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魅族的百元級神機,真的好用嗎】】】
早在今年5月,我們?nèi)咨罹驮凇?00多起的魅族Note16系列,意義和槽點都不簡單》一文中,對魅族剛剛發(fā)布的兩款新機、也就是魅族Note16系列進行過產(chǎn)品解析。
在當時的我們看來,魅族Note16系列有不錯的外觀造型、耐用的機身結(jié)構(gòu)、主打高能效的芯片配置,并內(nèi)置了時髦AI功能的系統(tǒng)。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它們的價格還足夠親民。
作為“正規(guī)品牌”推出的產(chǎn)品,魅族Note16系列的定價和配置毫無疑問令其具備了“良幣驅(qū)逐劣幣”,絞殺那些雜牌山寨機的潛力,這就已經(jīng)算是功德無量、意義重大了。
不過以上這些看法和結(jié)論,都只是我們當時根據(jù)官方所公布信息進行的推論。要想真正對它們作出客觀的、可比性的評價,顯然還是需要對魅族Note16和魅族Note16Pro進行實測才行。
【【【外觀:雖然是入門級機型,但造型卻有旗艦風格】】】
正如此前我們在產(chǎn)品解析內(nèi)容里講到的那樣,魅族Note16系列的一大特點,就是它們在外觀設計層面完全不像自家的旗艦產(chǎn)品,反而更接近其他品牌的萬元級機型。
更進一步來說,其中反而是定價和定位都更低的“標準版”,一眼看去造型更豪華,頗有種“XX大師”的既視感。
但仔細地觀察這兩款機型就會發(fā)現(xiàn),魅族其實還是在Pro版上花了更多的設計心思。就拿后攝模組來說,標準版的八邊形后攝只是簡單的材料嵌套,而Pro版的圓形后攝則明顯有了更復雜的階梯結(jié)構(gòu)和飾板下方的紋理細節(jié)。
與此同時,雖然這兩款機型都屬于Note16系列,但是它們的機身尺寸和比例卻有著較大差異。其中,標準版的魅族Note16機身寬75.77mm、高167.56mm,厚度為9.18mm,重216.9g;而Note16Pro則是寬76.21mm、高163.81mm、厚8.40mm,重量僅為197.5g。很顯然,Pro版的機身要更“矮”、更薄,也更輕了一些。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一方面,這可能源自機身結(jié)構(gòu)、用料上的區(qū)別。按照魅族方面公布的信息,雖然兩款Note16系列機型都使用了“泰坦護盾合金架構(gòu)”,但Pro版明顯做工更精密,通過了1.8米六面四角跌落測試。且相比標準版的IP65防塵防水等級,Note16Pro具備IP68+IP66防塵防水,明顯內(nèi)部做工是要更好。
另一方面,從配置的角度來說,標準版的Note16不僅擁有比Pro版(6200mAh)更大的電池容量(6600mAh),而且在機身底部還多了一個如今比較罕見的3.5mm耳機插孔,這些顯然都會占據(jù)更多的機身空間和帶來更高的重量。
當然,翻到正面就不難看出,這兩款機型使用了相同尺寸、但是不同材質(zhì)的屏幕。
其中,魅族Note16Pro采用的是一塊6.78英寸、2720*1224分辨率的OLED面板,支持10bit顯色、1600nit全局激發(fā)亮度,以及120Hz高刷。
相比之下,雖然標準版僅僅用了一片6.78英寸的LCD屏,其“下巴”寬度顯然不可能收窄至OLED的水準,但一方面這塊LCD屏也有1050nit的全局高亮屬性,另一方面它支持全高清分辨率和120Hz高刷。僅這一點,就比那些幾百元山寨機所使用的720P、540P“大果?!逼聊?,不知道強到哪里去了。
【【【性能:都是省電平臺,其中還有國產(chǎn)方案】】】
雖然我們?nèi)咨羁此瓶傇诮o大家測試各種各樣的旗艦機,但實際上對入門級市場、特別是如今有“復興”趨勢的入門級山寨機,我們還是有所關(guān)注的。
可能有些朋友知道,那些幾百元的入門級山寨機,往往會偽裝自己的SoC型號。比如他們會宣稱自己使用驍龍888、曦力X30這樣的舊款旗艦平臺,從而吸引一些想“撿漏”的消費者。但實際上,這些機型使用的平臺往往是比那更古老、更低端的聯(lián)發(fā)科MT673X、MT675X家族,或是紫光虎賁T310、T610。它們不止性能放到現(xiàn)在來說毫無使用意義,而且因為芯片太過古老,所以系統(tǒng)版本往往也會過于老舊,存在極大的兼容性和安全性隱患。
那么,魅族方面這次在Note16系列機型上又用了怎樣的解決方案呢?
