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平卉
成為新勢力銷量冠軍后,零跑說還有很多張牌可以打。
朱江明可能是造車新勢力中最少說“第一”“首個”的創(chuàng)始人。
新勢力用巨大投入爭奪技術領先,用最早、最快、最高占領心智,充電電壓從800V、900V到1000V,智能輔助駕駛路線從端到端路線到VLA(Vision-Language-Action,視覺語言動作模型)。但零跑汽車CEO朱江明說,零跑的智能化可能不是最領先的,制造可能也不是最先進的,因為研發(fā)要匹配戰(zhàn)略,目前策略是跟隨,目的是“在最合適的時機,快速應用”。
合適時機指的是用戶需要、技術成熟且成本可控。零跑汽車的目標是面向大眾化市場,打造通用性產品,以成本定價獲得競爭力——這不是汽車行業(yè)中最受矚目、最迷人的那種方法論。
零跑此前確實不太顯眼,這家公司成立10年來,至少前7年都不被看好,甚至不被關注。三年前,還有人問朱江明,零跑會不會活不過一年?
2022年3月,零跑的月銷量首次達到1萬臺。此后起起伏伏,2024年進入飛漲期,連續(xù)突破2萬臺、3萬臺,直到2024年四季度,月銷首次超過4萬臺,一年賣出了近30萬臺車,成為第二家單季度盈利的新勢力。2025年,零跑連續(xù)4個月成為新勢力銷量第一,月銷已逼近5萬臺。
零跑開始受到更多關注,一些車企CEO來交流,朱江明分享方法,講技術、效率、全域自研、成本控制,和過去沒什么不同。但真正成為壁壘的是,過去10年也這樣不動搖地做。他說,零跑“熬了十年”。
朱江明的危機感仍然很重。2023年年中,他告訴《晚點》,年銷量100萬是安全線。2024年底,他說,未來三年是決賽,零跑要全力以赴、全速前進。當時,零跑剛實現了第一次季度盈利。成為新勢力銷量冠軍后,朱江明認為銷冠只是暫時的,如果不能快速擴大規(guī)模,零跑可能還很危險。
造新勢力的卡羅拉
經典車型成就于一次次地證明其競爭力。好產品可以穿越國別、周期和市場以外的阻力,成為全球汽車用戶的共識,比如大眾甲殼蟲、豐田卡羅拉。1966年,第一代卡羅拉上市,歷經近60年、12次換代后,仍然是全球銷量前十名,累計銷量超過5000萬輛。
每一次換代的影響力累積,最終讓這款車不止博得人們長久的選擇、保持銷量,也能夠傳遞技術、審美、品牌形象和價值觀。它變成了一種標準。
新能源時代,這種標準更稀缺。能源形式的變化帶來了新機會,2019年后,每年新車發(fā)布,新能源產品數量超越燃油車,價格戰(zhàn)催著競爭變得更激烈,80%的新車月銷量超不過5000輛。購買力有限,車企加快發(fā)車節(jié)奏,也壓縮換代周期,新勢力、自主車企、合資品牌,所有參與者都更快、更急,一些車型不到兩年就走完生命周期。
但零跑想挑戰(zhàn)另一件事:讓一款產品長青,造新能源的“卡羅拉”。
C11是零跑成立后的第三款車。這是一款中大型SUV,汽車市場最受歡迎的車型——這是第一款車S01的第一條教訓。S01是一款雙門四座轎跑,小眾賽道,團隊當時頗有信心,發(fā)布會在水立方辦。但上市當年只賣了1000多輛。朱江明在這場“零跑成立后最大的錯誤”中堅定,要去容量大的主流市場。
2017年底,C11立項,到2019年底,經歷7次油泥模型、1次泡沫模型、2次硬質模型后,內部評價不錯,即將量產。但零跑卻在最艱難的時刻,朱江明說,公司的錢真不夠了,他墊了一兩個億給員工發(fā)工資。他困在家里,做創(chuàng)業(yè)后最難的一次抉擇:C11繼續(xù)做還是放棄?
