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下午,韓國慶尚南道泗川市的空軍基地響起一陣轟鳴——KF-21“獵鷹”戰(zhàn)斗機騰空而起,33分鐘后穩(wěn)穩(wěn)落地。韓國媒體炸鍋了,標題清一色“自研超音速戰(zhàn)機首飛成功”“躋身全球精英俱樂部”??偨y(tǒng)尹錫悅親自站臺,宣稱這是“國防獨立里程碑”,未來還要出口賺外匯??赊D頭一看國際評論,畫風突變:“四代半”“半隱身”“發(fā)動機靠美國”……甚至印度媒體直接潑冷水:“和殲-35比?差著代呢!”
隱身短板:彈艙外露的致命傷
五代機的入場券第一條就是隱身。F-22、殲-20這些真·五代機,雷達反射截面(RCS)恨不得壓到0.001平方米,往天上一飛就像顆芝麻。KF-21呢?官方數(shù)據遮遮掩掩,韓媒勉強承認RCS在0.1~1平方米——相當于一個微波爐在天上晃悠。
問題出在武器掛載。真正的五代機必須用內置彈艙,導彈全塞肚子里,外表光滑得像塊鵝卵石。KF-21倒好,4枚“流星”中程彈半埋在機腹,彈頭直接懟在外面,翼下還掛著6個外掛點。這設計一上天,雷達屏上就跟開了LED燈似的。韓國辯解說“后續(xù)改型會加內置彈艙”,可眼下首飛的BlockI型,純純是個“半成品”。
隱身涂層也拖后腿。KF-21用的吸波材料水平也就美國十年前標準,高溫易開裂,維護得蹲恒溫機庫,補次漆燒掉幾百萬美元。反觀殲-35,超材料蒙皮+鋸齒噴口+全內置彈艙,RCS壓到0.01平方米。印度專家算過賬:KF-21對上殲-35,被發(fā)現(xiàn)距離直接縮水60%。
動力瘸腿:超音速巡航?夢里才有
韓國吹噓KF-21能飛1.83馬赫,可這速度是開加力猛燒油沖出來的,撐不了幾分鐘。五代機的核心能力之一是超音速巡航——不開加力穩(wěn)飛1.5馬赫半小時以上。F-22靠兩臺F119矢量發(fā)動機輕松做到,殲-20換上渦扇-15后也行了,KF-21?沒戲!
心臟部件全是“美國造”:兩臺通用電氣F414發(fā)動機,單臺推力才62.3千牛。推重比0.78的數(shù)值,放四代機里都算寒酸(殲-10C推重比超0.9)。韓國自研的KJ-1發(fā)動機更慘,葉片耐高溫技術卡脖子,項目基本涼透。
氣動設計也露怯。韓國沒大型風洞,機翼和機身硬拼接,高速一拐彎激波亂竄。殲-35靠著數(shù)千小時風洞試驗優(yōu)化氣動+矢量噴口,瞬時盤旋角速度甩開KF-21十五度,狗斗穩(wěn)占上風。
航電拼盤:雷達靠以色列,導彈射程被碾壓
航電算是KF-21最拿得出手的?可惜仍是“組裝貨”。主雷達說是韓華系統(tǒng)公司自研,實則以色列埃爾塔技術輸血,對空探測標稱200公里,實際對1平方米目標僅160公里。殲-35的氮化鎵雷達直接翻倍——400公里外鎖定目標,搭配PL-15導彈射程280公里。KF-21掛的“流星”導彈呢?撐死150公里。
感知系統(tǒng)差距更大:KF-21機頭杵個傳統(tǒng)IRST紅外探頭,側面和后背純靠飛行員扭頭瞅。殲-35全身布滿分布式光電孔徑(EODAS),360度無死角看穿云層,座艙頭盔瞄準器指哪打哪。更扎心的是價格:KF-21因進口部件堆砌,單價炒到6500萬美元,比F-35A還貴一截,性能卻被5600萬美元的殲-10CE吊打。
戰(zhàn)略尷尬:高不成低不就的“四代半”
韓國自己心里門兒清。早把KF-21主動降級為“4.5代”,明說就是“給買不起F-35的國家湊合用”。潛在買家如印尼、菲律賓、波蘭,清一色被美國卡了F-35購買權的主。
可軍火市場不是做慈善。泰國想要便宜貨直接買殲-10CE;巴基斯坦砸錢搶殲-35;中東土豪?F-35早排隊了。KF-21卡在中間:論性能不如真五代,論性價比不如四代改,連韓國空軍自個兒都只敢說“配合F-35打輔助”。
畫餅2030,可對手早已走遠
韓國不是沒野心。KF-21路線圖畫得挺美:2030年BlockIII型上內置彈艙、射頻隱身涂層,宣稱“逼近五代機”。但航空工業(yè)的鴻溝,真不是“分步走”能填平的。發(fā)動機卡脖子、材料工藝落后、風洞數(shù)據匱乏——這些核心短板,靠時間也難解決。
這邊韓國苦熬“四代半”,那邊殲-35已批量上艦,六代機項目穩(wěn)步推進。印度媒體調侃到位:“KF-21想動搖東亞空中格局?好比拿彈弓挑戰(zhàn)導彈!”戰(zhàn)機代差的鴻溝,從來不是靠公關稿能跨過去的。