其中在Note16Pro上,它搭載的是高通第三代驍龍7s平臺。這是一款基于4nm打造的中端節(jié)能平臺,配備4*A720+4*A520CPU核心,并內(nèi)置高通最新的Adreno810GPU方案。它的架構(gòu)和制程其實都很新,主要是靠低頻率來實現(xiàn)高能效和長續(xù)航。
相比之下,Note16使用的則是紫光展銳T8200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視作此前紫光展銳T760的小幅度提頻版本,它是基于6nmEUV制程打造,使用兩顆2.3GHz的A76核心與四顆2.13GHz的A55組成8核CPU,并配備Mali-G57MC2GPU方案。從參數(shù)上來看,這款國產(chǎn)SoC的定位類似于隔壁的天璣700,所以它的性能顯然要比前面提到的那些古董曦力或虎賁平臺要高得多。
魅族Note16常溫GeekBench成績
魅族Note16低溫GeekBench成績
從實測結(jié)果來看,對于魅族Note16這個定位的機型而言,發(fā)熱幾乎可以被認為是不存在的。所以強力的降溫措施并不會帶來明顯的性能提升。而它的CPU性能,則大約可以達到驍龍845的單核與多核水準。
在3D性能方面,紫光展銳T8200的表現(xiàn)也符合它的硬件指標,其跑分成績與天璣700、曦力G99等入門級競爭對手幾乎完全一致。
相比之下,Note16Pro畢竟因為SoC架構(gòu)要新得多,所以表現(xiàn)也要好了不少。它的CPU水準超過驍龍865,與天璣8300相近。
與此同時,Note16Pro的GPU性能更是標準版的數(shù)倍之多,幾乎達到了部分驍龍888機型的水平。
魅族Note16安兔兔跑分
魅族Note16Pro安兔兔跑分
我們手頭這臺12GB+256GB的魅族Note16,在安兔兔評測中跑出了42萬到43萬的綜合成績,而這臺12GB+512GB的Note16Pro,安兔兔評測綜合成績則在80萬分上下。很顯然,它們都不是大家熟悉的“性能向”機型。但我們必須要說明的是,這樣的表現(xiàn)比那些動輒只有二三十萬分的山寨機,依然要高得多了。
【【【體驗:自帶豐富的AI功能,還有低功耗和超長續(xù)航】】】
那么對于魅族Note16和魅族Note16Pro來說,它們相比于那些不堪一用的入門級競爭對手,優(yōu)勢就僅僅在于更正規(guī)些,以及更高一點的性能嗎?
答案是否定的。畢竟雖然這兩款機型的硬件性能確實不高,但在如今這個大模型、智能體主要依靠云端算力的時代,它們還是被魅族給予了相當全面的AI功能適配。
諸如AI編程、繪畫、寫文章等功能,魅族Note16系列都給出了相當全面的智能體適配。
魅族Note16《暗區(qū)突圍》適配情況
魅族Note16《王者榮耀》適配情況
魅族Note16在《鳴潮》里甚至可以開到最高畫質(zhì)
魅族Note16Pro《暗區(qū)突圍》適配情況
魅族Note16Pro《王者榮耀》適配情況
此外,魅族Note16和Note16Pro其實也有做游戲適配,在主流的競技類網(wǎng)游里,它們至少可以提供50FPS到60FPS的流暢度適配,這顯然要遠好于那些僅能在低畫質(zhì)下跑30FPS的山寨機。甚至在一些高畫質(zhì)游戲里,它們也不是不能玩,只不過需要手動降低一些畫質(zhì)和特效而已。
最重要的是,Note16系列兩款機型還非常省電。以魅族Note16為例,我們在將其電量充滿后,先進行了數(shù)個小時、間斷的照片拍攝,但它只消耗了不到5%的電量。
之后,我們直接用它在最高畫質(zhì)設定下,跑了兩個小時的《崩壞·星穹鐵道》“黃金的時刻”??梢钥吹?,它的游戲平均功耗僅2633.49mW(監(jiān)測軟件無法讀出魅族Note16的幀率)。在長達兩小時的游戲后,它的電量從93%降低到了72%。相當于重負載玩兩小時只消耗了20%左右的電量。
最后我們讓手頭這臺魅族Note16,以恒定的亮度、音量,連續(xù)播放在線視頻接近18個小時,在這之后它的電量才終于消耗到了僅剩10%。換句話說,魅族Note16完全可以支撐一天8-12小時連續(xù)重負載使用,并能用上兩天無需充電。而如果是中低負載的日常使用,那么這款百元機甚至有望實現(xiàn)3-4天的超長續(xù)航能力。