朱江明相信新能源趨勢是確定的,“總會有人跑出來”,那C11就有市場。前提是要提供越級產品、越級體驗——這是S01的第二個經驗。
C11原本定價20萬元以上,零跑決定打磨細節(jié)、提升體驗,盡可能揣摩用戶具體的需求,“要達到30萬-40萬的享受”。2021年預售后,零跑組織了很多輪用戶評審,根據用戶意見調整座椅、內飾、配置細節(jié)。雨天出行,為了方便收納雨傘,C11設計了干濕分離的雨傘儲藏室。中央扶手箱底部留了暗格,為了提高貴重物品的安全性。但價格要降,“降到15萬元總能賣出去”——這是決定零跑生死的一款車。
2021年,C11上市,一款車長超過4.7米、續(xù)航最高610km、三聯屏、有8155芯片的中大型SUV售價。這是零跑在主流市場的第一款車。
C11上市初,月銷量一千多臺,第二年,漲到四千多臺,2023年繼續(xù)增長至七千臺,到2024年10月,這款車上市四年,月銷量反而增至一萬臺以上。
這很“反共識”。大多數新車的上市初是銷量高點,隨著新車狙擊,銷量逐漸下降。朱江明說,原因是用戶體驗好、慢慢攢起了口碑。
全新零跑C11
因此要在每一次改款和換代中的貫徹“越級理念”。2024年,C11第一次改款,續(xù)航提高、座艙升級,標配了L2級智能駕駛,但起售價還低了1萬多元。今年,C11換代,續(xù)航再次提高,座艙芯片升級到8295,采用800V高壓快充和激光雷達,高配價格比之前降了4萬元。
朱江明給C11設定的生命周期很長,他說假如30年后零跑還在,C11也會在,“這款車會像豐田的卡羅拉一樣一直迭代下去”。從四年前C11上市,他的微信頭像一直是這臺車?!癈10也在”。朱江明說,他認為零跑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機制。
從成功的產品到成功的方法論
零跑產品的共同點之一是中規(guī)中矩。一位零跑汽車管理層說,“像班里那個沒有故事的同學”,不是一眼就驚艷的類型。但另一個共同點是,絕大多數產品穩(wěn)定增長。零跑C系列的另一款SUVC102024年3月上市,最初月銷量四五千,一年多后,銷量漲到了1.5萬。
一款產品可能靠賭對時機成功,但系列產品的成功要靠經過驗證的體系。未來三年,零跑規(guī)劃了ABCD四個系列,會用十三、四款車布滿6萬-30萬元的市場。每個系列主攻一個市場,從容量最大的市場開始,它最先切入的是15萬-20萬元市場,已經有4款車,B系列聚焦10萬-15萬元,共有3款車,今年發(fā)布。A系列和D系列分別聚焦最低和最高價格段,這是中國汽車消費的第三大市場。
零跑汽車C系列已發(fā)布了4款車,B系列共3款,B10已上市,B01將在7月下旬發(fā)布。
一位接近零跑的人士總結,產品策略是先做透、布全,強兵突擊某一個切口,集中發(fā)力。
“我們要打一個、成功一個,而且每年逐步提升每一款產品的競爭力,而不是這個起來、那個就下去了?!敝旖髡f。
每一個系列都要延續(xù)C11的經驗,在各自的價位段,提供越級體驗。朱江明曾告訴《晚點》,各系列都會有亮點,B系列的亮點是同價位智能化最高的,比如把激光雷達從15萬元級拉到10萬元級。D系列希望用三十萬元級的價格提供“不比瑪莎拉蒂差的內飾”。
這極度考驗成本控制能力。
零跑最核心的思路是平臺化,系列即是平臺的體現。C系列的3款車,88%的核心零部件通用,五座車C10和六座車C16本質上是一款車,可以共線生產。當多款車共享相同的零部件時,規(guī)?;梢栽诤艽蟪潭壬蠋椭鷶偙〕杀?,這讓它在目前規(guī)模有限時能夠獲得相對低的供應價格。
解決方案也直接決定了成本。朱江明追求集成,集成帶來簡潔,也降低成本。
各系列產品共通的核心在于平臺架構,零跑目前采用的是LEAP3.5架構,核心策略之一就是高度集成,從原本智能座艙、駕駛、車身三個獨立域控制器整合為單一中央域控,減少ECU(電子控制單元)和線束,“原來3個零件、現在用1個,這就是節(jié)省”。熱管理、電池、電驅等關鍵零部件持續(xù)地集成、創(chuàng)新、改進方案,才能支撐有限成本、更高配置以實現越級體驗。
集成的前提之一是自研能力。零跑是造車新勢力中最強調垂直整合的一家,它自研電芯、電驅、電控、電氣架構、攝像頭等,核心零部件自研率已經超過65%。零跑還在擴大自研范圍,自研的AR-HUD已經上車,壓縮機、座椅等部件已經開始量產供貨。
