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師傅的車,第一反應很驚訝,翻閱車中書籍,不禁潸然淚下,很感動。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边@張乘客留下的便簽,被廣州順風車司機曾素聰一直珍藏著。近日,曾素聰聯(lián)系揚子晚報表達了一個心愿:“近三年來,我已向乘客贈送了460本張純?nèi)缢摹赌暇┐笸罋ⅰ罚M蠹毅懹洑v史,吾輩自強??赐耆〔挠谀暇┐笸罋⑵陂g日軍真實罪證影像的電影《南京照相館》感觸很深,希望能與劇組取得聯(lián)系?!?/p>
曾素聰告訴記者,7月19日《南京照相館》點映首日,他便帶著兒子一同去觀影。采訪中,這位41歲的漢子談及歷史與電影帶來的震撼和觸動,數(shù)度哽咽落淚。
3年送出460本《南京大屠殺》
在曾素聰?shù)能噧?nèi),一個特別的“圖書角”引人注目。他向記者展示的照片顯示,這里儼然一座迷你的“勿忘國恥”主題圖書館,擺放著《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投降中國大受降影像全紀錄》《慰安婦血淚》《七七事變真相》等書籍?!昂芏喑丝鸵簧宪嚲捅硎?,受到了很大沖擊,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移動課堂。”曾素聰說。
為何這樣做?他回憶說,2022年自己偶然在短視頻平臺刷到張純?nèi)绲墓适?,立刻買來她的《南京大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遺忘的大浩劫》一書。“讀完震撼得久久不能平靜,”他說,“南京大屠殺這場浩劫太慘烈了,張純?nèi)缫砸蝗酥€原歷史,讓西方世界了解日軍暴行,她的勇氣令人敬佩?!蓖瑫r這也讓他感到自責,作為一名80后,自己此前竟不了解張純?nèi)纭K嘈?,像他一樣的人不在少?shù),“我應該做點什么!于是想到在順風車里設個圖書角,來宣傳這段歷史?!?/p>
順風車里的圖書角
從最初購買10本、20本開始,書快送完他就及時補貨,“截至目前,我為送出的《南京大屠殺》編號已達460本?!庇浾邌査槐緯嗌馘X,曾素聰表示自己記得并不確切,“每本書大概30多元”。記者估算了一下,僅這本書的花費就已超過一萬四千元。
而他在車上還備有其他抗日歷史書籍及相關的小禮物,“我只想借此告訴大家,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希望大家不要被那些’抗日神劇’所誤導?!?/p>
攢了200多張與受贈乘客的合影
電影會讓課本中的文字變得更加鮮活和真實,所以曾素聰帶了自己上小學的兒子一起去看的電影,“我每天都要接他上下學,他是我每天的第一個乘客,所以我想讓他更真切地了解先輩們的勇敢與無畏,更加知道當下和平時代的美好與珍貴?!比欢^看電影《南京照相館》時,那段悲痛的歷史沉浸式地呈現(xiàn)在曾素聰眼前,他又一次止不住地淚灑影院。
曾素聰說,電影帶領觀眾直面歷史的真相,“每一個人都應該看見,我們沒有權利原諒,更沒有立場遺忘”。電影用影像傳遞記錄指向四個字——不要忘記。而這也正是他這三年來所努力去做的。
乘客在圖書角合影
作為司機,曾素聰有自己的原則,除非乘客問起,不然他絕不主動提及歷史話題,“有些乘客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太想聊,這都能理解?!彼ǔ8鶕?jù)乘客反應來交流,遇到有興趣的,便免費贈送一本《南京大屠殺》。如果乘客愿意,他也會跟他們拍一張贈書的合影,“到目前,我已經(jīng)攢了200多張合影”。
他回憶說,一位學生乘客的反饋讓他印象深刻,對方一上車就被圖書角感動落淚,后來還將這段經(jīng)歷拍成畢業(yè)設計作品。還有一次,四位來自江西南昌的乘客相談甚歡,他一次性送出了四本書。
讓曾素聰欣慰的是,他與很多乘客是雙向奔赴的。
許多乘客感嘆,這趟順風車“坐得很有意義”?!跋M蠹矣涀v史,不是為了仇恨,”曾素聰強調(diào),他對兒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勿忘國恥,是為了讓悲劇永不重演。
他在車內(nèi)還設有一塊留言區(qū)域,供乘客寫下感言?!澳壳笆占?00多張大小紙條?!痹芈斖嘎?,有些紙條被其他乘客帶走留念,這恰恰說明自己的“圖書角”起了作用。而他疲憊時也會坐在車里翻看大家的留言,“常常一邊看一邊哭,這些卡片給了我很多力量”。
順風車上的“雙重心愿”
“現(xiàn)在除了上班,我每天會花6到8小時跑順風車。沒有固定的跑單量目標,但我認真算過賬,要滿足資助學生、買書和養(yǎng)車,我每天必須要賺到100到200元?!痹瓉碓芈?shù)捻橈L車收入,還支撐著他的另一項心愿——“資助困難學生”。
他告訴記者,這份助學之心始于2017年。當時,他看到一檔城市與山村孩子交換生活的綜藝節(jié)目,巨大的生活差距讓他深受觸動,而那些困境中的孩子后來到底有沒有真正擺脫困境等問號,一直在他腦海里的盤旋,于是他萌生了幫助困難學生的想法。
乘客給司機師傅留言
他坦言,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家庭普通,收入不高,家和單位相距30公里,所以他想到用開順風車賺的兼職收入,來支撐他助學、買書宣傳歷史的堅持。至今,他已資助了11名學生。
曾素聰坦言,資助困難學生與宣傳歷史,對他個人而言意義重大,也都與他的家族有關——他的曾外祖父在抗日戰(zhàn)場犧牲,因為不識字而沒有留下只言片語,這成為了祖母的終身遺憾,“這讓我深感,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讀書,文字是傳遞情感的重要工具?!币虼耍Y助學生有個前提:“家里雖有困難,但必須是一個愿意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人?!?/p>
這兩件事,他會一直做下去。他相信普通人的力量,“歷史已經(jīng)走遠了,但每一次的看見和講述都是一次接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
校對朱亞萍
戴麗麗_NN4994延伸閱讀:與 很多人此:刻就在干!!{快自查} 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