【【【影像:雖然硬件并不高端,但調(diào)校和態(tài)度值得肯定】】】
對于任何一款主打省電、長續(xù)航、同時還有著相對華麗外觀的機型來說,“影像表現(xiàn)”實際上都是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點。畢竟對于這類產(chǎn)品的潛在用戶來說,他們可能不在乎手機“能不能打游戲”、甚至也不會真的依賴AI功能,但如果它拍照足夠好用、好看,那么大概率就會給用戶留下非常深刻的好印象。
從硬件上來說,魅族Note16這次采用了后置雙攝的設計,其主攝為三星JN1(5000萬像素、1/2.76英寸)方案,再搭配一枚200萬像素的思特威SC202CS景深輔助副攝。
魅族Note16Pro則配備豪威OV50C40(5000萬像素、1/2.5英寸)作為后攝主攝,以及海力士Hi864(800萬像素)作為后置超廣角。
首先,是基本的變焦測試。Note16的這枚廣角主攝底不算大,但實際架構(gòu)并不老。雖然不清楚紫光展銳SoC中的ISP在吞吐量、AI算力水平上到底咋樣,但從實際樣張來看,它至少可以支撐起1-3倍內(nèi)較為清晰的算法望遠效果。
除此之外,Note16甚至還提供了“人像模式”。而且從我們的實際體驗來看,作為一款百元機,它的人像模式別的不說,抓拍穩(wěn)定性著實意外地不錯。
相比之下,Note16Pro一方面是多了超廣角,為風光、合影等場景增添了更多的拍攝自由度。
另一方面從色彩上來看,Note16Pro拍出的樣張在色彩上明顯又亮又艷,走的是“討好眼球”這一路線。
有意思的是,如果僅從傳感器規(guī)格上來看,那么Note16Pro廣角端的豪威OV50C40在手機行業(yè)中其實相當“罕見”,它似乎更多地出現(xiàn)在安防、開發(fā)板領域。但從實際的拍攝效果和拍照功能來看,魅族方面對這款CMOS的優(yōu)化卻很有水平,令它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色彩和不錯的實用性。
當然,也不能說魅族就在這兩款機型的影像設計上創(chuàng)造了什么“奇跡”,因為它們的成像素質(zhì)畢竟不可能做到對那些兩三千、三四千元中高端產(chǎn)品的反殺。但在極其有限硬件和人力成本的前提下,魅族Note16和Note16Pro的影像部分,至少有認真調(diào)研用戶需求、針對性地進行了優(yōu)化的。
僅是這一點,這兩款機型的態(tài)度就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市面上很多相同價位的競品,甚至超過了一些價格更貴、其他品牌的入門級機型。
【【【總結(jié):在入門級價位段上,魅族這次做了個好活】】】
有一說一,大家都知道如今各品牌的“頂級旗艦”是不好做的,因為它們客觀上反映了相關(guān)廠商在自研技術(shù)、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的水平和誠意。
但入門級、幾百到一千多元上下的機型就容易做嗎?其實也不容易。因為這些機型盡管并不考驗廠商的“能力上限”,但它們一方面更考驗供應鏈的把控能力,考驗廠商能不能在有限的成本下做出有特色的硬件。另一方面,相比性能多到幾乎溢出的旗艦,這些入門級硬件對于廠商的系統(tǒng)優(yōu)化、軟件調(diào)教能力,自然也會提出高得多的要求。
正因如此,魅族Note16系列的積極意義,其實未必就要比那些頂級旗艦來得小。因為它們不只是解決了目前百元級價位段缺乏可靠品牌機型的市場空白,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兩款產(chǎn)品,魅族實際上也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有能力壓低供應鏈的成本,更有誠意去在哪怕是最入門的產(chǎn)品上將體驗做好。
當然,從營銷的角度來說,Note16系列的意義也不只是在細分市場獲利這么簡單,它同樣有望給魅族帶來更多的“路人緣”。而這一點,自然也會給魅族未來更主流產(chǎn)品線的口碑,打下了更好的基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