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逸
受益于二季度A股市場觸底反彈,公募基金盈利顯著回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行業(yè)已連續(xù)六個季度盈利,上半年累計盈利6390.31億元。
權益類基金是盈利的核心驅動力,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大幅扭轉頹勢,上半年盈利1931.57億元。然而,業(yè)績改善之后,資金面卻呈現“獲利了結”特征,資金正逆勢加快從主動權益產品中撤離,上半年累計凈贖回近1764億份。
與此同時,在市場震蕩中,基金經理們調倉布局也有所轉變。二季報顯示,機構投資者調倉偏向銀行、通信、非銀金融等板塊;食品飲料行業(yè)盡管整體遭遇減持,但部分白酒板塊獲得逆勢加倉。目前,電子、醫(yī)藥生物、電力設備行業(yè)仍是公募前三大重倉方向。
上半年盈利6390億元
自4月7日開啟觸底反彈以來,A股市場在二季度走出震蕩上揚的態(tài)勢。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上證指數累計反彈超過11%,萬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分別錄得14.19%和14.37%的漲幅,年內回報率同步修復至7.96%和7.86%。
伴隨市場整體回暖,公募基金“賺錢效應”進一步顯現,各類型基金利潤均為正值。第一財經據Wind數據統(tǒng)計,二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產品利潤合計為3863.1億元,較一季度的2527.21億元環(huán)比上漲52.86%,較去年同期(256.39億元)的增幅則在14倍以上。
至此,公募行業(yè)已經連續(xù)六個季度實現盈利。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上半年共盈利6390.31億元,疊加去年全年盈利1.29萬億元,不僅修復了2022年市場調整以來的1.88萬億元累計虧損,還實現了422.91億元的盈利。
在這場業(yè)績“翻身戰(zhàn)”中,權益類基金強勢回歸,連續(xù)兩個季度實現盈利,以3350.18億元成為上半年盈利的主要驅動力,占全行業(yè)盈利的一半以上(52.43%)。其中,股票型基金在二季度貢獻盈利1204.66億元,占權益類基金盈利的三成以上。
若從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基金等細分維度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也大幅扭轉此前頹勢,上半年以1931.57億元的盈利成績“交卷”。而在過去三年,這類產品在上半年均虧損超過1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yè)績和盈利情況有所改善,但資金仍在加大撤離的力度。據第一財經統(tǒng)計,主動權益基金二季度被凈贖回1076.04億份,環(huán)比增加56.43%;上半年合計凈贖回近1764億份。
“整體而言,主動基金尚未整體步入‘資產—負債’的正向循環(huán)(好的業(yè)績吸引增量資金強化業(yè)績趨勢)當中。”國金證券分析師牟一凌團隊認為,主動基金由于其過去兩個季度良好的業(yè)績表現帶來持有人陸續(xù)回本,反而階段性加大了贖回的壓力。
債券型產品同樣實現了從一季度虧損72億元到二季度盈利1037.9億元的逆轉。上半年,債券型產品合計盈利965.81億元,占比超過15%。此外,貨幣市場型基金上半年利潤為965.55億元,同比減少兩成。
作為今年的熱門板塊,QDII基金連續(xù)兩個季度盈利且逐季遞增,上半年盈利達到747.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3倍;其他類別的產品也有一定盈利表現,如另類投資基金、FOF基金、REITs,分別貢獻利潤301.22億元、43.69億元、16.04億元。
前十大重倉股有何調整
在二季度的震蕩反彈行情中,主題快速輪動仍然是關鍵詞,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藥、新消費等多個熱點輪番表現,隨后又接連調整。在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中,基金經理們對此的布局有何調整?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剔除QDII產品)共計重倉3157只個股,較上一季度末的3038只增加了119只。以基金持股總市值為標準,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穩(wěn)居公募基金前兩大重倉股,持股總市值均在千億元級別,分別為1426.57億元、1252.31億元。
與上一季度數據相比,雖然二者排名不變,但重倉的公募基金數量和持股數量均有所減少。數據顯示,將寧德時代、貴州茅臺納入重倉持股范疇的基金數量分別有1774只、1071只,較上一季度末減少了87只、121只,其中前者被減持了1470萬股,后者則減少近180萬股。
