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臻
北京馬上要辦一場大活動,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閱兵,日子定在9月3日。這可不是普通的慶典,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收到了邀請,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已經明確說要來了。但是,咱們的鄰居韓國,他們的總統(tǒng)李在明,最近卻表示因為“行程沖突”,來不了了。
這事看著挺簡單,就是一個領導人忙,來不了唄。但仔細一琢磨,好像沒那么簡單。中國方面其實挺早就發(fā)出邀請了,七月初就問韓國李在明能不能來。韓國那邊呢?一開始沒給準信兒,只是含含糊糊地說要考慮“多重因素”,要“顧全大局”。這一考慮,就考慮了半個多月。最后,韓國那邊傳出來的消息是,考慮到“韓美同盟”等因素,李在明總統(tǒng)來參加“似乎不太合適”。說白了,就是覺得來了中國這邊,可能會讓美國不高興。
這就有點意思了。要知道,李在明當初競選韓國總統(tǒng)的時候,可不是這么說的。他那會兒喊得挺響,說要“實用外交”,要修復跟中國的關系,還說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很多人覺得他上臺后中韓關系能緩和點??蛇@真上臺了,碰上中國閱兵的邀請,他卻顯得很猶豫,最后還因為怕美國有想法就不來了。
韓國為啥這么糾結?關鍵在美國那根“大棒子”。李在明為啥這么為難?根子在美國那邊。美國對韓國可不太客氣,馬上要在8月1日對韓國加征25%的關稅!這對韓國經濟可不是小事。韓國急需跟美國談判,把這關稅降下來或者免掉??擅绹F(xiàn)在態(tài)度挺強硬,把韓國晾在一邊。本來計劃好的美韓高層會談,美國說取消就取消了。美國新任國務卿訪問亞洲,名單里也跳過了韓國。
韓國急?。∪毡灸沁厔幼骺?,已經通過在一些問題上讓步,成功把美國對自己的關稅降到了15%。韓國也想學,也在考慮對美國開放一些以前保護得很嚴的市場,比如農業(yè),還提出了一個金額巨大的造船合作計劃,想討好美國。說白了,就是給美國送錢求放過。
在這種火燒眉毛的時候,李在明哪敢得罪美國?所以,哪怕心里知道中國閱兵是個重要活動,哪怕自己競選時說要搞好對華關系,他也只能選擇不來,怕美國更生氣,更不幫忙解決關稅問題。
就在李在明決定不來之后,韓國外長主動給中國外長打了個電話。這通電話,顯然是想緩和一下因為拒絕出席而可能帶來的尷尬。中方外長在電話里說了挺多,核心意思很明確。他首先強調中韓是鄰居,是伙伴,搞好關系對大家都有好處。然后,他特別提了一個詞“名副其實”。
這個詞兒值得好好品一品。中韓要做“名副其實”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啥意思?就是說,咱們兩國離得近,經濟上聯(lián)系深,說是“戰(zhàn)略合作伙伴”,這名頭挺好聽。但不能光掛個名??!得像真正的伙伴那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行動一致才行。
接著點明了韓國的問題,希望韓國對華政策別老變來變去,要穩(wěn)定、能持續(xù)、能讓人有個準譜兒,別今天這樣明天那樣。中韓關系是咱們兩家的事,應該基于咱倆自己的利益來發(fā)展,不應該被別的國家牽著鼻子走。這話很明顯是在提醒韓國,別事事都看美國的臉色。王毅最后送出了最關鍵的一句話:“作為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受益者,中韓要共同反對‘脫鉤斷鏈’,維護全球產供鏈穩(wěn)定暢通?!边@句話分量很重!
“脫鉤斷鏈”是啥?為啥王毅重點提這個?“脫鉤斷鏈”就是美國一直想干的,逼著它的盟友(包括韓國)把產業(yè)鏈從中國移走,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搞了個《通脹削減法案》,就要求韓國這樣的國家在生產電動車、新能源電池這些東西時,不能用太多來自中國的零部件和材料。
點出這點,是告訴韓國,你們真要按美國說的,硬把產業(yè)鏈從中國拆開,不僅損害咱們兩國的合作,對你們自己傷害更大!因為中韓經濟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王毅外長那句“名副其實”和反對“脫鉤斷鏈”,既是提醒,也是底線。韓國是繼續(xù)像現(xiàn)在這樣,在美國的指揮棒下轉悠,想靠近中國又畏首畏尾?還是能真正拿出一點獨立自主的勇氣,在維護韓美同盟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地經營好與中國這個最大鄰居、最大市場的合作關系?這道選擇題,韓國終究得自己選。只是時間拖得越久,付出的代價可能就越大。
來源:紅網
作者:陸孟倫
編輯:茹馨欣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