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需要再次驗證自己的「爆款法則」。
作者|周永亮
編輯|靖宇
理想汽車「再戰(zhàn)」純電市場。
2025年7月29日,一個對于理想汽車至關重要的夜晚。不同于以往45分鐘的發(fā)布會,創(chuàng)始人李想和高管團隊花了近兩個小時,詳細解讀了旗下首款純電SUV——理想i8。新車共分三個版本,Pro版售價32.18萬元,Max版34.98萬元,Ultra版36.98萬元。
理想i8定位為三排六座家用純電SUV,風格上像特斯拉ModelX的旅行版,特別優(yōu)化了第三排座椅空間,適合家庭使用。它基于800V高壓平臺,搭載90.1kWh或97.8kWh電池,CLTC續(xù)航分別為670km和720km,百公里能耗為14.8kWh。
理想汽車在增程式領域已經(jīng)是「優(yōu)等生」,但在純電領域,之前推出的MEGA車型遇到了些波折。理想i8是他們調(diào)整策略后,重回純電市場的關鍵一步。
理想i8是一款原本2024年就該上市的車,經(jīng)過一年的調(diào)整,它的具體表現(xiàn)怎么樣呢?能否成為理想新的支撐點?
01
外觀不再激進,開始尋求平衡
如果說造車就像一場接一場的考試,那么理想汽車在2024年經(jīng)歷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挫折」——在純電這門新科目上,他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并不理想。
最初,理想的計劃非常宏大:在2024年一口氣推出四款純電車型。除了已經(jīng)上市的MPV車型理想MEGA,還有三款純電SUV,i8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去年3月,MEGA獨特的「火車頭」造型引發(fā)了巨大爭議造型,市場反響遠未達到預期,最低時一個月只賣出四五百輛。這次徹底打亂了理想的發(fā)布節(jié)奏,迫使他們踩下急剎車。
直到一年后,理想i8才姍姍來遲。
外觀上,理想i8前臉借鑒了MEGA的元素,尾部則融入了L9的風格|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在這一年里,理想i8到底做了哪些改變?
第一個,也是最核心的改變,是造型。按照原計劃,理想i8和MEGA采用相似的設計語言,但上市后市場的反饋很直接:過于前衛(wèi)的設計,用戶不買賬。
所以,理想汽車「痛定思痛」,果斷對尚未發(fā)布的i系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于是,我們今天看到的i8,成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折中」方案:前臉借鑒了MEGA的設計元素,保留了純電家族的科技感和辨識度;尾部則融入了更受市場歡迎的L9車型的風格,顯得穩(wěn)重而有力量。
整體來看,理想i8介于MEGA的圓潤和L系列的力量感之間,最終呈現(xiàn)出一款既有SUV的霸氣,又兼具MPV實用性的車型,希望在爭議中找到了平衡點。
如果說外觀是「變」,那么對內(nèi)部空間的極致追求,就是理想始終不變的「根」。
理想i8通過短前懸的設計,打造出了更大的內(nèi)部空間|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理想汽車一直信奉「以大為美」,而i8將也傳承了這一特色。作為三排座SUV,極其注重第三排乘客的舒適度,它在市場競爭中的一大「殺手锏」。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理想i8通過采用短前懸、壓低車頭的設計,你可以想象成把前輪盡量往前推,車頭做得更緊湊,為車內(nèi)騰出了驚人的空間。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三排不再是「小板凳」:乘客的頭部、腿部空間都非常寬裕;同時,第三排座椅甚至支持向后大角度傾斜35°,幾乎可以「半躺」。
除了設計和空間,充電速度是i8的另一個核心賣點。通過理想自研的5C超充樁實測,i8僅需10分鐘就能補充500公里的續(xù)航。
不過,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如果i8在一年前發(fā)布,這個速度絕對是「遙遙領先」。但在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其他品牌也追了上來。那么,理想的優(yōu)勢在哪?
