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永興島,面積僅有3.16平方公里,卻容納著上千人。這里有軍隊駐扎,也有當?shù)鼐用瘛1M管島嶼的空間狹小,但每年卻能收獲4萬斤的西瓜。駐島的戰(zhàn)士們常常感嘆:這西瓜,比導彈還要珍貴。那為什么這片小小的島嶼上,種西瓜竟然如此重要呢?
要了解島上種西瓜的故事,我們得從1974年的西沙海戰(zhàn)講起。那時候,解放軍剛剛從南越手中奪回這座島嶼,島上幾乎什么都沒有,除了沙灘就是巖石,連一棵像樣的樹都找不到。駐島的戰(zhàn)士們急于解決食物問題,只能從海南島運來一些菜種,找塊稍微平整的地方,扒開珊瑚砂,撒下種子。然而,珊瑚砂看似土壤,實則全是碎貝殼,太陽一曬就能燙熟雞蛋,雨一來又全都滲漏出去。第一年種的西瓜種子剛發(fā)芽便被烈日曬死,好不容易長出幾棵苗,臺風一吹就被摧毀。有老兵回憶道,那時候,連吃上一口新鮮蔬菜都算是奢望,西瓜更是難得一見。如果補給船上有西瓜,那就是全島人的共享大餐,甚至瓜皮也得泡水來解渴。
進入80年代末期,島上開始嘗試建設小片菜地。通過軍艦運來了一些真正的泥土,把它堆成菜畦,種上幾棵西瓜苗。負責種植的戰(zhàn)士每天守在菜地旁,用漱口水給西瓜澆灌。經(jīng)過艱難的努力,終于結(jié)出了兩個拳頭大小的瓜。然而,臺風再次襲來,菜畦被掀翻,瓜滾進了大海。戰(zhàn)士們急得追著西瓜跑,最終只撈回一個,切開一看,瓜還生著。
2000年以后,島上的條件有所改善,開始建造簡易的大棚,使用竹竿搭建框架,再用塑料布覆蓋。當時種的依然是普通西瓜品種,盡管有了大棚保護,瓜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依舊不盡如人意。要么結(jié)出的西瓜小得像皮球,要么甜度不足,口感差得像黃瓜。一次補給船延遲了半個月,大棚里的西瓜終于成熟,全島人分著吃,連瓜皮也泡成了咸菜。那時候,大家終于意識到,能在島上種出西瓜,比什么都更為珍貴。
2012年,三沙市的成立標志著島上種西瓜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點??蒲腥藛T專程上島,帶來了十幾種西瓜種子進行試種。經(jīng)過一番探索,他們發(fā)現(xiàn)普通西瓜根系在珊瑚砂中無法深入生長,于是改用了水培技術(shù)。由于臺風常常掀翻棚頂,科研人員用鋼管代替了竹竿,埋進地下,增加了棚架的穩(wěn)固性。此外,還建立了海水淡化廠,將海水轉(zhuǎn)化為低鹽水源,為種植提供了水源保障。
2015年,無土栽培技術(shù)首次成功應用在島上??蒲腥藛T使用椰糠和珊瑚砂混合作為基質(zhì),再配合營養(yǎng)液,最終種出了單果重3斤的西瓜。那天摘瓜時,整個島的人都來了觀看,戰(zhàn)士們抱著西瓜拍照,照片上傳到網(wǎng)上,引發(fā)了廣泛關注。許多人都不敢相信:西沙島居然能種出這么大的西瓜?
2018年,島上培育出了第一個本土品種“永興1號”西瓜。這個品種能夠耐受35度以上的高溫,且在臺風來襲時只要棚架不壞,西瓜就不容易掉落。比大陸的品種甜度高出30%。負責育種的王教授曾在島上駐扎了八個月,曬得皮膚黝黑。當他品嘗到第一只“永興1號”西瓜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的爺爺,曾參加過西沙海戰(zhàn),常說島上連新鮮食物都吃不到。
2020年,島上的四個大棚終于建成。這些大棚長50米,寬15米,棚頂能夠抵抗12級臺風,內(nèi)部安裝了傳感器,自動調(diào)節(jié)溫濕度。臺風“山貓”來襲時,雖然棚頂有些被掀開,但工作人員連夜修復,第二天就能摘下2000斤西瓜。
如今,駐島官兵負責的大棚使用了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shù),珊瑚砂與營養(yǎng)液的混合成了“土壤”,海水淡化廠每天提供30噸淡水,水資源可循環(huán)使用三次?!澳憧纯催@些西瓜,”一位大棚管理員指著棚里的瓜說,“皮薄得能看透,都是我們科研人員精心培育出來的?!?/p>
漁民林健最有感觸。他回憶道,1998年第一次上島時,住的是漏水的木板房,吃的菜全靠從外島運來?,F(xiàn)在,他的妻子在大棚管理蔬菜苗,每月收獲的黃瓜和辣椒足夠供應全島一半的居民。“以前,孩子們想吃新鮮蔬菜,得等補給船來,現(xiàn)在大棚就在家旁邊,摘根黃瓜就能吃。”他的家也發(fā)生了變化,墻上掛著舊照片,照片中的島上還是荒蕪的樣子,而如今窗外已經(jīng)綠意盎然,抗風桐和椰子樹成行成片,地表溫度較十年前下降了2度。
網(wǎng)友們在網(wǎng)上看到永興島西瓜的種植視頻,紛紛感嘆。有人表示:“3平方公里的島能種出這么多西瓜,真是太厲害了?!庇杏慰团牧苏系囊曨l,表示西瓜甜到令人陶醉,視頻在網(wǎng)絡上迅速收獲了超過10萬個點贊。然而,這些西瓜大部分是供駐島官兵食用,戰(zhàn)士們巡邏回來時,總能在食堂的冰箱里找到冷藏好的切片西瓜,涼絲絲的,口感勝過汽水。
永興島的西瓜節(jié)已成為島上的一大盛事。去年,有戰(zhàn)士摘下了一個重達18斤的西瓜,全島的居民共享這份甜美,照片在三沙市官網(wǎng)發(fā)布后,收到許多網(wǎng)友的熱烈留言,大家都表示,“看著就讓人覺得甜”。隨著種植技術(shù)的不斷完善,永興島的西瓜不僅供島上的居民食用,還開始嘗試真空包裝,并運到海南三亞的超市,銷售火爆。
如今,永興島不僅能種西瓜,島上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醫(yī)生每周坐船到島上為居民看病,網(wǎng)購包裹從海南轉(zhuǎn)船,3天就能送到。漁民的房屋也從簡陋的木板房升級為水泥樓,林健的兒子正在島上的小學上學,課本里印著“西沙的西瓜”,配圖就是他們家旁邊的大棚。
衛(wèi)星圖顯示,永興島的軍事區(qū)旁邊就是綠化帶,西瓜大棚緊鄰雷達站。駐島的人員表示,雖然導彈能保護島嶼,但西瓜的種植卻能守住島上的生活和底氣。這個3.16平方公里的小島,種出的不僅是西瓜,更是永遠扎根南海的希望。
延伸閱讀:與 藍營民代點名3人更:該,請辭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