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稱扔個東西要花幾百元,扔舊的比買新的還難,為什么會這樣?有哪些好的解決辦法?
卷完了中大型SUV之后,各大車企又開始卷大型SUV了,目前這個級別里在售的國產(chǎn)車型不多,只有11款,主要市場份額被問界和理想把持,前不久領克900上市,市場表現(xiàn)不錯,6月份該車銷量已經(jīng)排在第三位了,后面還有騰勢N9和深藍S09,馬上極氪還要出一款高端的全尺寸SUV——極氪9X,除此之外,吉利銀河還將推出一款親民版的大型SUV——銀河M9。
最近的吉利集團年中經(jīng)營大會上曝出了銀河M9的可能價位區(qū)間是在25萬級,同時提到領克900主打35萬級別,實際上從領克900的定價來看,它是在28-40萬區(qū)間,這么看來,銀河M9如果主打25萬級的話,入門車型的價格會更低,參考領克900,它很有可能像之前網(wǎng)傳的那樣,起售價格在20萬以內(nèi)。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了。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款新能源大型SUV的定價設置在20萬以內(nèi)。即便是以性價比著稱的深藍S09,起售價格也在23.99萬元。
銀河M9是一臺全球車型,外形設計上沒有領克900那么個性,走的是中庸穩(wěn)重的路線,該車的造型設計由吉利上海設計中心與米蘭設計中心聯(lián)合完成,車頭部分采用封閉式格柵搭配貫穿式燈組,車頭兩側設計倒T型的裝飾件和引流槽,可疏導車頭氣流,同時給輪胎和剎車散熱,車頭下方是梯形進氣口,采用的主動式進氣設計,低速時打開給發(fā)動機散熱,高速時封閉減少風阻。
側面看上去,體量真的很大,車身設計的四平八穩(wěn),車頂平直,前懸較短,后懸稍長,車門采用曲面過渡,配銀黑雙色密集輻條輪轂,尺寸達到了21英寸,輪胎規(guī)格是265/45R21,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采用常規(guī)門把手,這點還是挺不錯的。
尾部圓潤簡約,幾條橫向線條勾勒,呈現(xiàn)出豐富的層次感。尾燈組的尺寸很大,內(nèi)部也是熏黑處理,點亮之后比較醒目。
尺寸很大,長度超過5.2米,寬度1999毫米,高度1800毫米,軸距為3030毫米,提供2+2+2的6座布局。車內(nèi)空間表現(xiàn)不差,實車體驗,身高172厘米體驗者,調整好合適駕駛坐姿之后,坐到第二排,將座椅調到最后,腿部空間接近2拳,頭部空間也有2拳左右,非常寬適,保持二排座椅在最后的狀態(tài),坐在第三排也還有接近1拳的腿部空間和1拳多的頭部空間。
家庭成員不是全部超過1.75米身高的話,應該還是可以調整出較為寬適的坐姿,尤其是第三排座椅的高度還不錯,填充厚實,沒有坐小板凳的感覺。座椅的功能還挺豐富,第三排還提供有座椅加熱。
尺寸挺大,軸距不算長,后備廂的縱深不小,常規(guī)容積382升,預計能放5個20寸行李箱外加一些背包等物品,第三排座椅靠背支持一鍵放倒,可以放平,二排的獨立座椅靠背也能放平,后備廂的縱深超過2米,最大容積有2171升,自駕游可以當個床車來用。
座艙采用環(huán)抱式設計,有不錯的包裹感,用料和工藝也都沒話說,配了窄條液晶屏,HUD抬頭顯示和中控副駕一體屏,屏幕尺寸相當大,可分屏和可全屏,搭載超擬人車載AI智能體,端到端AI語音大模型,人機交互全面革新。車內(nèi)還保留了不少物理按鍵和旋鈕,常用功能操作簡單。另外后排液晶屏、冰箱、小桌板等也都沒缺席,舒適性配置應該是直接拉滿了。
駕駛輔助功能部分,從車頂看,提供的有瞭望塔式激光雷達,新車將搭載千里浩瀚H5駕駛輔助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城市無圖NOA、高速NOA和記憶泊車HPA等功能。
基于GEA新能源專屬架構打造,搭載全新一代雷神EM超級電混系統(tǒng)、由1.5T發(fā)動機+11合1智能電驅+神盾電池構成,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20千瓦,電池配的是磷酸鐵鋰。從工信部申報的信息來看,有18.4和41.46千瓦時2種,前者對應的純電續(xù)航為85公里,后者對應的是170/185公里2種,這應該是WLTC工況,換算成CLTC工況的話,應該會在105和220公里左右。
電機功率目前還不清楚,不過確定的是有兩驅和四驅版本供選擇。其中四驅車型的零百加速僅需4.5秒。綜合續(xù)航里程超過1500km,百公里饋電油耗4.8升。
底盤懸架部分采用的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能看出來懸架用了很多的鋁合金材質來減重,用料很扎實,四驅版本還會配備空氣懸架,支持高低和軟硬調節(jié)。
吉利現(xiàn)如今的策略其實很明確,由極氪去走高端路線,領克走中高端路線,銀河主要是走量,守住基本盤,所以對于曝光的25級的價格,其實沒什么好驚奇的,從它的給到的單電機版本和小容量電池也能看出來,就是奔著性價比去的。
結合著領克900的定價,來大膽預測一波,如果銀河M9的高配車型在25萬級的話,剛好能跟領克900銜接上,定價再高的話,消費者還不如去買領克900了。而從25萬級的四驅帶空懸和41度多的電池往下捋一捋,兩驅版本,少了后橋電機,電池容量小了23度左右,還是價格更便宜的磷酸鐵鋰,又沒有空氣懸架,配置上在稍微控制一下,價格下個5萬左右,問題不大,所以,入門級產(chǎn)品的價格進入到20萬以內(nèi)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接下來,真的是刺刀見紅的時代了,看好這臺車的,可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