
在服務體驗和盈利目標的抉擇上,若能兩者兼顧,蔚來就能繼續(xù)維護用戶口碑。
若只能二選一,即使短期能盈利,也不利于長期的發(fā)展。
你覺得蔚來取消高端車主終身權益。合理嗎?
分享你的觀點,一起交流吧!
虛幻引擎:從游戲到電影的跨時代應用
A17 Pro芯片性能強悍,3A游戲《刺客信條:幻境》將登陸iPhone 15...
穿越現(xiàn)實與幻境:《Control》體驗與新怪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