答案是,超充站的數(shù)量。截至2025年6月,理想的5C超充站數(shù)量已達到3000座,甚至超過了特斯拉在中國的充電站總量。并且,這個數(shù)字在年底計劃將達到4000座。
02
不做老司機,要做「專車司機」
作為一款智能電動車,輔助駕駛是不得不提的一點。理想i8首發(fā)搭載了一套全新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VLA。這個系統(tǒng),也是理想i8的核心賣點。
你可能聽過很多車企宣傳自家的智駕像「老司機」。但理想認為,這還不夠。VLA的定位是「專車司機」、「私人司機」。
這二者有什么區(qū)別?老司機關注的是「我怎么把車開好」,核心是駕駛者本身;專車司機關注的是「怎么讓乘客坐得舒服、安心」,核心是乘坐者。
搭載在理想i8上的VLA模型,給理想i8帶來更強的舒適性|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上周極客公園體驗了搭載VLA的理想i8,這也是它的第一個版本,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舒服」:比如在通過減速帶之前,系統(tǒng)會像經(jīng)驗豐富的司機一樣,提前預判并輕輕松開「油門」,讓車輛平穩(wěn)滑過,而不是猛地顛一下;在并線時,它會平滑地加速融入車流,絕不會突然往前「竄」,讓乘客措手不及。
更酷的是,你可以用語言來控車。對i8說「靠邊停車」,它就會在右側尋找合適位置停穩(wěn);說「前進20米」,它就能精準執(zhí)行;它甚至能記住你的駕駛偏好,比如在某條路上你習慣開50公里/小時,它就會記住并在下次經(jīng)過時主動執(zhí)行。
要實現(xiàn)這種「專車司機」般的體驗,以及語言控車能力,背后是智能駕駛技術路線的一次巨大變革:從模仿人類的「端到端(End-to-End)」模型,進化到了能夠推理和學習的VLA(Visual-Language-Action)架構。
這是什么意思呢?理想汽車自動駕駛研發(fā)高級副總裁郎咸朋博士用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過去(端到端)像「猴子開車」。你讓一只猴子看1000萬段人類開車的視頻,它能學會模仿人的動作——在什么情況下打方向盤,什么時候踩剎車。但它完全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它只是在「應激反應」。
現(xiàn)在(VLA)則像「人類司機開車」。它不僅學習如何開,更通過學習,理解了交通規(guī)則、物理世界和因果關系。它能推理和思考,知道為什么要這么開,甚至能向你解釋它的決策。
這二者的分水嶺,就在于VLA引入了「語言智能(Language)」這個關鍵層。它會將復雜的視覺信息,在「大腦」里(由算力高達700TOPS的英偉達芯片驅動)轉化成一種可被理解和推理的「語言」。這也讓VLA的決策過程,更像我們?nèi)祟惖拇竽X。
03
兩條腿走路
在科技和商業(yè)的賽場上,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一家公司真正的強大,不在于它從不犯錯,而在于它面對錯誤時的態(tài)度和糾錯的能力。
去年3月,MEGA上市受挫后,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承認,他們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錯誤地把理想MEGA的從0到1階段,當成了從1到10階段進行經(jīng)營」。他們以為憑借L系列的成功光環(huán),一款全新設計、全新定位的純電車也能立刻引爆市場,但現(xiàn)實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這個「戰(zhàn)略誤判」,直接導致了后續(xù)純電SUV的發(fā)布被推遲。理想汽車需要時間,讓MEGA和高壓純電技術,重新走一遍從0到1的驗證之路。
幸運的是,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通過更聚焦家庭用戶的溝通和體驗活動,理想MEGA的口碑和銷量已經(jīng)開始反轉,月銷量從最低谷的幾百輛,回升到了2000輛的水平。這雖然不算大獲全勝,但已經(jīng)為純電車型i8和i6,開了一個好頭,證明了其純電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理想汽車的未來戰(zhàn)略已經(jīng)非常清晰。在增程這個「優(yōu)勢科目」上,它已經(jīng)做到了頂尖,但增速不可避免地開始放緩,上半年銷量增速僅為7.9%,低于競爭對手。單一的增長引擎,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它的長遠發(fā)展。
因此,在純電這個「新科目」上取得成功,對理想來說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它的戰(zhàn)術是雙管齊下:在產(chǎn)品上,用i8、i6等回歸主流家庭用戶需求的純電SUV,去攻占市場最大的蛋糕;在生態(tài)上,用VLA這樣的智能「軟實力」和遍布全國的5C超充網(wǎng)絡這樣的「硬實力」,來打更舒適的用戶體驗。
不過,未來的挑戰(zhàn)依然巨大,純電市場的競爭比增程激烈百倍。理想汽車能否將「糾錯」的勇氣,轉化為「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勝勢,將是未來一兩年最大的看點。
*頭圖來源:理想汽車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聯(lián)系極客君微信geekparkGO
極客一問
你覺得理想i8的競爭力如何,
會成為爆款嗎?
為啥智能駕駛最大的敵人,變成了懂車帝?
點贊關注極客公園視頻號,
今日推文:不是,說好的我是主角攻的呢!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20本寶藏作者林綿綿小說合集,擅寫小甜餅,書名普通,劇情很精彩
年代甜爽文大合集,帥氣兵哥哥,忠犬糙漢子,腹黑男大佬!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開放的智能模型自動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