被1206只基金重倉的騰訊控股,仍保持公募第三大重倉股之位,合計持股總市值為770.31億元。從持倉變動來看,該股在二季度被大舉減倉1718.53萬股至1.68億股,且被344只基金踢出重倉股之列。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排名第四的招商銀行被966只基金重倉,持倉基金環(huán)比增加107只;二季度持倉量激增6429.55萬股,其中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旗下的滬深300ETF加倉超過千萬股。
中國平安、紫金礦業(yè)、美的集團則互換席位。其中,中國平安被加倉1.02億股,排名從第六升至第五;紫金礦業(yè)在一季度被加倉10.51億股后,二季度遭小幅減倉0.55億股,排名升至第六;而美的集團連續(xù)兩個季度遭遇減倉,滑落至第七位。
作為非銀金融板塊的東方財富,被加倉7859.56萬股,從第十位升至第八位。此外,比亞迪、阿里巴巴-W雙雙被踢出前十大重倉股之列,取而代之的是公共事業(yè)板塊的長江電力、電子板塊的中芯國際。
整體而言,以申萬一級行業(yè)為基準,電子板塊二季度的基金持倉市值增加了109.52億元至5131億元,成為公募第一大重點配置行業(yè)。醫(yī)藥生物、電力設備兩大行業(yè)分別以3009億元、2571億元的持倉市值緊隨其后,但兩者走勢分化,前者獲270.1億元加倉,后者則遭196.67億元減倉。
銀行板塊成加倉“主力軍”
從披露的配置數據看,銀行、通信、非銀金融等板塊是公募二季度加倉的三大方向。以銀行板塊為例,在公募持有的58只銀行股中,有47只獲得加倉,其中民生銀行、興業(yè)銀行等10只個股均獲加倉超1億股。全板塊持股數量環(huán)比增加30.65億股,持有市值提升508.2億元。
銀行板塊表現亦印證資金流入。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中證銀行指數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達到13.31%,其間觸及8570.16點的歷史新高。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加倉背后或與銀行板塊長期估值修復、公募改革方案相關。
今年5月,證監(jiān)會印發(fā)《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fā)展行動方案》,其中提出要強化業(yè)績比較基準對公募基金的約束作用,推廣基于業(yè)績比較基準的浮動管理費基金,并制定業(yè)績比較基準監(jiān)管指引,修正基金產品風格漂移的問題。這意味著業(yè)績比較基準的重要性大幅提高,且將成為衡量基金業(yè)績的重要參考指標。
“長期看,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的趨勢下,銀行板塊仍然被認為是較為穩(wěn)健的選擇。”上海一位投研人士認為,險資、ETF等長期資金的持續(xù)流入,疊加公募、外資的新增配置,共同推升板塊行情。公募考核體系變化有望引導資金配置行為糾偏,利好此前深度欠配的銀行板塊,其中業(yè)績穩(wěn)定性更強、成長性更優(yōu)的優(yōu)質區(qū)域銀行或更受增量資金青睞。
匯添富價值精選A基金經理勞杰男在季報中表示,當前主要在銀行上持倉相對較重,因為“紅利型資產仍是組合基礎的底倉配置,組合考慮此類個股盈利的穩(wěn)定性并結合股息回報進行優(yōu)中選優(yōu)”。
作為公募重倉股中市值排名第四的核心行業(yè),食品飲料板塊上半年連續(xù)兩個季度遭遇整體減持。不過記者注意到,有多位基金經理逆勢增加白酒配置。如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對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等四只白酒股均有增持;勞杰男在匯添富價值精選A配置中也對貴州茅臺增持24.85%。
金鷹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剛告訴第一財經,相較上半年防御型機構更聚焦于銀行股、高風偏機構抱團小微盤股的極致“杠鈴”狀態(tài),下半年如市場風格偏好仍繼續(xù)維持活躍,預計在增量資金的不斷入場過程中,有可能從“杠鈴”兩端向中間方向擺動,從“一花獨秀”的局面逐步擴散至“百花齊放”的局面,更凸顯中國資產的整體性重估特征。
在他看來,相較銀行,同為大金融方向的權重品種,包括券商、保險在內的非銀板塊下半年或更體現出良好的風險收益比。此外,進入中報季后,部分細分的上游方向已展現較強的困境反轉特征,預計行業(yè)整體經營環(huán)境的改善將更多呈現為趨勢和擴散的態(tài)勢,而非脈沖式及個別表現。
來源:紅網
作者:陶凝夢
編輯:陳人隆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 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