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3日,第四屆CCF量子計算大會(CQCC2025)在蓉舉辦?,F場,一款來自成都的藍色“箱子”引發(fā)關注——
這是成都中微達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微達信”)自主研發(fā)的第四代全新可擴展低延遲反饋量子計算測控系統(tǒng)ZW-QCS580系列產品,入選“CQCC2025量子計算優(yōu)秀成果與案例”。作為量子計算機的“核心主板”,這套系統(tǒng)能在300納秒內完成反饋控制,技術指標全球領先,為國內首臺套快速反饋測控產品。
▲現場,圖據受訪者
“量子計算機要走向實用化,測控系統(tǒng)就是連接宏觀與微觀世界的橋梁。”CCF量子計算專委會常務委員、成都中微達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創(chuàng)始人曾耿華現場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這位兼具物理學與電子工程背景的創(chuàng)業(yè)者,帶領團隊深耕量子測控領域八年,產品已覆蓋全國大部分量子計算研究機構。
曾耿華介紹道,公司基于量子計算需求驅動突破核心器件瓶頸,其低溫低噪聲放大器頻率覆蓋10kHz-40GHz,“功耗僅為國際競品的1/5~1/20”。正是這種技術底氣讓產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025年出海業(yè)務較去年翻倍增長,客戶遍及歐美十余個國家科研機構?!?/p>
“產品是迭代出來的,就像國產車的崛起一樣。”他特別強調應用場景的關鍵作用。無論是量子計算、貴州“天眼”的核心器件,還是航天電子領域,真實場景的反饋能驅動技術快速進化。目前公司出口主力正是應用于量子計算、天文探測等高端科研場景的低溫器件。
當被問及成都量子產業(yè)的獨特優(yōu)勢時,曾耿華反復提及四個字:大院大所?!俺啥嫉拇笤捍笏鶓?zhàn)略科技力量,在超高速飛行器模擬、雷達探測等領域對量子技術有天然需求。”在他看來,這種稀缺的應用場景資源是成都最獨特的產業(yè)土壤。
“量子計算機不是孤島,需要整個生態(tài)支撐。”他現場呼吁更多產業(yè)鏈伙伴落地成都。當前中微達信雖客戶集中于北上廣深,但成都通過“首臺套”政策給予創(chuàng)新產品試錯空間?!罢龅氖谴罱蛄?,讓傳統(tǒng)領域認識量子技術的顛覆性價值。”
除測控系統(tǒng)外,中微達信還在芯片級分子時鐘領域實現全球首創(chuàng)突破。這種量子時鐘功耗低、體積小,適用于衛(wèi)星導航等領域,已登上Nature系列雜志封面,預計明年小批量生產。
“技術突圍與場景開放的雙螺旋,正推動成都量子產業(yè)從實驗室走向全球競技場。在成都,能夠把事情做成?!痹⑷A用這句話總結創(chuàng)業(yè)感受。這座包容的城市,正以豐富的大院大所場景與創(chuàng)新生態(tài),助推中國量子力量向上生長。
紅星新聞記者彭祥萍實習生賈李逸雯
編輯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