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最新的消息來看,下一代處理器無論是AMD還是英特爾又將打起核戰(zhàn),通過不斷提升的核心數量來滿足包括AI訓練在內的各種復雜的任務,特別是對于大中型企業(yè)來說更是如此。不過想要實現更多的核心,優(yōu)秀的工藝制程顯然少不了,對此英特爾計劃大規(guī)模推廣自家的Intel18A工藝,包括在移動處理器以及服務器處理器上都采用這項工藝。根據最新的曝光英特爾將會在明年推出至強7處理器,主打的就是一個超多核心。
據悉英特爾至強7處理器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了Intel18A制造工藝,此外得益于最新的制程工藝,代號為DiamondRapids的至強7處理器也將擁有更多的核心,例如旗艦型號或許將會擁有192個P核,與現在至強6的128核相比整整提升了50%,當然這個核心數目也超過了老對手AMD的128核。
除了核心數量之外,英特爾至強7處理器還將對新型內存提供更好的支持,例如最高支持12.8GHz的內存頻率,為服務器的高速運算提供極其充沛的帶寬,此外至強7處理器也將支持包括APX指令集,原生支持NVIDIA數據格式,實際上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如今大紅大紫的AI訓練領域。
當然想要實現如此多的功能,至強7處理器的面積估計有不小的提升,插槽將會采用LGA9324,并且功耗也將達到500W,不過對于服務器企業(yè)來說,強大的算力才是一切,這些都可以用強勁的冷卻系統(tǒng)得以解決。估計英特爾也是希望能夠借助Intel18A工藝來幫助自己再打個翻身仗,以挽回如今各個領域節(jié)節(jié)敗退的尷尬局面。
我國一枚小導彈竟與核武器并肩,獲得國家特等獎,為何要感謝越南
盡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人們已經研發(fā)了“RPG”、“巴祖卡”和“鐵拳”等反裝甲武器來攻擊坦克,但當時這些武器的射程較短且準確性不足。坦克與反坦克武器之間的關系,就像最銳利的矛與最堅硬的盾,始終在相互演變和相互作用。因此,當這些武器面對更先進、裝甲更堅固、速度更迅猛的坦克時,就顯得無能為力,如何 相比德式磁性反坦克雷,日本人的刺雷更加簡單粗暴,其結構分為雷桿和雷體兩部分,雷桿是一根1~1.5米長的木棍或竹竿,制作材料隨處可得————。雷體為長度30厘米、直徑20厘米的圓錐體,由無復層鋼制成,錐體尖端裝有金屬管套,內置引信機構,可以固定在雷桿前端,錐體內部有空腔,裝填2.9公斤TNT炸藥,在錐體底部等距等我繼續(xù)說。守望先鋒英雄設計細節(jié)與彩蛋分析:末日鐵拳皮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