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年會,領導讓你采購水果,并暗示你去他指定的一家去采購,但那家水果店水果經常積壓不新鮮,你怎么辦?
杜祥琬院士:穿越2060,中國還有沒有煤?丨大象會客廳
大象新聞
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87歲。今年7月,鄭州舉辦中原“雙碳”會議,《大象會客廳》有幸專訪到了他。
吸引我們的是他身上的多個標簽:河南籍院士,生于南陽,長在開封;“斜杠頂流”,有名的“跨界院士”。造氫彈(和鄧稼先、于敏等是同事),后轉戰(zhàn)高能激光(國家863計劃激光專家組組長),如今87歲,依然在搞能源革命。會寫詩,愛唱歌,愛讀書。
如果你也有年齡焦慮,如果你也在躺平和內卷中“仰臥起坐”,或許他的經歷會給你“支棱起來”的答案。
?空調調高一度,就能省好幾億度電
?河南蘭考靠“風光”告別燃煤
?人造太陽五六十年內有望成真,星際旅行期待下
【任煒】這兩天太熱了,媒體報道如果不開空調的話,可能會得一種熱射病,還挺危及生命的。
【杜祥琬】其實可以不用這么涼,還可以高一點,可以省電。
【任煒】有這樣的一種聲音,說我們每個人把空調調高一度,還不如有些工廠排放的零頭,能節(jié)省多少能源?
【杜祥琬】14億人,大概有三四億個家庭,每個家庭少一度電,這就好幾億度電了。所以大家都要行動起來,都要做努力。
【任煒】在您的推動下,蘭考成為全國首個農村能源改革試點,當?shù)匕l(fā)生了哪些改變?
【杜祥琬】蘭考的特點是什么呢,原來是河南省的燃煤發(fā)電廠給它送電,它現(xiàn)在有光伏,還裝了風機,還有垃圾發(fā)電,現(xiàn)在它發(fā)的電自己用不完,余電還能上網。
【任煒】蘭考打個樣了,為什么說我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還不到1/10,瓶頸在哪兒?
【杜祥琬】為什么要講這件事?讓大家了解這件事,不斷地推廣這件事?,F(xiàn)在電靠哪?靠燃煤發(fā)電廠。如果像蘭考這樣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增加了,煤電就可以逐步減少下來。先立后破,就是新房子沒蓋好,別動老房子,但是新房子要逐步地蓋,老房子慢慢就可以減少。說起來中國的煤炭很多,但是煤炭畢竟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所以要早做準備。
【任煒】如果穿越到2060年,您最想先了解什么數(shù)據(jù)?
【杜祥琬】想要了解那個時候中國是不是沒有煤炭了。
【任煒】如果到2060年真能達到非化石能源占80%,我們的生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杜祥琬】氫能會增加,還有太陽能、風能,這要跟儲能結合好,讓波動的太陽能、風能能夠靈活支配。
【任煒】可控的核聚變,原料幾乎用之不竭取之不盡,能夠實現(xiàn)商業(yè)化嗎?
【杜祥琬】可控核聚變沒有原理性的障礙,但還需要時間?,F(xiàn)在可控核聚變在不斷進步,在法國南部,在中國的合肥、成都,都在做努力。
【任煒】咱們的人造太陽何時成真?
【杜祥琬】大概需要時間二三十年,頂多五六十年。
【任煒】如果實現(xiàn)這種可控核聚變的話,星際旅行能實現(xiàn)嗎?
【杜祥琬】星際旅行在太陽系內可以,再超出范圍,能源是個問題,所以要發(fā)展核能,但是核能能不能支撐那么長時間,還要算計一下。
?三次跨界,國家需要就是自己的專業(yè)選擇
?克服困難的唯一辦法就是學習
【任煒】您是在河南長大的,您能不能回憶一下您的童年趣事?
【杜祥琬】首先要跟你講童年不趣的事。因為我生在1938年,原來省會在開封,我為什么會生在南陽?就是逃日本。國難當頭,但是那個時候辦教育的人,我到現(xiàn)在還很欽佩他們,不管國家有多么困難,但是我們教育要辦下去,孩子們不能不上學。
【任煒】您從小對于對于教育的認知以及要讀書的認知,來自于您的家庭,也來自于當下的那種環(huán)境。您是我們新中國早期的留學生,當時知道以后要致力于干什么嗎?