朱江明說,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都在保持關注,有能力就會做自研,因為“自己有研發(fā)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集成”。明年,零跑計劃采用一顆高通8797芯片做艙駕一體、取代目前的兩顆芯片,但這要求有座艙能力、也有智能輔助駕駛的能力。
零跑希望借助平臺化、架構化實現敏捷進化——這是在激烈競爭中保持競爭力的另一方法。通過將核心零部件模塊化,當需要應用一項新技術或零部件時,快速在多款產品上升級,比如升級為800V高壓快充平臺時,因為這些車本身基于同一架構,不用再額外做技術研發(fā)和適配,可以迅速切換。
“零跑還有很多張牌可打”
零跑汽車的目標沒變過,成立初,朱江明說“要做一家世界級的新能源車企”。過去信的人不多,這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團隊并沒有大車企經驗,核心成員幾乎都來自安防企業(yè)大華股份。資金也有限,從成立到IPO,總融資比蔚來、理想、小鵬都要少。
10年后再看,零跑過去的戰(zhàn)略、投入都向著這個目標。朱江明定了一個清晰的標準,到2030年,全球汽車的電動化率會增至60%-70%,零跑要在其中占到400萬銷量、進入前五名。
2024年底,零跑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中是第11名?!拔覀冎辽倜磕赀€要再前進一到兩名吧?”他說。
朱江明將幾乎所有資源都聚焦在賣車上。當AI成為新的主流時,零跑沒有計劃要做一家AI公司,他們目前只用小團隊做具身智能的預研。至今,零跑做的產品只有車,增長只源于在大眾市場做更有性價比的車。這需要戰(zhàn)略定力。
“智能化要算投入產出比,技術進步太快,現在花100萬,三年后只要50萬,那就不合算”。關鍵是用戶需求和成本可控間的平衡,朱江明說零跑不冒進,在智能化上采用“跟隨戰(zhàn)略”,投入產出比夠高、才用,要優(yōu)先滿足用戶最廣泛的需求。
有人擔心,零跑過去一年的迅速增長不可持續(xù),因為最好打的仗已經打完了。但朱江明說,自己才出了2張牌(C系列和B系列),還有很多牌可打。
D系列和A系列將在今年底和明年發(fā)布,他希望未來每個系列的月銷量不低于5萬輛,表現好的能達到8至10萬輛。在海外,借助與Stellentis的合作,零跑的海外銷量也在提高,今年上半年海外銷量約2萬多臺,去年全年約1.4萬臺。零跑還在探索外供電驅、電池等技術和零部件,成為技術供應商。
零跑會全速前進,盡快做大規(guī)模。朱江明判斷,零跑還處于“剛剛打贏抗日戰(zhàn)爭”的階段,處在盈虧平衡的分界線上,如果不能快速增加銷量、提高市占率和盈利能力,那就很危險。未來三年將是決賽,零跑需要“一個大的爆發(fā)”。
他給2025年定的銷售目標是50萬-60萬輛,渠道會從去年底的800多家增加到1000家以上,產能會提升到100萬輛——“該下手時,就要快速推進”。
朱江明會反復做戰(zhàn)略推演、復盤,S01的教訓后,他要求自己和團隊要盡量少犯錯,公司規(guī)模擴大但要保持效率。自研自制的零部件變多,但要盡量輕資產地做,座椅和合作伙伴合資建廠,盡量租賃、而不是購置廠房。工廠布局應盡量集中,目前僅在兩個城市設有整車廠,零部件制造也要盡可能的近。
零跑總部目前共有六、七千名員工,其中五千人左右為工程師,朱江明說,六年后,銷量要翻10倍,但工程師還是不能超過1萬人——效率來自認定目標、堅決執(zhí)行、動態(tài)調整。
他說,自己現在每天九點半到公司,市場、銷售、品牌與整車研發(fā)、電子電氣架構、電池、產品、供應鏈、財務、人力等10個核心高管直接向他匯報,“每個細節(jié)都想了解”,他清楚零跑最新一次周銷量的排行,也記得一款車預售時增程式與純電動版本的占比情況。每個業(yè)務內,每項業(yè)務由專人負責到底,避免出現溝通斷點、以保證效率。
快速前進的前提是認準目標。成為新勢力銷量冠軍后,朱江明說,“銷冠只是暫時的”,零跑不想做龜兔賽跑里的兔子、要做烏龜,目標要實現、競爭很激烈,但過程不能激進,要打好基礎、控制節(jié)奏、保持前進。
來源:紅網
作者:劉淑娟
編輯:堅初翠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