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本田汽車突然宣布暫停一款大型電動SUV的研發(fā)工作,這一決定成為全球汽車產(chǎn)業(yè)轉型中的標志性事件。曾經(jīng)以燃油車技術傲視群雄的本田,在電動化浪潮中不得不踩下剎車。根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顯示,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本田中國,2025年1-5月累計銷量同比暴跌26%,連續(xù)13個月銷量下滑,j所以做出這樣的調整也是意料之中!
面對市場劇變,本田并非沒有嘗試轉型。早在2024年,本田就宣布全面進入電動化時代,計劃從2027年后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為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本田e:NS1/e:NS2/e:NP1/e:NP2等電動車型。并且在今年的一季度,東風本田還推出了全新純電SUV車型——燁S7,售價分別為25.99萬元和30.99萬元。
然而市場反應卻給本田潑了一盆冷水。零售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1月e:NP2銷量僅為116輛,e:NS1僅15輛,e:NS2更是只有6輛。5月份,純電車型e:NS1和燁S7月銷量僅320輛和52輛。高價策略引發(fā)消費者質疑,甚至被本田忠實粉絲批評“缺乏誠意”。在競爭激烈的25-30萬元區(qū)間,S7的續(xù)航、智能化配置未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
當然,本田的首批新能源汽車不只是價格問題,本田在智能化領域大幅落后。與Momenta合作開發(fā)的ADAS系統(tǒng)計劃2027年才能大規(guī)模應用,而此時比亞迪已實現(xiàn)L3級自動駕駛量產(chǎn)。也因此本田車機系統(tǒng)被吐槽停留在“功能機時代”,而國產(chǎn)車早已標配高通8295芯片和AR-HUD。一位購車者李女士直言:“同樣20萬預算,國產(chǎn)車能選裝激光雷達和高階智駕,本田連個像樣的車機系統(tǒng)都沒有?!比绱说谋咎锵胍蛧a(chǎn)造車新勢力去競爭,要想成功絕對是天方夜譚!
而在新能源汽車的大趨勢下,本田為何突然宣布停止純電SUV開發(fā)。從前方所得到的消息看,這與2025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大而美”法案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法案要求電動車想獲得最高7500美元補貼,電池必須100%北美制造組裝,材料也得來自“美國籍”或“友好國家”。更嚴格的是,2027年起,電池中任何“敏感實體”相關材料都不能有。
而本田短期內根本無法達到這一標準。若強行推出電動SUV,售價勢必會大幅上漲,這對于整個市場是非常不友好的!而與國內相比,在美國市場,沒有補貼的電動車平均售價比燃油車高出約1萬美元。所以高出來的價格勢必由消費者買單。面對如此局面,本田不得不采取務實策略:比如整個電動車投資額從10萬億日元降至7萬億日元(約合484億美元),降幅達30%。2030年純電動車銷量占比目標從30%下調至20%以下。
當然本田也不是徹底放棄新能源汽車,只是將戰(zhàn)略重心轉向混合動力領域,從本田給的規(guī)劃上看,本田計劃到2030年實現(xiàn)混動車年銷220萬-230萬輛。并計劃在2027至2030年推出13款新一代混動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