【杜祥琬】當時出去的時候錢三強來給我們送行,跟蘇聯(lián)訂的合同,送30個人去學物理,結果送我們到了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我只記得錢三強在黑板上寫道,回來要提高國家的科技水平,但是回來干什么并不知道。后來上學期間,也是錢三強通過大使館給我們傳遞一個信息,要我們學好中子輸運理論,我就知道了讓我們搞核武器。
【任煒】所以說有了您最經典的三次跨界。
【杜祥琬】對,這是核,后來863計劃,1986年開始搞激光,成立專家組,要我做專家組的組長。到本世紀初,我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長副院長,那個時候就不光是核了,是整個能源。
【任煒】您一次次的跨界,其實是緊扣著國家的戰(zhàn)略需求。不管是從核領域到激光領域,再到能源領域,就像三條不同的河流一樣,速度不一樣,深度不一樣。
【杜祥琬】你說得對,但是有一條,這幾個方向都沒有離開物理學,我覺得有新的需求,一定要學習新的知識。
【任煒】這當中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困難?
【杜祥琬】有困難。我覺得克服困難的唯一辦法就是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們學習,向實踐學習。那個時候國家要做激光了,我們真不知道做激光干什么,也沒有激光武器的概念。后來才知道,原來激光可以打導彈。2015年九三閱兵的時候,激光就起什么作用?叫“低空衛(wèi)士”。當時閱兵的最后一個節(jié)目,是空軍的飛行表演,飛機沒有上來的時候,在東長安街上頭有一個氣球在往上升。它上去飛機就不安全了。于是閱兵指揮部就給我們下命令,把這個氣球干掉。沒有幾秒鐘就把它干掉了,保證了飛機的安全。
?60歲的人是可以從頭開始的
?院士回憶鄧稼先、于敏: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愛,是不變的力量
【任煒】“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先生給您送過一句話,說60歲的人是可以從頭開始的,您怎么理解這句話?
【杜祥琬】我一開始對他這句話的理解,只是覺得他要我們這一輩兒人從60歲要努力,后來我一想才知道,原來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跟我說這話的時候已經90歲了。30年他做多少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他負責的;到原子能院去,準分子激光的課題是他開的;還有激光核聚變在上海做,都是他60歲到90歲期間干的。
【任煒】在不同時期像鄧稼先、于敏等都是您的同事,是不是對您的影響也很大?
【杜祥琬】鄧稼先是我們的所長,然后還有下面于敏、周光召、黃祖洽,還有周毓麟搞數(shù)學的,他們可以說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榜樣。他們有主任、副主任的辦公室,但他們經常跑到我們辦公室里來,找干具體工作的同志討論很具體的問題,這一點給我印象很好。后來我也做了所領導,鄧稼先做了我們院長。向基層學習,向搞具體工作的人學習,這一點始終沒有變。
【任煒】這也體現(xiàn)出來其實他們對于科學態(tài)度的一種嚴謹性。
【杜祥琬】最主要的一點,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愛,是他們不變的力量。因為國家進步的需要,他們堅持做好核武器的工作。那時候美國蘇聯(lián)在我們前面先做了,但是他們對這方面是絕對保密的。中國人靠著自力更生,突破原子彈、氫彈原理。氫彈跟原子彈比起來,復雜多了。怎么做的?切磋,大家切磋完了還不能定下來,就上計算機上去算。我參加的第一次氫彈的試驗,就是氫彈原理試驗,過了半年才有了氫彈試驗。
?躺平是干不成事的
?先做到品行端正,再走向崇高
【任煒】現(xiàn)在一些年輕人總覺得卷不動,其實您那個時代有很多困難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杜祥琬】躺平是干不成事的,一定要勤勞地干事。原子彈問題、氫彈機問題解決了,國家還要前進。你比如能源怎么往前走?所以這些東西的創(chuàng)新,要靠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斷去產生新的思想。只要還有力量,我們也要加入這個隊伍,跟他們一起來創(chuàng)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定要有這樣的一撥人,要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創(chuàng)新。
【任煒】每個時代應該有每個時代的崇高使命,我們應該怎么去做?
【杜祥琬】學生問我,我們走向崇高,崇高離我們太遠了。我說“品行端正”這4個字不遠,咱們先做到品行端正,再走向崇高。我們這個時代青年朋友的崇高,應該包括一種創(chuàng)新,要有對人類作出貢獻的一種思想,要有中國走在世界前列的思想。
審核:擺向光陳萍記者:張曉燕王風喜李婧源任煒李寧赫明全高麗娜張釩唐曉晴呂欣冉(實習)
3本荷爾蒙爆棚糙漢男主文:《山野有霧燈》《駙馬圈》《玄鶯煨》
推文!完結好文!古言糙漢文合集②,男糙女嬌誰的愛?
《嫁給山野糙漢后我成了天道親閨女》癡情男主x超颯女主,愿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